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上面,扯下这拌人的草绳,兴高采烈地回家了。
奶奶见仙女背回这么多带土的大米,问:“这米是哪来的?”仙女说:“是二奶奶撒到地上的。她说不要了,让我检回来喂鸡的。”奶奶很奇怪:“二奶奶怎么会把米撒在地上呢?”“我也不清楚是怎么撒的。”至于谁放的拌人草绳,二奶奶怎么就将一袋米撒了,想从仙女口中说出,想都别想,门都没有。好象二奶奶摔倒,跟她一点关系都没有,是她把二奶奶掺起来的,她做了好事,没有做坏事。奶奶知道仙女的鬼点子多,按奶奶多年对仙女的观察,保不齐,仙女又使什么鬼招了,不然,二奶奶摔到,怎么偏偏让仙女遇到,天下事,不会都巧在仙女一个人身上吧。仙女收回来的这些米,经奶奶的筛笸挑拣,竟然有十多斤米,让全家人吃了两天,仙女又受到了夸奖,算是仙女立大功一件,仙女很开心。妈妈知道后,总觉得这个事没仙女说得那么简单,怎么二奶奶拌倒时,正好仙女在场,设套的人,可能就是仙女,二奶奶也可能猜个*不离十。这娃子要么使弹弓子,要么给人使拌子,早晚会出事,这可怎么办呢?六岁的娃了,光在家淘气可不是个长久法子。妈妈想来想去,总算是有了好主意了,这就是让仙女上学。有学校老师帮家长管着,既能学知识,又能学好,对她今后成长更有好处,凭仙女这个聪明劲,一年级的课程,难不倒她。还是在学校好,既能受教育,又能学知识,两全其美的事,何乐而不为呢。听说要上学,仙女也很高兴,从小看着哥姐上学,仙女就非常羡慕,这回可轮到自己了,心里不知乐了有多少天,碰到伙伴,就自豪地告诉人家:“我要上学了。”“真要上学了,骗你是小狗。”“不信?不信去问我妈。”有时高兴地又跑又叫:“我要上学了!我要上学啦!”想看书来
上学
妈妈做了件书包,书包上还绣上一个五角星,针针线线、密密麻麻地缝制了一套非常合身的新衣服,把仙女打扮得像过年似的,令仙女的小嘴乐开了花。上学的前一天,妈妈还不厌其烦地反复强调:“一定听老师的话,好好学习,不能淘气,不能打架,不能淘学。穿的衣服要保持清洁干净,任何时候都不能像在家时一样,想脱就脱,不但不能*服,身体也不能外露,你是女娃子,要讲究规矩,天再热,也得忍受。女娃都爱美,爱干净,不能让别人笑话咱,更不能出乖露丑,都记住了?”“记住了。”仙女的心早飞到寨头那座有学校的山凹去了。
仙女上学的这个学校,是个村办学校,寨里的娃子都在这里上学。这是一个初级小学,到了高小五年级就必须转校。校舍也比较简单,寨里常见的土墙,不同的是,房上面为黑瓦盖顶,桌椅板凳是寨里的木工打的,由于*时,桌椅板凳不断被挪用,相当多的桌椅板凳都有点摇晃,发出吱吱呀呀地声响。桌面和凳面划痕累累,墨迹斑斑,到处涂抹着“某人是小狗”“某人是王八。”“某人是黑五类。”“打倒四人帮”等,种种涂鸭,五花八门,桌面艺术,顽童把戏,在教室各处,都有充分体现。教室内是泥土地面,如果不经常撒水,经学生起轰跑闹,教室内的灰尘,就会像沙尘暴过后时的情境,遮眼目蔽黑板。玻璃窗透进来的光线,就像似灰带一般,空气中所含的各种成分和杂质,清晰可见,这可能是穷山村学校和山里娃结合,产生的奇特现象。学校有一名校长,常年住校值班,处理日常校务,日复一日,从不懈怠,可谓是竟竟业业,毫无二心。四个老师,都是本寨人,他们不是职业教师,既挣工分,又有现金性工资补贴,上课教学生,下课回家种地,民办教师嘛,教书种地两不耽误。在这读书的学生,都是清一色的华姓,都是华家寨的女童儿郎,学校的教学质量和华家寨人的认知有关,和寨党支部休戚相关。“突出政治,政治挂帅”的标语依然醒目,*的痕迹,还很明显。“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醒目训词,张挂在黑板上方。“读毛主席的书,听毛主席的话,按毛主席的指示办事,做毛主席的好学生”的标语牌,到处都是,学校笼罩着*和学习的气氛。“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坚决拥护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这类标语,也比比皆是,说明学校还透露着*后的新份围。老师们不断地争辩着对毛主席的评价问题,争辩什么是完整系统准确地理解和贯彻毛泽东思想问题。什么包产到户,什么初级阶段,什么解放思想,都在议论的话题之中,都没有一个令人信服的完整答案。别看这个学校地处偏僻,但它仍然显示出窗口的作用,这是认知的窗口,是时间的窗口,是信息的窗口。老师们不断地去公社、去县城开会,进修观摩,了解到许多寨民不知道的新情况,新信息,许多小道消息,大多数是从老师的口中传播出去的,老师不断地将他们知道的国家最新消息,向寨民透露,“四人帮”倒台后,乡亲们都爱找他们闲聊,都想打破头脑中的闷葫芦,知道点有利于自己的好消息。
