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屏幕的滚动滑轮,上下翻动着看,基本上大段感慨的地方我就跳过去了。
作者交待他最后的状况是在南方某市做夜总会歌手……也有b的性质吧。
按作者在文中所描述的时间推算,作者应该是一九七八年左右生人,和涛哥的年纪差不多。不知他是否还在南方?现在过得好
不好?只有祝福了。
以上我所举的三个故事都是对我影响颇大的,可能不合许多朋友的口味,但我想,既然我说了,就要说出自己真实的感受。
总结起来,《北京故事》感动我,是因为故事的震憾性。两个主角太优秀,个性又太鲜明了,不能不让人动容。
而《人生若只如初见》感动我,是因为两个主人公朴实而又真挚的真爱,爱得相当纯,又相当苦,这在真爱难求的同志世界,
更显得犹为珍贵。
《罪无可恕》打动我,是因为主人公小何的独特个性,他不是个高大全的人物形象,甚至很另类,他就是人们常说的红颜祸水
,虽然他是男人,但他对男人致命的吸引力还是让人欲罢不能,以至于深陷其中。
我承认我看故事,一般爱看有真实原型的,真实的,才最动人。
而且我一般不看长篇,只看中短篇,一是没那个时间,二是没那个精力。
因为看得太多了,所以基本上都能嗅出哪个是有真实原形的,哪个是作者创作出来的,甚至作者是男是女,都可以辨别个八九
不离十。
(三十二)
以前的大礼拜都是和涛哥一起过……打球,逛街,看电影。。。。。。,现在我孤家寡人一个,大礼拜成了最难打发的无聊时光了。
为了排解郁闷,我报了一个计算机业余培训班,地点在。
因为是业余的,基本上是为在职人员开设的班,所以教学安排在大礼拜和晚上,我只在大礼拜过去,晚上很少去。
令我没想到的是,我就在这里认识了圈子里的第一个朋友。
我报的是平面设计和网页设计,其中美术基础还有平面的一部分课程是由一个美院出身的广告公司的设计师来任教。
此人是武汉人,个子不高,可能比我还要稍矮点,172左右吧。长得很英俊,头发有些长,到肩头(学美术的嘛,都这气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