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3 / 3)

+A -A

        吴运韬怔怔地听着,竟然一时反应不过来。

        “你说捏一个什么名字?”

        苏北想了想,说:“写作班子是东方文化出版中心的人,就叫‘东方’怎么样?‘东方著’,听着也挺像回事的。”

        吴运韬沉吟片刻,说:“行!就这样!”

        这件事让吴运韬很不理解。他曾经想:是不是太小看苏北这个人了?但是最终他还是否定了这种想法———在他看来,没有无个人动机的历史,苏北如此认真地做这件事情,付出一年的时间和精力,当然会有个人的期求,他怎么、竟然会自觉自愿不在作品上署自己的名字呢?

        在很多种类似情况下,吴运韬无法理解苏北。

        ……

        吴运韬把文稿呈递给邱小康,并且把苏北的意见巧妙地演化成了自己的意见,解释说:“我考虑,这样署名好一些。”

        邱小康没有提出异议,但是他一再让吴运韬向苏北、金超、师林平等人转达他的谢意。

        从邱小康的办公室出来,吴运韬脚步轻盈,就像吸食了毒品的瘾君子,有一种腾云驾雾的感觉,浑身通泰,身上的每一个部位都显示出健康与活力,这在这个长期失眠的人是不常有的情形。他回到自己的办公室,竟然什么都干不下去,就打电话叫司机,说要出去一下。

        他回过头张望邱小康的办公室。

        下载

        吴运韬清楚地意识到,他给邱小康交出的是一份漂亮的答卷。

        吴运韬知道他的这份答卷有多么漂亮。

        就在这一天,张柏林和牛鸿运拜访金超来了。

        第二天,牛鸿运和张柏林一直守候着凤凰大酒店房间里的电话。牛鸿运陶醉在与邱小康合影的想象之中,他甚至已经把想象力延伸到了洛泉地区行署柴进贤副专员那里,柴进贤副专员说:“我的天!你和邱小康认识?你咋不早些儿跟我说嘛……”

        柴进贤是崤阳县人,洛泉大学中文系毕业以后,到《洛泉日报》当记者。有一年一个高官到洛泉视察,柴进贤全程陪同,写了一些关于这位高官早年在洛泉建立民主根据地的文章,深得高官的赏识,就把他调到北京当了秘书。给高官当秘书,在洛泉是一件被人艳羡的事情,有浓重的政治进取意味,但是只有柴进贤自己知道他是什么角色:他根本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秘书,他每天都要遭受高官的训斥甚至辱骂,没完没了地要打扫高官夫人拉在床上、沙发上的屎尿……他曾经一个人躲到大街上痛哭。然而柴进贤毕竟是柴进贤,就在这种情况下,他硬是为高官代笔写了一本三十万字的回忆录。回忆录出版以后,年仅四十二岁的柴进贤荣归故里,到洛泉地区行署做了副专员。

        柴进贤在崤阳中学读书时,牛鸿运是这个学校的团支书。柴进贤回到洛泉以后,牛鸿运曾经到洛泉去看他,柴进贤虽然表情极为严峻,像所有初登高位的人那样拿捏着派头,终归还是认了他这个老乡,亲切地说了很多话,还一起照了像。牛鸿运一直在想为柴进贤做些事情。

        张柏林说:“有这样一张照片,就把什么事情都办了。”

        牛鸿运扬扬手,意思是:“那还用说吗?”

        但是张柏林心里觉得金超办不了这件事情。果然,下午三点多钟,金超的电话打过来了:“我昨天晚上就给邱小康打电话了,他的秘书说是参加国务院的一个重要会议去了,没联系上。今天我一直在打电话,刚才,就是刚才,我才找到他……你猜怎么着?真是不凑巧,他说晚上要到云南去…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危险的移动 第54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