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任业务经理头衔的徐丽娜,深受其中的体会。无论为公为私,她都得责无旁贷、义不容辞地和杜江一起想方设法地为公司另辟一条路子来转嫁竞争中所产生的经济危机。
欲扬其声,先扬其名。可能是受自己以前职业的影响,徐丽娜首先想到的最简便的一条捷径就是广告,广而告之的宣传博雅公司及博雅家俱。
徐丽娜和杜江一起商议以上所想举措的具体实施办法,没想到她刚刚表达了自己的意思,杜江便开始反对,“不行。”
杜江有他自己的道理,首先抛却庞大的广告开支不说,他举例说明:“现在的电视观众可供选择的频道那么多,我们在哪个台做广告?再说现在谁看广告?一看见广告就调台了,我一看见广告就调台。比我们有实力有竞争能力的商家那么多,他们的广告创意做得一个比一个新颖,号子一个比一个喊得响,可大家卖的也不过就是椅子、沙发之类的大同小异的东西,价格也相差无已,我们怎么跟人家比?我们现在也跟着人家学打广告就等于拿钱垫底凑热闹瞎起哄、讨人嫌。”
“这就是了,所以我们就更得需要别人来认同我们的存在。”徐丽娜不愠不火地阐述自己的观点刺激杜江,“你要是再不想办法宣传自己,那别人就更无视你的存在了,我们也就只好坐等待毙了。”
杜江给自己吃宽心丸,“怎么说我现在还不至于惨到关门大吉的地步。”他自负地拍拍胸膛,说:“我就不信我杜江在生意场上摸爬滚打了这么多年会支撑不下去。”
杜江豪情万丈,徐丽娜开玩笑,说:“那我就是杞人忧天了?”
徐丽娜特意找了个业余的时间和杜江谈这件事情。她约杜江去喝茶,她觉得这样更有利于缓和由于在平时工作中所产生的相互抵触相互戒备的情绪。人的心情有时候是随着环境而改变的,处事和谈话的方式自然也会随之改变。现在的徐帆翱杜江俨然是一对有着共同聊天嗜好的朋友,把本属于困扰自身的难题当作是茶余饭后的闲话素材放到桌面上各抒已见,大发品评和讨论。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杜江跳出自己的圈子外,假设博雅公司的处境与自己无关,再回过头来换个角度客观地看待和评判自己所处的情形的确并非如他刚才所夸口的那样容人乐观。
杜江很佩服徐丽娜不动声色地陪他兜圈子,绕来绕去的又不忘记绕回原路扯上实质问题的本事,这真的是太有心计了!他自愧不如。主动妥协,征求徐丽娜的意见,“那你认为我们现在应该怎么办?”
“要我说我倒觉得现在正是我们投机取巧的时候。”徐丽娜故意卖关子,“趁别人一哄而上的挖空心思做同一样事情的时候,我们权当作是他们花钱交学费,我们取经学习,从中取长补短,完全可以后来者居上,说不定一不小心就能够在同行业中脱颖而出,成为佼佼者呢!”
杜江没听懂徐丽娜的意思,徐丽娜得意地从背包里拿出她早已写好的宣传方案递给杜江,说:“你先看看,可行不可行主要还得由你来决定。”
徐丽娜建议将博雅公司的家俱拍成实景照片,然后印制成精美的小册子,将价格与公司的地址打在上面,专人负责派送到市各区域内待拆迁以及即将峻工的居民楼内;联系房地产开发商,由博雅公司免费提供楼盘的样板房内的家具,但要求对方必须在向客户散发售楼的宣传单上印上了“以上样板房的家俱由博雅公司提供”的字样;与市内比较有名气的婚纱影楼联袂,在每个月的月末举办“幸运夫妻”大抽奖活动,凡是在当月完婚并在博雅购买家具的年轻夫妇,可执发票及有效证件参加抽奖活动,幸运者当场退还全部所购家具的金额。
徐丽娜还让杜江以博雅公司的名义有意识、有所选择的参加一些公益性的社会活动。以此引起媒体的注意,在公众的心中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像。她说:“有时候这种社会效益要比我们花几万块钱煞费苦心打广告的效果要好好几百倍。”
杜江翻了翻徐丽娜写好的宣传方案,里面详细地列出了宣传计划的预期费用和实施步骤及运行周期。
杜江无可挑剔,他被徐丽娜说服了。他说:“看来我的眼光还不错,我当初没有看错人。”
徐丽娜很开心,媚着眼说,“你这是在夸我呢吧?”
杜江回应以暧昧的表情,说:“你觉着呢?”
“我觉得是。”徐丽娜以茶代酒,碰了一下杜江的杯子,先干为敬。徐丽娜在骨子里是一个很好强的人,杜江是她的老板,她希望自己所做的工作能够得到他的认同,这会让她感到自身存在的重要。而这一次无疑是他们在工作中彼此磨合适应之后的一个良好的开端,她做到了。
徐丽娜的书面计划被杜江采纳并很快的赋于具体的实施当中。宣传的实际效果直接反馈到市场的销售上。博雅公司的营业额直线上升,这足以证明徐丽娜的市场营销策划是成功的。杜江乐坏了,他说徐丽娜“简直就是我的幸福女神”!除了每个月三千块钱的月薪,杜江发给徐丽娜的奖金也越来越丰厚,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