经过简单的例行考核,仙女以全部合格的成绩,在华家寨小学正式登记注册,取得学籍了,她成为一年级的新同学。开学这天,仙女背着妈妈做的新书包,穿上妈妈做的新衣服,头上梳着一根髽结,兴奋得又蹦又跳,在哥哥多少次的吆呵下,才收敛一点走路姿势。学校门口,早有老师接待新同学,按报到人的姓名,告诉她在哪个班,再由高年级的同学领进教室。仙女分在一年级一班,和她同桌的是比她大的女娃,叫淑紫,这可能是老师有意的安排,让年纪大一点的学生,照顾年纪小的学生,非同龄娃同桌,也不会因鸡毛蒜皮的小事,而闹的不可开交。*时期的教材比较简单,华仙不费吹灰之力,就将十以内的加减法背熟了,乘法的小九九也背得滚瓜乱熟,这也让这位新学生,增加了浓厚的学习兴趣,在学校就能把家庭作业全部完成,华仙多次受到老师的表扬,这给爹妈的脸上,增添了不少的光彩,仙女十分得意,决心做一个好学生。妈妈做的新鞋,仙女还舍不得穿,她习惯当赤脚大仙了,一离开家门,就把鞋脱了,光着脚丫丫,对这个有点近半是疯,近半是野的女娃来说,是最自由方便的了。光脚的好处起码有二:一是免得把鞋弄脏回家挨骂,二是随意方便,特别是雨天,用脚踏水和泥,不用脱裤子放屁费那二遍事。还有一个原因,仙女不敢公开说,那就是,鞋穿破了,就没新鞋了,脚划破了,过几天就能长好,光脚有这么多好处,何乐而不为呢。
在班上,华仙有点逞能好胜,老师经常表扬那些爱举手回答问题的学生,华仙为了能得到老师的表扬,老师每次提问,她都举手,问答过了,还举,真是不甘落后,不厌其烦。别的同学,在老师提问题时,自己举手,是想说明,这个问题,自己会,能够回答上来,想让老师把自己叫起来,正确回答问题。我们的华仙呢,不管老师问什么问题,不管这个问题自己会不会,她都会把那只只见骨头不见肉的、类似爪子的手,高高地举过头顶。当老师第二遍,第三遍重复这个问题时,她总能迅速地回答出来,老师对华仙同学非常满意。野性十足的华仙,有时也在课堂上贪玩,由于有了习惯性举手的习惯,在贪玩时,也会自然而然地把那只瘦手举起来。有点难度的题,老师愿意找好同学回答,这算是一种教学方法吧。一次,华仙不知道为什么把手举了起来,正好让老师看见,把华仙叫起来,回答问题,她突然听到老师叫她的名子,急忙站起来,问老师:“老师,你把我叫起来,是怎么回事?”
“你不是举手抢着回答问题吗?”
“那老师问的是什么问题呢?”
“感情是你没有听清问题,就举手了?”
“老师不是让同学踊跃发言吗?我踊跃了。”
“华仙同学,你举手发言,精神可嘉,但一定要听清问题再举手,明白了吗?”
“明白了。”
有一段时间,老师没有叫华仙回答问题,华仙有意见了:“老师,我一直举手,你也没叫我回答问题呀,是怎么回事?”
“我是想让班里每个同学,都有回答问题的机会,越是不举手的同学,越是要锻炼课堂发言。你是好学生,有难一点的问题,会叫你的。”
“可我这么长时间都没机会呀。”
“华仙这种积极要求发言的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华仙同学,你到黑板前来,把这几道题做了。”
华仙光着脚丫,来到黑板前,很快把三道题的答案做出来了,老师问大家:“对不对呀?”
学生异口同声地说:“对!”
老师把华仙大大地表扬一番,仙女学习的积极性就更高了。
转变华仙学习命运的一件事,终于发生了。
按说,在一年级的学生中,华仙刚好六岁,是年龄最小的学生之一,也应该是最听话的学生。老师怎会知道华仙不是个省油的灯呢,平时,身边聚集着一帮娃子,只有她欺负别人的份,受别人欺负的滋味,想都没想过。这一上学,来到大娃子们中间,那帮追随者们没有跨进学校的门坎,只单力薄,再充老大,可就没有市场了。时间一长,受大娃子欺负,那是在所难免的了,受到挑衅和威胁,已是家常便饭了。一次,华仙实在忍受不住对方的蛮横无理,就和一个大她三岁的男娃,摆开了阵势,两次,都让这个男娃给摔倒了,为了煞这口气,华仙狠狠地咬了男娃一口,男娃一边大叫:“你属狗的?”一边冲华仙打了两拳,这两拳,可把华仙打痛了,这口气说什么也咽不下,她暗自寻找机会,一定要报这两拳的仇。晚上,她跟妈妈说了,一个叫树墩的娃子打她,她都不敢上学了。妈妈说:“别怕,你该上学还上学,明天我告诉他妈妈,他保证不敢再欺负你了。”
第二天快下学时,华仙突然把手举了起来。老师把她叫起来:“华仙同学,你有事吗?”
华仙站起来说:“老师,我明天请假”
老师问:“为什么请假呀?”
华仙答:“我明天感冒,所以必须今天请假。”
“今天感冒没有?”
“我说是明天感冒。”
老师有点大惑不解:“你说什么?你是说你,明天感冒?”
“对呀。”
老师强忍住笑,故意问:“你怎么知道你明天会感冒?”
华仙理直气壮地回答:“当然知道了,不然,怎么会提前跟老师请假呀。”
“这种事我到是第一次听说,还有给明天可能得的感冒请假的。”同学们轰堂大笑,这可是多少年来第一次听到的新鲜事。
华仙板起脸来:“笑什么笑?笑什么笑?少见多怪呀?”
华仙不满意老师对树墩的处理,如果老师也能打他几板子,华仙就不会跟老师在课堂上斗气了,也不会找到明天感冒的理由请假。
“那你明天再请假吧。”
“废话,明天感冒了,来不了了,还能请假吗?”
大家听完这句话,差点把房盖笑翻。看大家吵嚷不休,笑声不断,华仙来个快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