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7章 (3 / 4)

+A -A

        《品先秦诸子百家》没有《品三国》出名,原因是因为先秦诸子所在的年代太过于久远,人们的印象普遍不深;更重要的,三国这段历史因为《三国演义》的关系妇孺皆知,有非常广泛而深厚的群众基础,所以一讲就红透半边天。反观先秦诸子百家,他们所著的作品以及他们的思想虽然沉淀在每一个人的骨子里、生活中的行为准则上,但都是潜移默化的,并没有直观表现出来,所以也就不被民众很清晰的察觉。

        透过现象看本质,需要不断的学习,不断的经历才能够办到,但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在忙于生计,哪里有时间停下来深究啊。

        不过,不出名归不出名,但《品先秦诸子百家》的讲座,在质量上和《品三国》是没有高下之分的,都非常的优秀。

        此刻拿出来讲,是最佳选择。

        “孔子是谁。我不用说大家也都知道,但我今天还是要详细的讲一讲。”站在讲台上,赵星驰感受着数百双眼睛投过来的目光,正式开始授课。

        土星上华夏的历史,很多名人没有了,出现了很多陌生的名人。但有些名人却存在,而且清一色都是秦朝以前的,似乎在秦朝之后,土星华夏走上了一条和地球中国不一样的人文道路。

        孔子,在地球中国是大成至圣先师,在土星华夏也是大成至圣先师,这让赵星驰有种“圣人化身千万,投影无穷时空”的赶脚。

        当然,那是玄幻和仙侠。可以不用理会,反正赵星驰前世今生,都没有发现修真者,也没有发现超能人士,有的只是一个个和他同样的凡胎。

        “讲孔子?这个可不好讲啊!”台下,京城大学的校长邱平皱起了眉头,感觉有点棘手,甚至有些后悔随便让赵星驰讲座。

        孔子是大成至圣先师。几千年来都受国人膜拜。虽然建国之后被打倒,被痛批。哪怕是现在的年轻人中间,孔子也等同于臭老九,是封建腐儒,是一定要被打倒的对象,但在文化学者心中、在如今的国家层面,孔子依然是“圣人”。

        把“孔子”拎出来讲。讲得好不用说,人财两得;讲得差的话,情况就恶劣了,至少是要被一方强烈批判的,或者是被逆反心理严重的年轻人强烈批判。或者是被文化学者强烈批判。在邱平的心中,要讲好非常艰难,因为要把自己摘出来,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这样才能够置身事外,但这很难办到,是个人就会有自己的思想倾向。

        旁边,杨兴展正色的点了点头:“我还以为小赵要挑一部作品出来讲解呢,没想到是从人物着手,这就必须要以中庸的态度来讲,否则就贻笑大方了。”

        “孔子还用讲吗?”人群中,邱雪眉头轻蹙:“我倒要看看你能讲出什么花样来。”

        “是新意,不是花样。”杨颖立即纠正道。

        赵星驰讲道:“问华夏人孔子是谁,十有会说圣人,谁不知道啊。孔子之后的孟子评价孔子说圣之时者,这一说出自《孟子?万章下》,这话是什么意思呢?照我看来,搁在七八十年代,就是摩登圣人,搁到现在,大概可以叫做文化超男!”

        话说到这里,赵星驰停顿了一下,因为底下已经是笑成了一团,笑声响彻整间多媒体教室,远远的传了出去,隐隐有震感。

        “摩登圣人?”

        “文化超男?”

        “哈哈哈……星爷用词从来都是让人笑爆!”

        不过,更多的人却兴奋了起来,因为他们感觉到了一种熟悉的味道,是属于《品三国》的味道,那个以幽默笔法写历史的赵星驰又回来了:“星爷这次是要来一次《品先秦诸子百家》吗?”

        五年之前,《明朝那些事儿》横空出世,销售量屡破纪录!

        四年之前,一脉相承的幽默笔法写成的《品三国》接踵而至,一经问世,更是引起广泛的轰动,让无数人为之如痴如醉,有普通人,有文化学者,有商贾大亨,有政要高官,是华夏文化界的一个巨大突破,因为比起《明朝那些事儿》,《品三国》打破藩了篱,既脱离了下里巴人的庸俗,又把高坐云端的阳春白雪拉下了神坛,艺术与商业兼顾,堪称震撼人心!

        可惜,那都是四年前的事情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华娱高手 第387章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