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之后一问气的我是火冒十三丈啊,娘的他们竟然告诉我2002世界杯4强足球彩票和2002世界杯的8强足球彩票的销售时间已经过了,娘的,贼老天,不过还好我们家吃饭时间比较得早,所以2002世界杯第二期足球胜负彩还有的卖,时间正好是今天中午12:00,不过其中对阵的是:1、法国―乌拉圭2、西班牙--巴拉?3、南非--斯洛文尼亚4、巴西―中国5、哥斯达黎加--土耳其6、韩国―美国7、葡萄牙―波兰8、喀麦隆―沙特9、瑞典--尼日利亚10、阿根廷―英格兰11、意大利--克罗地亚12、日本―俄罗斯13、突尼斯―比利时。天啊,我哪里记得住这么多啊,而且还没有多少时间给我想,晕了,印象比较深的是1、4、5、8、10,天啊只记住5场比赛晕了,不管了拼了于是乎,大爷我就买了五十注,为什么不买上个150注,这个不是还有第三期吗,我们中考完了之后再来不及不及,再说了这五十注怎么地都会有个2等奖什么地吧,看来即使是穿越一族想中个500万也不是那么的容易啊!
当然除了这些之外还有就是第二阶段的比赛胜负彩,当然这要等小组赛的比赛都结束之后才有的买,不过那个时候我应该已经腰缠万贯了吧!
搞定了彩票的事情,我就要认真地复习咯,现在时间紧迫啊,一个下午一个晚上,要搞定的东西还真不少,而且这次考试还不能挂,要不然就得去读培培外国语。为什么要说到培培外国语学校呢,事情是这个样子的,培培外国语学校是一所私立学校,刚开始的时候成绩还不错,可是好景不长,学校的架子没有支起来,最后变成了我县最差的一所职业高中之一,可是呢也就使02年的时候,学校里有人卷款潜逃学校破了产,最后被我的母校也就使平阳三中个收购了,半年后由于老平三中的校区实在是太老太旧太小,所以学校董事会决定把把学校整个迁到培培去。听到这里大家会觉得奇怪,平三中听着像是一所公办高中哪里来的董事会啊,嘿嘿,忘了告诉各位,我们学校可是全国第一所什么私立公制高中,什么意思呢,也就是说学校被卖了,可是呢里面的一些老师还是领取国家的钱,大概就是这么一回事,而我呢也就是这样被“骗”进来的。
说到培培与平三中啊,当年还发生了这样一件趣事,培培破产以后,学校是乱得不像话,这在后来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就有许多的学生与家长动了转学的念头,有去兴鳌的,有去浙鳌的,也有去鳌一中或是平二中的,哈哈,有一个天才竟然转到我们学校来了,转到我们学校来不说,还花去了几千块钱,几个月后培培就被我们学校给收购了。
去培培是不可能的事情,去平三中倒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毕竟那里有我的同学、朋友、死党,要是不去平三中也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够见到他们,怎么搞得有点不正常起来啊。
“睡了,睡了。”看到闹钟上的时间已经过了十点,我赶紧收拾一下睡觉了,但愿可以一脚觉醒来就可以回到2009年。
第二天醒来,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往书桌上看,没有电脑,啊,天杀的2002,不过只能接受现实了,什么是现实那就是中考,中考我来了,平三中我来了!
第五节向左走向右走
这几天除了等待学校的通知书外,我还要等待2002世界杯第二阶段的胜负彩,它的名字就叫作2002世界杯16强大比拼,这个说实话就是我也没有信心,因为8强的名单我有两个忘记了,而且这个彩票的玩法是选择进入第二阶段的16支球队的16场比赛90分钟内的胜、平、负结果为兑奖依据,加时赛和点球决胜负的结果不作为兑奖依据,也就是说这个比赛也有可能进行120分钟的,而这个彩票却是只采用90分钟的结果。因为只有这样才会有胜、平、负三种结果,而进入第二阶段之后比赛的结果就只有出现与淘汰了,所以足彩中心决定以常规的90分钟的比赛为结果,这样就是让我的脑海里面原有的答案也变得不确定起来了。
不过既然这个难度是如此的大,所以这一期的奖金也是比较的高,一等奖:刮开彩票“预测结果”覆盖区后,“预测结果”与实际16场比赛的开奖结果全部一致为一等奖,每注奖金200万元;二等奖:与任意15场比赛的开奖结果一致为二等奖,每注奖金100万元;三等奖:与任意14场比赛的开奖结果一致为三等奖,每注奖金88000元;总共有九个等级的奖项,而且还特别设了这个特别奖:与实际16场比赛的开奖结果全部不一致为特别奖,每注奖金10元。而它的销售时间为2002年5月8日――6月30日;兑奖时间为2002年7月8日――8月8日。
只是十分的可惜由于年代遥远,我最好的成绩都只有猜中13场比赛,只有得到5000块的奖金,而且拿到奖金也已经是8月初的事情了。不过主要的几场比赛都已经结束我也是差不多可以知道结果了,也就没有了期待了,可以安心的去考察这个鳌江的这个市场行情了,以前的东西都忘得差不多了,现在到底是一个什么情况我也是要好好的研究研究。只有深入地调查,才能有好的研究资料,也才能有好的结论,所以呢这天我都拿着笔记本和笔在鳌江最繁华的大街上游荡着,还时常驻足记些东西,我的熟人同学见了还都不停问我到底在做些什么么。
现在我必须拿出一份好的报告,因为只有这样我才可以说服我老爸老妈赞成我的计划,所以这些天我不仅将计划案很好地拿了出来,而且我基本上是将这个鳌江走了遍,我对鳌江的认识又进一步地上升了。
不过我还是没有机会来完成我的计划,准确地说是没有完整的完成这个这个任务,在启程去松江之前,我们还是以14万的价格在我家附近一个街道里买下了一间落地房,按照我的想法就是这个既可以当作一个不动产的投资,而一楼也可以作为未来事业的一个仓库。而且那个地段也是十分的清静,如果可以的话我们也可以装修起来,直接住进去好了,本来我们就有一点觉得现在住的这个房子有点小,想要换却一直换不了,现在就先买过来放着了看那个房子涨的快一点就卖哪个咯,反正鳌江的房产会一直热下去,不怕不怕。
买了房子以后剩下的还有三十多万,不过接下来的事情我们也就没有时间去做,因为我们也是有可能就将事业发展到上海去了,不过我个人是不看好这个事情的拉,毕竟以以前我对他们的熟悉,大家合在一起非的炒个不停不可,但是样子总是要做过的吗。
而且我也很想到上海去,顺便可以看看上海有什么可以发展的前途,这个就要来了,可惜就是我没有那个门路要不然做起医药生意可是一本万利啊!
