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章 (1 / 3)

+A -A

        “波才不敢,现下整个黄巾都是陛下的囊中之物,这十万将士、百万教众皆为陛下一人之力而得以存活,陛下威势无双,波才岂敢倒捋虎须,只是初来扶桑,吾黄巾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所以波才才敢斗胆进言。”

        波才坦然地与杨烈对视!

        “竖子安敢欺我?”杨烈猛地抽出腰中利剑,剑尖直指波才,波才并不为所动,依然坦然地与杨烈对视着。

        气氛变得沉闷、肃杀、压抑,黄巾众将额头冷汗直冒,甚至已将后背打湿,生怕杨烈一怒之下将波才给斩了,毕竟大家都是同时起家的兄弟,但话又说回来,波才真是大胆,惊得众将的小心肝现在还“噗通噗通”直跳。

        良久,杨烈貌似无奈地将手中利剑往地下一扔,“吾有何德何能,能劳汝等天下英豪拥戴?”

        “陛下此言差矣,自陛下自南阳起兵,孤身一人入黄巾,力挽狂澜,收集败兵,练成精锐,一路攻城拔寨,百战百胜,礼、毅、仁、智、勇名扬大汉!率军转战千里,挺入冀州与大良贤师会盟于钜鹿,吾等黄巾看似有倾天之势,但实已危若累卵;”

        “陛下力排众议,只手挽天倾,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更施神仙手段,做马车、造巨舰,劈手成渠,聚石为城,名动天下;更有草船借箭、气伤何进,计谋无双!如何不得吾等众将拥戴?如何不能问鼎至尊?如何不能逐鹿天下?”波才信誓旦旦地说道。

        “唉!罢了,罢了,此事木已成舟,覆水难收,就依汝等所言罢,”杨烈故作无奈地说道,“只是杨奉、何仪两将还在后方……”

        “杨奉、何仪两人早已到达,来人!请杨奉、何仪进帐!”波才立刻冲营帐外喊道。

        “勿须派人来请,末将已至!”杨奉、何仪两人同时来到大帐,进了大帐,纳头便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唉,只是朕不知有何面目面对大良贤师,唉!”杨烈再次沉重地叹息道。

        “无妨,大良贤师、地公将军、人公将军以及吾等阵亡的将士在天看到,必然欣喜万分,吾黄巾后继有人!”波才大喜,遂暗暗拽了拽周仓等人,躬身拜倒在地,行三拜九叩大礼,带头喊道:“末将恭请军师登陆,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周仓、裴元绍、彭脱、刘辟这才看出,原来这哥俩一直在演传说中的“三劝三让”的戏码,不由得心中大呼:“驴日的波才,你早说啊,吓得哥几个的小心脏现在还噗通噗通直跳”。

        众将见大势已成,刘辟急忙上前几步,将黄色龙袍郑重地、一丝不苟地穿在杨烈地身上,遂后众将再将齐声喝道:“恭贺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帐内黄巾力士也是同时跪倒在地,仰天齐声大喝。

        尔后中军帐、各个军帐、整个大营,所有的黄巾士卒同时跪倒在地,齐声大喝:“恭贺陛下登基!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第四十七章黄巾开国

        震天的吼声震耳欲聋,如海啸般在这关东平原上传出很远很远……

        俘虏营中,邪马台国、狗奴国的国主及听得懂汉语的高级将领听到这海啸般的呼声,不由得骇的脸色发白,他们明白汉人的势力终于延伸到这片岛国了,自己接下来的命运已经不言而喻!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

        杨烈及黄巾众将也是这么想,杨烈也是准备这么做的。

        登基之事以成定局,但毕竟黄巾诸事草创,一切程序一应俱减,具体怎么操作,说实话众人也不懂,毕竟以前都是泥腿子出身,大字不识一个,杨烈倒是知道后世一些领导人宣誓就职的情景,但那些场景明显与现下时代不同,所以杨烈也无法进行指点,只能任凭波才他们按照自己的臆测来操办。

        经过一晚上的折腾,波才他们绞尽脑汁总算定下了一份章程。

        第二天,天刚光亮,黄巾军众将士临时搭了一个大大的校场,校场中央有一个高高的点兵台,点兵台上放着一座龙椅。这龙椅是熔掉敌人投降时仍掉的利剑所制,这是一张满布尖刺、利角和扭曲金属的铁疙瘩,坐上会令人感觉到异样的清醒与肃杀。

        长时间久坐,会让人感觉到不适,但却会让人感觉到异常的清醒,这是杨烈特意要求的,因为此刻黄巾军虽然兵强马壮,但人生地不熟,且周围诸多土著在虎视眈眈地盯着,形势一触即发,稍有不慎,便会落入万劫不复之地,为皇为将者要时刻保持清醒,杨烈才特意要求这么做的。

        但波才众将觉得这龙椅警示意味有了,但不够威严,总感觉让人有一种如履薄冰的危机感,遂在铁王座上披着金黄色的虎皮,王座两个把手俱是雕成龙头,其后面又简单地雕出了七个龙头,合共九个,汉人以九为极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位面仙官令 第30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