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2 / 2)

+A -A

        端穆帝:牧云显

        端襄帝:牧云砺

        端威帝:牧云天翊(天光云影小说主角之一,在位时曾对天罗展开围剿)

        端废帝:牧云纲

        端毅帝:牧云维

        端明帝:牧云勤(就是电视剧中的皇帝)

        端殇帝:牧云合戈

        端隐帝:牧云笙(电视剧主角)

        大端开国:

        晟朝末年,北陆牧云部和穆如部于瀚州雪炽原交战,历经十五个昼夜,双方各投入兵力近二十五万,十几位名将殒身疆场。在血淋淋的伤亡面前,牧云部大汗牧云雄疆终于率先向穆如部大汗穆如天彤发出羽书,十月初二日,两大部落的首领在鲜血染红的疆场上举行了决定九州三陆此后三百年命运的会盟,史称“雪炽原之盟”。而此时东陆的晟王朝,由于灾荒疫疾,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各地流寇四起,民变不断。结盟后,双方大汗约定各自分兵南下,先入主天启城者为帝。

        穆如部率先向南挺进,南征开始。穆如部先锋在名将哥舒夜率领下奇渡天拓海峡,在羽族小队凯风营的帮助下,蛮族前锋顺利歼灭渡口守军,并连夜踏平二十里外的晟军万安营一部。此役为蛮族南征东陆的先声,史称“哥舒夜渡”。镇守霍北的晟朝扬威将军秦梦觉受到策反,始终按兵不动,后率军归降穆如部,使霍北成为蛮族在东陆的第一个重要据点。(文中提到的地名,可以参考我的另一篇科普贴九州地理篇)

        牧云雄疆和穆如天彤经过简单联络,便决定各率本部,分两路进军,牧云部为西路军,兵取中州,穆如部为东路军,兵取澜州。在整个南征过程中,牧云雄疆和穆如天彤都未执着于赌赛的胜负,而是表现出戮力同心的诚意,两部互相策应支援,成为共襄大业的友军。在扼守锁河山的缚龙城失陷后,中澜两州的交通被打通。七月,两路蛮族大军会师于天启城下。

        在被牧云穆如联军围困几个月之后,天启城已兵尽粮绝,百姓易子而食。在得知最后一路宛州援军被聚歼在衡云关下之后,晟朝君臣明白大势已去,天启失陷只是早晚之事。以太师离安石、太史令南宫德操为首的晟朝大臣开墟城北侧的殇平门纳降,此门为牧云部辖区,因此牧云部率先入城。

        关于此处后世文中如此书写:那是在一个暗茫茫的静谧清晨,城门真得发出沉重的闷响打开,牧云哨兵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半天才发出喊叫。熟睡的牧云部士兵们站起来,无人喊叫,都默默的望着那扇洞开的城门,而门内迷蒙的雾气,竟无人上前。牧云雄疆纵马入城,看见城中军民几乎瘦为枯骨,城中屋子全无门无瓦,全做了守城的箭矢瓦石。那些守城士卒几乎摇摇欲倒,却全坚持立着,无人放下兵器。他长叹一声,命点火煮饭,供应饥民,取消屠城令,烧杀抢掠者斩。他走向东华皇城,被那宏大殿宇惊呆,叹道:“煌煌中州如此,这气象又怎是屠得了杀得去的。”于是全国禁杀,以仁治国。而他入城之门,也被改名还鞘门。取战事终休,天下生息之意。

        依照前约,先入天启城者为王,但牧云部并非在攻城战中攻破城门,而是以这种极为偶然的方式进入天启,穆如天彤闻之一气之下,遂率军离开天启,转战宛州、越州。

        高帝宸极元年八月,横扫宛越晟朝残军的穆如部大军直逼天启,天下名将莫敢当其锋芒,穆如大军兵临天启城下。但出人意料的是穆如天彤却将铁骑留在城外,独自来到皇宫太华殿牧云雄疆面前。为避免战端再起,牧云雄疆提议裂土封王,与穆如天彤平分天下。但穆如天彤却跪倒行臣子礼,表示愿遵守在雪炽原上“先入天启都为天下主”的誓约,不需要任何封地,无条件交出其穆如铁骑的兵权。牧云雄疆闻之感慨万端,将自己的佩剑“辟天”解下交到穆如天彤手中道:“若没有穆如,牧云何谈天下,这江山,再不分你我。”于是赐穆如天彤麒麟族徽,授天子佩剑,随时可号令全军,并道:若有牧云皇族后人不敬穆如世家者,可持剑斩之,自立为帝。后人称牧云雄疆和穆如天彤的这次对话为“太华殿之盟”。

