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1章 (1 / 3)

+A -A

        “毫无疑问,贾文丽演活了周芷若。首先是形象上,非常的符合人们对周芷若的印象,其次是表演上。有人说贾文丽是个新人,没演技,那完全就是睁着眼睛说瞎话。正因为贾文丽是新人,所以她演戏时处处小心,恰如其分的将周芷若的内敛性格演活了,给人一种距离感,清冷的气质。譬如新妇素手裂红裳这一集,贾文丽的表现真的是让人拍案叫绝,既没有声嘶力竭的大嚷大叫,也没有恼羞成怒面目狰狞,有的只是恨意,让人一见之下凉到骨子里的恨意!”

        ……

        《亮剑》这部电视剧在央视一套首播,破收视率记录是必须的,毕竟是央视一套,覆盖面全国所有电视频道排名第一位。但是,《亮剑》刚开始的时候却平平无奇,到后面才爆发出来。

        原因比较简单,刚开始的时候剧情还在铺垫,观众还需要一个接受的过程,不像《倚天屠龙记》,有小说在前面,开播当天观众就能够迅速的代入。除此之外,《倚天屠龙记》抢了风头,无论是媒体还是互联网,都在热炒《倚天屠龙记》《自然而然就忽略了《亮剑》。

        等到《倚天屠龙记》快到结尾的时候,《亮剑》正好播放到精彩部分,于是一下子就爆发了!

        “什么他娘的精锐,老子打的就是精锐!什么武士道,老子打得就是武士道!”简简单单一句台词,立即就将李云龙强硬勇猛的性格和作风展现得淋漓尽致。

        “娘的你哥败家子,咋不省着点用?你小子还敢发牢骚。小心老子揍你!”

        “你个兔崽子,咋心眼儿那实诚?让你喝意思意思就行了,你还都喝啦?”

        随处可见骂骂咧咧的时候,李云龙粗鲁的土匪作风让人印象深刻,但却一点也不觉得这人恶心,反而觉得这人挺实在的。有性格,是个汉子。

        “一个剑客,不管他的对手多么强大,哪怕他是第一剑客,都要亮出自己的宝剑,死也要死在对手的剑下!”

        “和一个剑客过招,明知道打不过对方,也要亮剑。倒在对手的剑下不丢人,丢人的是不敢亮剑。这样虽败犹荣!”

        全剧中最经典的台词。最核心的台词,形象的概括了整部剧的核心人物李云龙的戎马一生,也让所有人恍然大悟,原来这就是“亮剑”!

        爆发出来的《亮剑》,一下子俘获了全国人民的心,收视率大破无数记录,平均收视率达到了史无前例的12%!

        在影响力方面,《亮剑》超过《倚天屠龙记》一条街。被誉为“年度神剧”、“年度第一经典”、“史上最好看的抗战剧”、“星爷电视剧作品排名第一”等等。同名小说大卖、许多报刊杂志纷纷进行连载、多个戏剧演出团体对它进行改编演出……

        一时之间,整个华夏都笼罩在《亮剑》的话题之中。并且很快形成了一种“亮剑现象”!

        “李云龙粗鲁得实诚!”

        “精彩绝伦!”

        “华夏军人的精神:亮剑精神!”

        “我姥爷超级爱看!”

        “隔三差五的看!”

        “李云龙很拉风!”

        “铁骨铮铮的华夏军人!”

        知名学者徐鸣特意写了一本著作《另类英雄李云龙》:“……上级那里,李云龙得到的评价是这小子是块打仗的料,使起来也很顺手,但也很难驾驭,一不留神就会给人闹出乱子来……在友军眼里,例如358团团长楚云飞。他比较典型的代表了方面军人的形象,他就说了:有勇有谋,不循常规,是胆大包天的骁勇战将,他是土包子出身的作战天才……在敌人眼里。在倭国鬼子那里,李云龙是不循常规出牌的,一种神秘可怕的对手……”

        《飞鹰网》评《亮剑》:“一部战争艺术和传奇色彩融会贯通的主旋律作品。剧中,爱国精神和英雄主义、铁血丹心与人世常情、斗志与斗勇、友情与爱情交相辉映。《亮剑》最大突破在于把社会潜藏着的传统审美心理变成了现实,把战争题材领域呼唤了几十年的期盼变成了现实,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更加生活的华夏军人!”

        ……

        《亮剑》轰动了整个华夏,并在之后的几年里,催生了无数讲述粗鲁军人的抗战片,虽然绝大部分邯郸学步,不仅没有受到观众的喜爱,反而被观众骂了一个狗血淋头,但也有少部分学到了精髓,赢得了不错的反响。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华娱高手 第391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