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2 / 2)

+A -A

        于此同时,远在横须贺军港的高柳宗介中将收到一航战赤城发来的密电,坐在舒服的沙发椅上,笑得前俯后仰,不时还读给身旁的花千代听。

        “长门还以为现在是明治时代?你说好不好笑,清君侧?中国的古书读傻了吧?换我真要能踏平议会,就算亲弟弟是圣上,我也不会把权力分出一分一毫。何况是义弟,连血缘关系都没,找个理由废黜也不受良心谴责。”

        在高柳宗介眼里长门一派马上就要从权力巅峰滚下去了,而他精心准备的称霸太平洋的战略野心也有了进行的机会。只要能打败美利坚联邦,什么中国,什么菲律宾,什么东南亚殖民地,连带澳大利亚和整个太平洋都将是帝国的疆域。

        “说白了,大正天皇陛下没选对辅佐人。到现在还幻想着天皇操控内阁管理国家,最后称霸世界。”

        花千代早就习惯了高柳宗介不分场合的胡言乱语,只要确保没有外人听到,关系不大。

        “我这里也有个好消息。翔鹤、瑞鹤两舰11月前均能完工,其中翔鹤预计完工时间在夏末。”

        千月姐妹自从回国后,一直在横须贺继续接受舰娘训练,她们与一二航战不同,五航战的提督是个经验深厚老将,背地里也是共产国际组织的亲和者,从不过问千月姐妹的事情,对外用套话应对着所有质疑声音。

        “你的大和级战列舰舰体怎样?”

        “进展与预期一致,您希望赶工?赶在正规航母们成型后,马上投入使用?”花千代知道高柳宗介已经在着手策划一场大空袭,以开战的同时先手对美利坚联邦的太平洋舰队造成毁灭性破坏。

        “不,大和不用急着建造完工。我的计划里,需要的是正规航母战斗群。一二五航足够了。”

        高柳宗介的脑子里在想什么,没人能猜得透,即便贴身秘书官花千代也不明白此刻高柳阴沉的笑容里,包含了对谁的嘲讽。

        “长门一倒,你们舰娘的一把手就算是易位了。赤城加贺足够领导航母一派,我们横须贺军港,我也能尽快统一。舞鹤方面,都是些不成气候的水雷战队,唯一有话语权的是扶桑山城姐妹,她们是坚定的帝国军人,比长门还没脑子。吴港没了长门的人,金刚四姐妹一边我倒暂时不担心,重巡可就没法放心了。尤其是高雄级四姐妹,她们可都是特工出身,你懂我的意思?”

        “在‘叛乱’中除掉?”花千代跟长门不同,除了自己一边的舰娘,别的死活与她无关。

        高柳宗介摇头否定,“第四战队是帝国最精锐的重巡战队,我们不能失去这支力量。我会安排人去监视她们,我已经想到一个好人选。这件事,你就别管了。”

        “是,高柳总长。”

        花千代没听到高柳提到佐世保军港,那里的舰娘除了纪伊,谁出来唱反调都没用,而经过不久前的拜访。纪伊不过是战列舰船体,智商跟驱逐舰相差不大的废物舰娘。而暂住在佐世保的老将——出云,原属夷州派遣舰队,地盘在夷州,在本土她只是一面军功旗帜,没人会真心听她的。

        一切都在计划中稳步进行。

        第四章长门的失败

        议会厅原本正在举行政府季度报告,第四战队强攻时候,几乎一半的议员都还坐在里面,除开个别从紧急通道逃走的,剩下的人都还在议会厅中来不及脱身。侧门被爆破的时候,里面的人感到了深深的绝望。

        里面的警备力量并不如守卫正门的强,而且里面的结构也不利于战斗。没有任何悬念,近藤少将带着他的特战队轻易地包围了议员,并把他们逐一制服。

        由于警备团长官也被制服,外面的抵抗力量随即被迫投降,帝国议会被第四战队成功攻占。

        “近藤少将,您的部下是我见过最精锐的力量了。”陆奥也不吝惜赞美之词,同近藤少将一起巡查被捕获的议员。在长门最初的预想中,帝国议会占领会花费更多时间,而现在有高雄与摩耶去地下追捕,避免了重要目标逃离的可能。

        一切都按照计划进行着,一半议员落入他们手中,只需要天皇陛下行动,“夺回”政权易如反掌。如果统制派依仗手里的陆军力量兵变,不仅有违法理,本土海军的力量也有了握拳“反击”的理由。

        长门的如意算盘从很早以前就开始计划,裕仁天皇的秘诏只是给了她最后启动的动力,仅是让皇道派与统制派彻底撕破脸皮的战斗提前罢了。

        从东京港到东京南部城区到帝国议会,再到皇宫,全部落入长门的吴港起义军手中。当她带着第一战队的直属部下们走向皇宫,所有戒严的近卫军没一个敢开枪阻拦。宛如为这场预谋长久的行动做出判决性的一步“将军”,长门亲自“保卫”皇宫为的就是让自己的义弟敢于发布诏书,彻底把统制派压死在权力王座下。

        “长门大人,陛下正在大殿等您。”出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