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年,周肇基的研究方向发生了很大改变,他已经从纯学术领域转变到了对中国当代社会状况的研究与思考上来,并且获得了许多有名望的学者的欣赏和鼓励,他的几篇论文在国外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在写给纪小佩的第39号信件中,周肇基比他公开发表的论文更直接地阐述了他关于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思考。他对纪小佩说,拉美国家与欧美国家最大的区别在于:欧美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是实现了全社会的共同富裕,而拉美国家经济发展的结果却是造成了近一半人口的贫困化。他说,中国发展到现阶段已逼近一个临界点,走过这个临界点就是今天的欧美国家,走不过这个临界点就是今天的拉美国家。在临界点前的一段时间,工业效益一般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产业内部结构和物流信息的整合,使得产品结构链顺利衔接、供求关系低成本化、技术和工艺逐渐提高,导致了效益增加。表现到微观经济中就是企业为了追求效率逐渐地剥离人员,导致大量的失业人口产生。而失业率的增加是贫富差距的直接原因,这就是资本内涵式增长造成社会不公平现象的根源。经济的发展使一部分人受益,而另一部分人被排挤出了经济发展受益者的行列。欧洲各国跨过这个临界点时并没有表现出像罗斯福新政这样明显的形式,但是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帮助欧洲各国以渐进的方式跨过了这个关口。例如用法律的方式维护劳工权益、增加社会保障和福利等。在这个问题面前纯粹的经济学手段往往是无效的,只能用政治性的手段来表达社会公平,所以说,这个问题最终是一个政治问题。周肇基痛心疾首地说,今天中国的情况与拉美很相近,这是中国经济进入临界点的信号。如果再有一次大的通货膨胀,将下层人民推进赤贫境况,后果当然会十分严重。
对这些很专业的观点,纪小佩已经没有了理解上的困难———周肇基的思想是那样直接地作用于她的思考,她头一次在历史与现实之间找到一条科学的连线,这个连线一旦形成,很多过去无法理解的历史的或者现实的谜团,就都清楚了。所以,虽然周肇基和他选择的是完全不同的研究方向,她仍然庆幸自己对历史专业的选择。这是一个让人流连忘返的领地。全部原因就在于,中国历史太庞大,它简直是烟波浩淼的江海,而不是什么大河,你在这里哪怕仅仅采集一勺水,就够满足你终生的渴求了。她曾经向周肇基热烈地谈到她的感触,周肇基对她的理解甚至比她自己都要深刻。
这也许就是她爱他的全部原因?
周肇基这次是作为访问学者去美国的,他是去参加一个由美国民间学术研究团体赞助的研究项目。
吴凯直接把金超送到方庄。金超上楼,吴凯就在楼下等着。门是纪南开的,这位著名的文学评论家明显地苍老了,目光有些浑浊,脸上出现老年人特有的消瘦。金超从纪南身后看到客厅里还有纪小佩的母亲和一个戴眼镜的中年人,很显然,刚才他们正在一起交谈。当他们站起来对金超表示欢迎的时候,金超注意到那个人眼睛里跳弹着奇怪的光亮,并且要张口和他说话。
金超马上断定这个人是周肇基,那个不道德地毁灭了他的婚姻的人。
他的心脏改变了频率。
纪小佩从厨房出来,先向周肇基使了个眼色,周肇基到厨房去了。
有谁能够比纪小佩更了解金超呢?她实在不想伤害这个极为自尊的人。她曾经那么欣赏他的自尊,正是因为他自尊,她才爱上他,才发生了那么多事情……纪小佩一边解围裙一边像看自己的丈夫那样看金超,关切地说:“你也没事先打个电话。”她随后就听出这句话中的抱怨意味,赶忙找补说:“我是说,你要是事先打个电话过来……”
“我是顺便来的。”金超说。
纪南让金超坐下,说:“你看还要麻烦你亲自来取。”
“很方便。”金超说。
纪南先把稿件交给金超:“可以随便改,直到对你们的胃口。”然后端详金超,问:“是不是还那样忙?”
金超说:“单位的事情就是那样,不可能有停歇的时候。”
“很复杂,是吗?”
金超苦笑了一下,什么都没说。
他偶然看了一眼纪小佩。他从纪小佩的眼睛中看到一丝忧虑———以前,他在家里向心爱的小佩述说在单位遇到的事情,她就是用这样的目光看着他、用平缓的语调安慰他的。严格一点儿讲,不是小佩真的能够安慰他,而是她那带着母性的安宁心态使他激荡的心平静下来。有很多时候,家给人的温暖是任何别的东西都不能替代的。
“你要注意身体,”骆丹说,“我怎么觉得你瘦了似的?”
“瘦了?”金超把目光从纪小佩的脸上移开,“没有!有人还说我胖了呢。”
纪小佩也觉得金超瘦了,但是她什么都没说。她知道他的生活。现在,她又有了看待他的新视角。一个精神生活和情感波动都处在权力的深刻影响之下的人的生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