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敏丽已经无力吐槽了:“随便你,只要不闹出事来就好了。!”
赵星驰连忙说道:“好了,不逗你玩了,我才没那个闲工夫去找这家伙的麻烦。倒是雇佣影评人唱赞歌这事,以后得注意点,别什么人都请了来,要请就请一些声誉良好的、或者人品好的。”
钱敏丽点了点头,记下了这事。
……
当天晚上首映礼过后,《东成西就》立即在魔都联和院线上映,不过是晚上十点档的,一个垃圾时间。
一部电影的首映礼和首映日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首映礼是电影之前的一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做宣传以及查缺补漏。
首映日是上映的第一天。
一般来说,首映礼在首映日前面,中间相差十天半个月都不稀奇,为的就是让参加首映礼的媒体和嘉宾对电影再次宣传一次,写一些影评或者观影感受,充分的调动观众的观影兴趣。基于职业道德以及影片公司塞给的红包,大段的剧透是不会的,但会透露一些比较能够吸引观众的情节或者台词。
《东成西就》的首映礼和首映日安排在同一天,有点赶,不过都抱着赔本赚吆喝的心态,所以也就听之任之。
十点钟开始上映,排片量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计,甚至放映的屏幕也没有达到联和院线满额的384块,部分荧幕根本就没有上映。
而在和联和院线的协商里,《东成西就》要3月11号才给正式的定下排片量。怎么定?由3月10号这一天的票房数据来定,一切用数据来说话。
票房成绩好,排片量就多给一点;票房成绩差,排片量就往下调。
首映礼结束后,赵星驰在影城的其它几个影厅转了一圈。
赵星驰不用去统计数据,只是用肉眼看,然后心算一下,他很快就发现,排片量最大的是一部刚从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大奖的文艺片《白火》,占据了三分之一还多。看一下放映场次,每一个影厅一天之内居然连放三场:上午十点钟一场,下午一点钟一场,下午六点钟一场!
排片量第二的是一部都市青春剧《我的爱情》,只是有些影厅放映的次数比《白火》少,其它影厅的放映次数和《白火》不相上下,甚至有一个影厅的放映场次达到一天四场,比《白火》都多。
好嘛,两部电影的排片量就占据了三分之二还多,哪里还有其它影片的位置,能捡到一点残羹剩饭算是不错了。
赵星驰看了一下其它的影片,除了他的《东成西就》之外,还有六部电影在上映,也就是说七部电影一起竞争剩下的不到三分之一的排片量。
有比这更坑爹的了吗?
赵星驰想象不出来,所以只能是叹服:“尼玛,院线才是电影市场里面真正的巨头啊,难怪前世的时候,那么多发行商和电影公司一起对院线发难,要求提高票房分成,结果却不了了之,压根就奈何不了这些巨头。这才是实力啊!”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