第1章 (2 / 4)

+A -A

        “你走了四年,而我却在大洋彼岸对四年前发生的事一无所知……”

        她忽然顿住,想说的话有很多,对着冰冷的墓碑,却只剩下缄默。

        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无论如何,对方也听不见了吧。

        “只有我一个人说话,这样很寂寞啊。如果你还在的话,大概会回我一句‘这就没办法了’吧?”

        “我走了啊,以后就在横滨常住了,下次再来看你……兄弟。”

        最后看了墓碑一眼,半井桃水转身朝墓地外走去。直到看见自己因违章停车而被贴上罚单的车前窗,她才忽然想起一件之前遗忘的事——

        她刚刚,好像喝酒了来着……

        “就一杯而已,应该没事……吧?”——抱着这样的侥幸心理,半井桃水违反了交通规则。

        一路上幸运的没有遇见查酒驾的交警,但亏心事或许真的不能做,刚刚驶入地下公路,她的车子忽然爆炸,整个车身被炸飞,将隧道上壁破开一个巨大的窟窿。

        而在前一天,她刚好收到一封恐吓信,没有字,只有一个被剪碎“分尸”、又被火烧得面目全非的洋娃娃。

        ——支离破碎的焦黑娃娃,看上去和死在爆炸里的人一模一样。

        一名优秀的社会小说家从来不缺少仇敌。

        独道的见解,尖锐的笔锋,犀利的言辞,庞大的知识储备,敏锐的政治眼光,抨击时弊恰到好处的煽风点火,必要时还要再加上一点哗众取宠的夸张技巧。

        ——这样一篇基于现实贴近生活、甚至有着鲜明政治倾向的小说,必然不会像言情故事那样缠绵悱恻;如果反映的是某些特定的现实,得罪人也是在所难免。

        所谓的“口诛笔伐”永远都是一把双刃剑,故而大部分人类选择了更怀柔更委婉的方式,但总有那么几只笨拙的奇葩喜欢故意往剑尖撞。

        比如说,在国外小有名气的z。

        这位刚从美利坚归国的小说家日前于横滨遇袭——z的汽车忽然在隧道公路中爆炸,所幸并无人员伤亡。其责任编辑报警后,警察将此次事件委托给武装侦探社调查。

        事务所中,侦探社调查员——国木田独步推了推眼镜,一脸肃然的指着画了许多箭头的白板,道:

        “z的小说多是中短篇,背景全部取自现实,甚至揭露了很多黑帮和犯罪组织的运行方式和秘辛。这也是我的一个疑点,一个人不可能成为多个组织的成员,由此可见,z不是异能者,就是有特殊的情报来源。”

        “我们可以先排除其发表过的反对种族歧视、倡导人权自由和前一阵美国大选的内容,这种程度并不能构成z遇袭的原因。我认为应该从犯罪组织开始排查,还有一点很重要——我统计了一下z三年来发表的社论和小说,种类很杂,但百分之七十都与人口贩卖和非法人体实验有关,或许这是一个突破口。”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