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章 (1 / 2)

+A -A

        槿攘业厮盗似鹄矗┝耍宰拍潜咚担?br/

        《青春雪》续篇第六章(3)

        “你没什么事儿就回来吧,有三个人在等你呢。”

        又过了半个小时,吴红禄才回来。他的典型特征就是矮、黑胖。四十多岁的样子,肥厚的手里提着“掌中宝”手机,他嗓门宏亮,一进门就对林雯说“对不起”,然后给那女孩叫“华”,问华谁谁打电话来了没有,谁谁谁回音了没有,女孩一一答复。听说话他们是从属、工作关系,看样子却有一种亲昵。然后请他们坐下,对蒋立言说:

        “是你有一部稿子吧,叫什么时代的?”

        “是《同居时代》。是我刚完成的一部长篇小说。写的是在改革开放第二个时期,社会大潮变幻不定的大背景下,一群年轻人的婚恋悲喜剧。他们处于一个情感、道德、价值观都日新月异的年代,人们失去了信仰,解构理想,回避崇高,拜金主义、实用主义、享乐主义横行泛滥,新思想、新观念与传统的思想道德形成一个巨大的落差,他们迷惑而惊喜,跃跃欲试又惴惴不安,在新旧道德的激烈斗争下,他们恋爱、谈婚论嫁,直面一切既定的客观事实,他们流泪、流血,甚至付出生命的代价,才换取了一点点儿醒悟,才能日益成熟起来……”蒋立言象背课文一样滔滔不绝,又好象讲述自己的写作大纲,写作的过程中这些已锲入脑海了,今天一见了书商,一见了可能使自己的作品风行于市的人,便有些激动地排了队溜出来了。

        吴红禄坐在那里,一边听一边“哦、哦”,见他没个完,讲完中心思想后又想讲段落大意,便打断了说:

        “你写的不是纪实文学啊,我在电话中听林小姐一说,以为是一部纪实文学呢,现在市场上有关隐私的书卖得很热,我想一部名叫《同居时代》、以一些同居的事为主并加以分析、评判的书,做出来肯定好卖。没想到是一部小说。你能不能以我刚才的思路把它改成一部纪实性的作品,好象问卷调查似的?”蒋立言一下子愣在了那里,他没想到兴致勃勃地赶来,这儿却是“猴吃麻花──满拧”;更没想到吴书商会轻轻松松地让他把半年的心血连血都换了,好半天,才断断续续地:

        “这……我写的是小说,至于纪实文学……以后、以后可以试一试。”

        “我现在感兴趣的是纪实文学,小说是不可能做的。现在小说的市场不怎么好,象什么恋啊、情的太滥了,不是很好发。我想你回去可以做一下调整,把它改成或另起炉灶,搞一部纪实的,这咱们可以合作合作。其实也不太难,弄几个问题,找几个阶层的人,瞎编也行。”吴红禄直来直去,不容蒋立言说什么的推开了这次合作。

        蒋立言望着人家,眼有点儿发直。如果梦破灭时也会“啪”地响一下的话,那他的脑海里已经“噼噼啪啪”了。来之前想得太多、太好了,以至于现在如梦初醒、哑口无言。

        “哦,原来你只搞纪实的啊,是我事先没讲清楚。”见蒋立言发呆,林雯插话缓解气氛了,“不过现在的行市也没个准儿,前一阵儿热的搞出来后没准都过去了;看着没什么戏的也许就能火起来,总之,市场化了,操作性很强,是不是?”

        蒋立言没有听清她们说些什么,无非是一些遮掩、寒喧的话,直到告别出来,内心的沮丧才巨大而真实起来,一时间,心情格外阴沉,脸也木起来。

        “很失望吧?都怪我,没问清楚。”林雯察觉出他的情绪低落,颇有歉意地说。

        “这有什么,这就跟在菜市场上一样,你硬批给卖芹菜的一些鸡蛋,人家有个要吗?再找别人呗,又不是只有一个书商。”陈玲早就调整过来了,或者她一开始就没有盲目地乐观。

        “他也太功利性了。”蒋立言还一副怨妇神态。

        “你就是这样──一会儿激情冲涌,一会儿又心灰意冷,写诗的都是狗脸,说变就变!”陈玲也说,并在后背抻了蒋立言一下,暗示他不要不管不顾的。

        蒋立言抬起脸来笑了一个。

        “别管他了,今晚你们住我那儿,吃完饭咱们玩麻将,正好凑一桌!”林雯朗声说道。

        《青春雪》续篇第六章(4)

        第二天吃完早饭蒋立言与陈玲就从林家出来了。林雯已为他们联系了另一个书商,约在了上午十点。蒋立言见林雯找这个找那个的闲不住,就不想再耽误她了,让她忙自己的事,他们自己去谈,并想下午直接坐车返回去。

        对省城他也算熟悉,没费多大力气就找到了书商林志强住的朝阳宾馆。林志强在等着他们,他不同于吴红禄,年轻、干瘦,而且说话也客气,显得很有修养。见他这样,蒋立言又萌生了一些幻想,又大同小异地介绍了一遍,还把故事梗概讲了,林志强很有耐心地听完了,然后一笑: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青春雪 第39章 (1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