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1 / 2)

+A -A

        “啊啊啊啊!反正我现在就是不要去!”姜小葵跌跌撞撞几近抓狂。

        “你走不走?我可告诉你,这学你是一定要上的!”林淑贤毫不示弱,双手叉腰,怒目以对。

        姜小葵没辙,只好耷拉着脑袋坐到了教室里,可是她心有不甘,林妈一走,姜小葵就蓄势待发地哇哇大哭起来,嗓音之宏亮,震彻人心,绕梁三日,害得老师没法上课,把她抱在手里也无济于事了。

        正当老师焦头烂额之际,恰逢奶奶放心不下宝贝孙女儿,偷偷摸到学校来观察情况,于是便诞生了史上最悲剧的喜剧——六旬老太陪孙女上幼儿园。一老一少端坐在教室后面,姜小葵顿时安静得像慵懒的猫,因为有奶奶陪着,在哪里都是安心的。

        从此,姜小葵变得愿意去上学,每天,乖乖地,像一只温顺的小绵羊。林淑贤女士差点真以为自己女儿转了性,心里不由得一阵乐。可是,她万万想不到,这是姜小葵和奶奶之间不能说的秘密。

        林淑贤女士一出门,奶奶后脚便跟着姜小葵跑了。这样的闹剧持续了好些天,姜小葵几乎要为自己的胜利而喝彩了。可是,纸总是包不住火的。再完美的表演,也有穿帮的那一天。

        林淑贤女士越想越不对劲儿,于是,抽空跑到学校瞧了瞧。呦呵,这成何体统?祖孙俩一起接受知识的洗礼呐!林淑贤女士又不好说老奶奶的不是,只得把气全撒在姜小葵身上。

        戴老师很无奈地说:“真不知道拿你家孩子怎么办才好!胆子又大,吓唬也不管用!她有没有什么特别怕的东西?”

        林淑贤女士思忖道:“倒是怕个大灰狼。以前讲故事给她听,她顶怕这个。”

        戴老师莞尔一笑,眼里瞬间闪现出异样的神采:“有个怕处就好解决了。”

        于是,姜小葵被丢进了学校的柴房,戴老师在外头讲狼来了的故事,讲得那个绘声绘色哟,偶尔还夹带几声狼嚎,把姜小葵吓得魂飞魄散,痛哭流涕,泣不成声地大喊“放我出去!”。外头的看客们则笑得合不拢嘴,忍得几近内伤。

        “不去上学的小朋友,要被大灰狼吃掉哦!”戴老师温柔的语气对姜小葵来说却有如最致命的炸弹。被大灰狼收拾得服服帖帖的姜小葵,从此,再也不敢不去学校了。

        、奖状

        第四节奖状

        姜小葵是个笨小孩,这是村里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实。

        大班留了一级,值得庆幸的是,两年的大班岁月没有再不幸地得到延伸。六岁的姜小葵和虾子桃子他们一起升上了一年级。

        那时候,村里同龄的孩子都聚集在一个班里,除了姜小葵的死党虾子和桃子外,还有东边的小雨和西边的小文。在这样密集的环境之下,家长们难免会把自己的孩子和别家的作比较。无心与任何人争高低的姜小葵,无奈地在这无形的压抑的漩涡中痛苦地沉浮着。

        她知道,自己比不过人家。

        姜小葵一到期末拿成绩单的时候就会特别地难过,那种难过,就像是在你最高兴的时候突然捅你一刀子的那种感觉。从村头走到家,平时就算慢慢溜达还东瞧西看,最长也不过七八分钟,而此刻,姜小葵走得沉重,走得灰溜溜,只希望这条路永远走不完才好。

        她不在乎是不是有奖状拿,虽然心里确实很想要一张,管它是三好学生还是优秀学生还是什么学习进步奖,随便来一张都好,只要不让自己双手空空,无言以对江东父老就。但这也只是纯粹想满足一下自己的虚荣心罢了。

        她真正在乎的是林淑贤女士的想法。被别人说笨没有关系,她不在乎那些来自外部世界的嘲笑,嘴长在别人身上,她没法让他们不说。但林淑贤女士会怎么想呢?虾子桃子都很争气地拿了三好学生、小文小雨也分别将优秀学生奖和学习进步奖拥在怀中。独独自己只有一张不甚光彩的成绩单,可怜兮兮的分数,还有老师一针见血的评语。

        那是一年级的寒假,姜小葵记得很清楚。那天的阳光特别明媚,明亮得甚至有些惊人,即使到现在姜小葵都能清晰地记得那天的阳光,像是深深地烙印在脑海里似地,或许并没有什么特别,可这个关于阳光的片段却比任何回忆都要来得明晰。

        冬日里的阳那样张扬与肆无忌惮,清冷凉薄的空气透明了,阳光愈发地显得刺眼。姜小葵眯眼看了看天空,心情却无法似这天气般晴朗。拿完成绩单就代表着寒假的正式开始,此时此刻的姜小葵有着如五雷轰顶般的忐忑不安,今年的分数用一个成语来形容,那只能是而且必须是——惨不忍睹。

        回到家,姜小葵心事重重愁云惨淡地站在场上,周身仿佛被乌云笼罩。抬头望见林淑贤女士正在二楼一下一下很有节奏地拍打着晒过的被子,那“啪嗒啪嗒”的声响严重震颤着姜小葵脆弱的心灵。被子也是会疼的吧,那巴掌就像煽在自己屁股上似地。姜小葵不由得浑身僵硬起来。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冬日盛开的葵 第2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