这两天我是准备了不少的资料啦,可是呢这个都被我爸给否决了,再怎么说我还是一个学生一个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钱不在我手里,这个才是要点啦,谁叫他是我的老爸呢,而且我也没有身份证呢,要是现在我有身份证的话一切就都好办事了。
本来我们6月底就可以去上海了,可是呢这个学校入学通知书却是迟迟得没有下来,不过这样也好,可以让我有多几天的时间去联系些东西,说服老爸,可是这个人呢就是在有了一个自己的小圈子之后,就是很难再跳出来了,老爸现在就是这个奇怪的思想在作怪了,也许是我自己的说辞太没有说服力了吧!
当然了去上海可就是有许多事情可以做了,毕竟上海的发展机会会更多,不仅市场会更大,而且会有更大的空间让我能够一展身手,不过对于目前这个情况来说这些都是不太可能的事情,毕竟我也是不能够长时间地呆在上海。
这个2002年的时候,我们平阳还没有通高速公路(2004年初通的车),没有铁路(反正我是还没有在自己的家门口坐过火车拉),可见这个我们这里的基础设施的的么的差,这个是有原因的,这些年来国家压根就没有往我们这里注入资金,所有的发展都的靠我们自己,这就算了每年还得往上面交钱是不。大的我们不说,就说我们平阳吧,本来在温州我们就算是一个相对比较贫穷的县了,可是即使我们是一个“贫困县”温州市也不会给我们发现,因为市政府也没有钱,所以不仅温州的发展要靠自己,连我们这个下一级的县也是要靠自己,可是我们全市的p还不到全省的平均水平啊,哪里来的资金建设自己的家园啊!
虽然没有足够的资金,但是自己的家园总是要建设的吧,不过这个没有太多的钱,拿这个钱就是要节约点用了,可是这个无论是什么方案出来反对的声音总还是会有的,而且县政府为了突出自己的政绩(个人观点啦)把大部分的财政都用在了县城的建设上来,这个方案看起来没有多大的问题,可是这个县政府却不是我们县的第一税收重镇,这个其他的上缴的税收比县城多的乡镇就有了反对的声音了。其实这样的情况我想在全国都有,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政策不就是用东部的资金去建设西部,其实决策是正确的,不过手段与方法需要改进,这个钱拿出去了总的让出钱的人觉得自己这个钱出的是有价值的吧,谁也不想自己出钱买个假货是吧。
只是这个怎么又堵车了呢,温州的私家车本来就多,况且还有大大小小的货车啊,公交车啊,然后连接温州、瑞安、平阳、苍南的就这么一条104国道,基本上就是大假日大堵,小假日小堵,上班高峰期堵,下班高峰期堵,就是那个堵,堵到你习惯为止。
要是有高速公路的话,我们就可以在平阳直接上高速了,下午13:30的车基本上当天夜里24点以前就可以到上海车站了,可是这个现在我们要到稳守市郊才能上高速,就这个路程就足足要花去我们2个钟头的时间,再加上晚上吃个饭什么的,到松江的话我卡基本是要过24:00以后了。这还就算了,这个车是贼差,车里面连个厕所也没有,乘客只有等吃饭的时候下车解决,这一趟旅程就是这样让人充满了煎熬。
还好我的睡功还是不错的,昏昏沉沉的就到了松江,当然了我们这些个半路的乘客是不可能跟他一起到市区去的,2002年的上海还是充满了生机的,不仅仅是上海,整个中国这个时候都在鼓足了马力再向前冲刺,哪里有2009那个大家携手共度难关的样子。我们做的是陶瓷水龙头的生意,这个时候呢虽说利润有点下跌的感觉,可是呢这个比起09年的那个5%、10%的回报率,现在的利润已经是好的出奇了。
温州人呢做生意也有自己的毛病,很多人就是拖着自己的事也不放手,总是想一直支撑下去,总是错过了最好的脱手时机,而有的呢就是直到破产也舍不得放弃,也许正是温州人的这一种执著的精神在一直支撑着温州人走出家门去闯荡天下的决心。
温州资源匮乏,而且地处偏远地区,在经历了十年的艰苦时期和十年文革之后的,大家想要能够凭借自己的力量养活自己已经是非常不容的事情了,可是家里还有大的小的一大堆,所以外出经商刚开始只是迫于无奈,直到有人渐渐的赚了钱,回来之后大肆的宣传大家也就跟着这个一起出去闯荡天下,也才有现如今这个“外富内穷”的局面。
所以没有人会预先知道结果,你必须尽自己的努力才能够成功,即使?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