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前面对八卦记者阿严的污蔑,周文直接抬脚踢人。
半年后的今天,观众们想听听他的成功感言,他干脆只说了一句话。
“够个性!”
“够豪爽!”
“爷们啊,我靠,就喜欢这种性格的!”
观众们一边笑着,一边拍手叫好,跟其他明星在试映场又是激动又是抹眼泪的感言不同,周文越是这样干脆的回答,越令观众感觉他豪爽的性格。
一句“只要大家喜欢的电影,我就心满意足了。”,瞬间迎来观众的好感。
第九十二章送我回家
袁何平接过麦克风,开口说的第一句话让人捧腹大笑。
“哎呀,阿文你害苦我了!我为了今天能在上面发表感言,特意找人写了好几页稿纸,结果你这么一弄,我都不好意思长篇大论了。”
可不是咋的,袁何平连续受了几年的“压迫”,如今总算要扬眉吐气了,哪知周文带头讲话言简意赅,干脆是干脆了,八爷还有一肚子感慨要发表呢!
“哈哈哈”
“八爷,你讲就行,我们都听着呢。”
台下的观众哈哈大笑着说。
“那好,你们听好,我要长篇大论了,如果说的时间太长,你们记着起哄提醒我。”
袁何平轻咳了两声,表情严肃的酝酿了半天,最后开口说:“我记着有人说过,拍电影就像农夫耕田,开机时犁地播种,然后勤勤恳恳不辞辛苦,只有等电影试映得到观众认可了,才是收获的季节……”
袁何平一开口,周文等人惊讶无比,谁都知道八爷小学文化,竟是出口成章,将拍电影比喻成耕田。
虽说耕田是力气活,不像电影这般高雅富有艺术性,两者相提并论的话有些不伦不类。
这样粗俗的比喻,却更加恰当、生动的描述电影工作者的心声。
“看不出来,大眼还有这样的文化底蕴,走眼了走眼了!”洪劲宝小声嘀咕。
孟海嘿嘿笑着说:“没听他刚才说吗,连夜找人写的稿纸。没准是他照本宣科呢。”
“有道理,有道理。”洪劲宝连连点头。
忽然听到袁何平这样说:“跟你们讲,其实这部电影我们拍的很辛苦,有些打戏是连夜拍的。还有很多武师连连受伤,相当煎熬,不信你看我身边的三毛,拍戏拍的越来越胖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