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3章 (3 / 3)

+A -A

        这个疑点表明,泰坦尼克号的选材是不合格的,并不是向外界吹嘘的、倾全力打造的不沉巨轮。

        第二个疑点是:泰坦尼克号开始它的处…女航的六个月前,即1911年9月11日,泰坦尼克号的姊妹船——奥林匹克号在离开南安普顿出海试航时,船舷被严重撞毁,勉强回航并停靠到了贝尔法斯特港。

        不幸的是,保险公司以碰撞事件的责任方是奥林匹克号为由拒绝赔偿,而奥林匹克号的修理费用异常昂贵,当时的白星轮船公司陷入了严重的经济困境。更糟糕的是,如果六个月后泰坦尼克号不能按时起航,那么白星轮船公司将面临破产。

        这个事故跟造成泰坦尼克号沉没的“创”及其相似,同样是船舷严重撞毁,而重中之重就是,除掉一些细节,奥林匹克和泰坦尼克的船结构是完全一样的。出了类似的事故,再建造第二艘时,居然仍然没有重视船前边的几层隔水舱过低的问题,致使泰号前舱浸水后,有条不紊的从隔水舱的最上端依次淹进其他隔水舱内,导致船必沉的结局。

        第四十六章杨烈的预感

        “对摩根财团这样的机构来说,形象是无比重要的,海上运输一直是摩根相当看重的业务,世人皆知。然而正是在这个业务上,白星轮船公司却面临倒闭,这样的事,摩根绝不允许生。于是他想到了泰坦尼克号这个噱头,想到了海难,想到了用同属白星轮船公司的加利福尼亚号进行人道主义救援,想到了借此大做文章,名声、金钱两不误。”

        “但我还是觉得蹊跷,就算摩根是打的这副算盘,但既已经跟冰山相撞,为什么还要射鱼雷?这样一来,无疑给营救造成了巨大的困难!”詹岚不解。

        “确实是这样,但如果将当时的国际背景考虑进去,事情就不难想象了!”杨烈解释道:“米国政府对于摩根纠结其他几位富商,三番两次借经济危机大横财早有不满。一个人掌控一个国家的财政,风光当然是风光,但是有多少双眼睛在背后盯着你的一举一动,不难想象。米国在一战以及二战前期一直扮演什么角色?”

        “隔岸观火!”詹岚说。

        “更准确的说应该是鹤蚌相争,渔翁得利。人家在那火拼,他们在那里拼命地发展经济,制造武器,兜售给双方。所以,米国这时跟德国早就暗通曲款。”

        “你是说这艘德国潜艇不仅仅是听命于摩根那么简单,它还是米国扳倒摩根的一个重要筹码?”到现在,詹岚终于明白了。

        “很可能是这样。负责营救的加利福尼亚号也很有问题,关键时刻掉链子,而且是一掉再掉。泰坦尼克号的沉没让摩根财团声名扫地,社会舆论的压力很大,还死了那么多社会名人、百万富翁,没人愿意这个时候站出来帮摩根。

        于是米国借这件事的影响,将摩根操纵国家财政的控告正式立案调查。在接受国会委员会盘问时,摩根精神崩溃,是不是真的精神崩溃呢?这个同样很有悬念。二月后摩根去世。这里最关键的就是,从调查到精神崩溃再到他去世,时间很短,摩根还没有妥善安排财团的后事,就惨淡拉下了人生的帷幕。后来,米国成立了国家储备局,算是对摩根这支影响财政的有形之手的纪念吧!”

        “你的意思是,摩根最后的死也是……”

        “墙倒众人推!政治的黑暗从中可见一斑,浮华背后的肮脏,永远是让人触目惊心的!上位者的一个决定,一个意图,往往就牵动了无数百姓的命运,这就是人类社会。”杨烈以这句话作为了这次恐怖片推测的总结。

        行李间里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有些真相,确实让人挺难以接受却又不得不去面对,这也许就是种悲哀。

        第四十七章我们被骗了!

        摩根专程安排的晚宴虽然丰盛奢华,但杨烈并没有什么特别的感觉,对于这个世界,轮回者本来就是最超然的存在,而他这次又扮演了神魔这样的非人角色,于是老摩根身上那在世人眼中名为“上位者”的荣耀光环,被无限消弱了。剩下的,只是跟一个没什么感情交集的老人虚情假意的同桌吃顿并不怎么合胃口的饭,如此而已。

        如果说有什么比较显著的收获,那就是露丝母女对待杨烈的态度明显的多了种认可和恭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位面仙官令 第123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