        太华殿之盟及此后穆如氏尊荣:

        《端史》上对太华殿之盟的记载非常简短,两个人都只说了寥寥数字,但涵盖了此后三百余年间牧云穆如两家关系的基本原则,后人总结为:第一,穆如氏承认牧云氏为帝。第二,牧云氏承认穆如氏对端朝的建立居功至伟,如果没有穆如部的浴血奋战,仅靠牧云部的力量绝不可能夺取东陆。第三,端朝的江山并不仅属牧云氏一家,而是由牧云穆如两家共有,天子在做出重大决定前必须征求穆如大将军的意见。同时,既然共有天下,穆如氏自然不需要再裂土封王。第四,穆如氏独享紫麒麟族徽。第五,穆如氏除私兵外交出部下军队,若遇紧急战事可随时号令端朝全军。第六,授予穆如氏天子佩剑“辟天”,牧云氏子孙中若出现不堪为君者,包括对穆如氏不敬者,穆如氏可持辟天剑自立为帝。

        穆如一族在端朝的地位是极为超然的,这表现在

        1、职务方面,穆如氏家主世代世袭“大将军”一职,这一职务在品秩上列入超等,高于所有王公。大将军是皇帝以外的最高军事长官,其公署端初称“大将军府”,宸极十九年改称“麟阁”,是中央最高军事机关。穆如氏其他将领并不享有世袭职务或爵位,但大将军有权任用武官,所以后世穆如氏子弟多从行伍出身。

        2、军队方面,在原穆如部所辖军队划归国家统一指挥的同时,穆如氏可拥有一支独立的骑兵,称为“穆如铁骑”,满建制十万人,常建制七万人。

        3、礼仪方面,在非正式朝会的场合,穆如氏家主夫妇见皇帝、皇后无须跪拜,只施常礼;在后宫和私邸,除帝后和太后之外,两家不称官职,只按亲属辈份称呼,礼节也根据辈份和年纪来决定;牧云穆如两姓分别以“凤凰”和“紫麒麟”为专属的徽记。(这个族徽电视剧制作的极为精致,有多处展现,大家可以多留意)两家的子弟一起抚养教育,穆如氏长房的子女与皇族一样被尊称为“殿下”,礼仪冠服皆比照诸皇子。

        国事方面,重大决定做出之前,皇帝一定要征求并认真听取大将军的意见。如果大将军坚决反对,皇帝则不可一意孤行,须召集重臣重新会商,争取达到统一。三次御前会议仍不能决时,皇帝告于追远殿,方可决定。有紧急事务时,即使宫门紧闭后大将军仍可进入皇城并要求面谒皇帝,皇帝不能拒绝。宸极年间形成的很多细节规范都体现出对穆如氏的尊崇。例如,端朝的宰相官署称为“凤台”,中央军事管理机构称为“麟阁”,凤凰与麒麟在端朝也被认为是最高贵吉祥的神鸟瑞兽。

        相信大家一定很好奇为什么电视剧中穆如槊一直拒绝豢养秘书师,原因在于端朝历史上著名的百狄之变。这里为大家讲解。

        百狄之变:

        与开国时封赐的诸多功臣世家相比,穆如世家礼遇最高,权力最大,享爵时间最长,与牧云皇族关系最近。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官高爵显、英雄辈出的名门,三百余年间曾屡遭困厄,子孙折损,甚至有折嗣之危。正如《端史·穆如世家》的总序里说的那样:艰危屡作,宗绪萦于一线者三,三百年护国不移,实属不易。穆如家族在端朝历史中的一次重大危机即是百狄之变。

        章帝隆治十三年四月初四夜,越州前线大营、天启天衡府(穆如家宅邸)内及镇守各处要隘的所有穆如氏男子,无论老幼,七支共六百余人全部暴毙。荣尊无匹、威名远播的名将世家,竟在一夕之间只剩下寡妇孤女,只余一名遗腹子。惨案震惊朝野。章帝下旨,限期查清死因,将元凶绳之以法。当时太仆监多名资深秘术师都倾向于认为,有一种叫做“百狄术”的暗月系秘术?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