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万别忘了李世民这个名字是怎么来的,济世安民就是宁道奇下的批语,也就是说自从李世民一下生,宁道奇就把自己绑在李世民的船上了。宁道奇要是抛弃李世民,不就是说自己当初胡说八道,愚弄武林同道了吗,所以宁道奇必须要把自己的戏份唱完,不然的话宁道奇就变成反派了。
从这里也可以看出佛门有多聪明,出头露面的都是宁道奇,他们想脱身就脱身,说被宁道奇误导都可以,济世安民这四个字可不是慈航静斋说的。
宁道奇心中的苦暂且不说,看接下来的局势展,李建成一倒下李世民立即有蹦起来了,虽然还不能冲锋陷阵,但摆摆样子还没问题,宁道奇的疗伤手段也很高明。当然必要说明一点,杨虚彦并没真下死手杀李世民,石之轩希望李建成赢不代表石之轩希望李世民死。
李建成和李世民的身体状况半斤八两,双方的军队数量也差不多,运筹帷幄方面李世民占优,李建成则占据名正言顺的优势,纸面上看双方的实力一样。但除了一点,天策府众将的决死之心远胜世子府。
拿尉迟恭、秦琼、程咬金等人作比喻,他们是反贼,李世民造反成功他们可以享受荣华富贵,一旦李世民失败,他们必然被李建成斩尽杀绝,自古以来造反者都这下场。李建成手下的魏征等人则不一样,他们可以投降,哪怕局势落定之后再投降都不要紧,李世民为了表示自己的胸襟宽大,一定会网开一面,还会给这些人点小官做做。
历史上的魏征就是如此。
战场局势是李建成守,李世民攻,这是必然的,对于造反者来说不赢就是输。
所以天策府众将一个个跟打了鸡血似的冲锋,杀的李建成溃不成军,战争本来就是这样,一根羽毛就能决定胜负。李建成败了,但李建成没死,李阀世子到底根基深厚,一路逃回老家太原,重整旗鼓再战逆贼。
重整起鼓这是后话,寇仲这方面好消息一个接一个,先是杜伏威的得力大将王雄诞领兵两万前来助战,这就代表着杜伏威已经彻底决定支持寇仲。杜伏威如此决然却让李重宋缺等人摸不清头脑了,为什么呢?
没人知道杜伏威是怎么想的,大家都不知道杜伏威是被王玄应刺激的,这坑爹的儿子怂恿王世充登基让杜伏威心里毛,还是那句话,杜伏威没儿子。于是杜伏威就想啊,我生出的儿子会是什么货色呢?万一也生出个王玄应来怎么办?老夫年纪不小了,生出个废物来能服众,能震慑住手下这兵悍将。
更何况杜伏威还生不出儿子来,于是杜伏威把心一横,他娘的全力支持寇仲算了,俩不起以后真有亲儿子了当王爷,当闲散王爷也是不错的。8
第三百零九章乐极生悲
祝玉妍对杜伏威的决断十分诧异,心中也震惊,祝玉妍也开始衡量得失,如今少帅军由宋阀、少帅军和江淮军三方势力组成,其实以前少帅军的实力就不弱,只不过宋阀远在岭南,难以直接支持寇仲而已,杜伏威可以不一样,杜伏威的底盘和少帅军接壤,二者势力可以顷刻间就合为一体。>
而且杜伏威的军队和寇仲的军队并不存在利益分歧,杜伏威没儿子,王雄诞等人效忠杜伏威和效忠寇仲没什么区别,所以现在寇仲的势力立即膨胀到天下第一,过了分裂的李阀和落魄的王世充。
现在留给祝玉妍的选择只有一个,要么让林士宏反戈一击,偷袭寇仲,防止寇仲做大,要么让林士宏趁早投降寇仲,锦上添花不如雪中送炭。所以祝玉妍立即赶赴鄱阳见林士宏,留下绾绾和寇仲联系。
就在祝玉妍见到林士宏的同时,祝玉妍接到另外一个消息,巴蜀联盟的安隆宣布支持寇仲,加隆是石之轩的势力。虽然大家都知道安隆并不能掌控整个巴蜀,但这个表态就足以让寇仲声势再涨,面对这样的天下大势,林士宏和祝玉妍也只能放弃野心,选择投靠寇仲,林士宏同样派出一支军队归寇仲指挥。
天下哗然,不到一个月时间,寇仲的少帅军已经膨胀到三分天下的地步,如果萧铣和李子通支持不住,寇仲马上就会二分天下。上个月还是李阀虎视天下呢,顷刻间就变成寇仲席卷中原,这真是世间风云变幻、变化无常。
李子通还能勉强支持,李子通占据江都坚城,背靠大海,随时可以出海远遁。但萧铣坚持不住了,萧铣被宋阀和林士宏挤在中间,如果不能一举击败其中一方,早晚要被活活耗死,别的不说,萧铣地盘连盐都不够吃。能混到一方诸侯地步的枭雄都是精明货色,也是拿得起放得下的人物,所以萧铣也打算投靠寇仲,不过萧铣并没有上杆子投降,萧铣没有中间人在其中穿针引线。
而且萧铣也怕投降之后寇仲翻脸不认人,他可不是其他人,杜伏威是寇仲的老爹,这在武林中人人皆知,杜伏威绝对没生命危险。林士宏有阴癸派做后盾,寇仲也不怎么敢翻脸不认人,安隆也一样,石之轩这个名字就是威胁,而且据说石青璇和徐子陵的关系不错,宋阀那就更不用说了,宋玉致和寇仲眉来眼去整个江湖都知道。
所以萧铣只能高调,一方面萧铣坐视手下将领偷偷和寇仲联系,一方面萧铣全民备战,西防宋阀、东御林士宏,摆出一副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架势。可每个人都知道,萧铣这么做只是为了把声势造足,逼寇仲主动招降他而已。
寇仲并没有犯二,央求徐子陵替他招降萧铣,徐子陵还能说啥,只能捏着鼻子下江南招降萧铣,对于徐子陵的到来萧铣非常高兴,江湖中人人皆知徐子陵是正人君子,论人品徐子陵也要比寇仲更可靠一些,不过萧铣和寇仲虽然郎有情妾有意,但投降也不是一天两天就能决定的,萧铣的情况和宋阀、杜伏威、林士宏不一样。
现在寇仲只需要等就可以了,等宋阀、林士宏、萧铣的援军到来再围困洛阳,所以李重的日子也很清闲,指点指点寇仲和绾绾的武功,顺便学习一下怎么领兵打仗。别看宋代比隋唐晚,但宋代的军事理论和将领素质真不如隋唐,哪怕名震千古的岳飞也是如此,至少李重觉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