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朋友。”李宪兵回答。
“好、好!兑得好!”盛掌柜如啄米鸡样点头称是。
李云龙咧了咧嘴角,用很日式的口吻说:“请多关照!”
暝色从四面合拢过来,盛掌柜一步一蹀地回到西康里,实在搞不清李宪兵葫芦里卖的啥药。他呆立路边去看,盛记裁缝铺和张氏杂货铺已经打烊了,而东头的买卖正忙。东头的包子铺是两大间门市,生意一向不错,来西康里的闲散人等常来此吃喝,炒两个小菜要一屉发面大包子,如果再斟上二两烧酒,滋味没的说。炎热的夏季,许多人喜欢买几个蹲在路边吃。包子铺门前的灶上的笼屉冒着热气,香气炙热而诱人。新出锅的包子很烫,他看见一位性急的主儿不断地用两手来回倒腾,样子真是可笑。黑夜覆盖了安城县,西康里胡同寥寥的路灯闪动橙黄,稀疏的星斗在天宇眨着眼睛,夜风徐徐旁若无人地戏弄树悠的,很刺激很风光,隐隐地担心,拴住风筝的线儿会随时随地绷断。
西康里不同于三趟房老去处,烟花街上的妓院都有门脸且装饰漂亮。内部陈设也相当讲究,玉红堂、四美堂、聚英堂的设施犹为出众。因为盛裁缝的缘故,王宝安不去聚英堂,聚英堂是盛裁缝心头永远的痛。隔一段时间,他们就结伴去双喜堂,他俩认为双喜堂的价钱适中,最主要的是那里有相好的窑子娘们儿。一进双喜堂的门厅,就看得见门厅上首的仕女图,图上面的女子醉了酒的,一副慵懒的样子。盛裁缝认定图上画的是湘云醉酒,那女子卧在花丛里,赤身露体,眼睛细长细长的,直看得盛裁缝心惊肉跳。仕女图下面的摆设很不一般,雕花的桌椅,桌面映着黯淡模糊的光泽,桌子上摆着座钟、景泰蓝的掸瓶、漆器果盘还有蓝花瓷的茶具。画的两边悬挂草书诗作,不知是何人所作。左边是:
第二十九章(5)
牡丹花树隔东风,
巫山云雨几万重。
销金帐暖贪春梦,
连理清风月明中。
右边是:
扁舟来访武陵春,
仙居紫府玉绝尘,
谁言世事无烦恼,
向人犹自语频频。
双喜堂的掌柜的姓于,背地里人称于王八,此人甩手当家,是油瓶子倒了也不扶的主。真正管事的还是老鸨子,窑子娘们儿都叫她李妈妈。老鸨子如今是五十开外的高龄徐娘了,厚厚的下颏水桶腰,可依旧是大红大绿的绸缎在身,说起话来浪不溜丢的硬充装少女状。她当家的于王八看来要小她十来岁,两人准是野路子鸳鸯。老鸨子对于王八很宽容,任凭他在家偷鸡摸狗而不吃醋,就好像做饭的大师傅掌勺时,必须先尝尝咸淡似的。除了时常尝鲜的男主人外,双喜堂还有一位男性,人称“大茶壶”。此人四十不到,个子不高,精瘦精瘦的,一年四季外罩灰色大马甲。大茶壶忙得可以,要守门待客,招呼计帐,一俟有嫖客上门就喊:“接客了——”,声音脆生嚇亮得不逊于酒肆里的店小二。
正应了一句俚语:“守啥人学啥人,跟着叉魔跳大神。”盛裁缝手里头有钱,又有王宝安的鼓动,天天去双喜堂。他有了个小窍门,不是在夜里去,而是在午后,这时的价钱便宜,通常打到八折。下午的窑子清冷,粉头们正无事可做。三回五次的厮混熟了,只要他们一出现,呼啦一下就被窑姐团团围住。妓女们歪缠取笑盛裁缝,口口声声都说想他了想得要死哩,一则是由于他有钱,二则她们原来就熟悉。对照起来,瘦骨嶙峋的王宝安很不受欢迎,有妓女嘲笑他:“哎呦,就你?家什小的敢情牙签了吧?”接着是放肆的哄笑,更有甚者放荡地用大腿夹住了他瘪葫芦式的脑袋,说:“大猫,给我当儿子吧。”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