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A -A

        少顷,来到海边,已停着一只皮做的船,方广不过一丈,约可容两三个人。青鸟招呼大司农上船,张帆而行。出了港口,向前一望,茫无畔岸,波涛滚滚。大司农又问道:“这样小船可航大海吗?”青鸟道:“可以航行。前面昆仑山下有弱水九重,周围环绕,除出神仙的飙车羽轮外,无论什么船只都要沉没,不能过去,只有这皮船可渡。”

        大司农听了,又觉稀奇,又问道:“从前敝处有一个名叫羿的,亦曾见到贵主人,他怎样过去的呢?”大鵹道:“亦是某等用这皮船引渡过去的。那时他同了他的妻子姮娥同来,敝主人因为与姮娥有缘,所以特地叫某等迎接她。后来羿个人来了几次,不得某等引导,就不得见了。现在姮娥已成了仙,在月宫之中,常到敝主人那边来呢!”大司农道:“这个姮娥,背夫窃药,私自逃走,是个不良的妇人,何以得成神仙,颇不可解!贵主人不拒绝她,反招待她,与她往来,亦不可解。”

        大鵹道:“贵使者所言自是正理。但是,其中另有两层道理在内:第一层,神仙的能成不能成,是有天命,不是人力所能强为。羿这个人命中不应该成仙,所以天使特假手于姮娥,偷去他的药,使他不得服。便是当时敝主人,何尝不知道姮娥已有偷药之心。但是碍于天命,无从为力。所以偷药的这一层,不能说一定是姮娥之罪。第二层,人世间与其多出一个神仙,不如多出一个圣贤豪杰。因为圣贤豪杰是与人世间有用的;神仙与人世间何所用之?假使当时姮娥不偷药,夫妇两人同服之后,双双成仙而去,为他们自己着想,固然是好的了。但是后来这许多天下的大乱大灾,哪个来平呢?岂不是百姓实受其苦吗?羿虽然不得生而成仙,但是他的英名已万古流传,就是他现在死了之后,他的灵魂已在神祗之列。所以为羿计算,偷了药去亦并不算怎样吃亏呢。”

        大司农道:“足下所说第二层道理,甚为精辟,某深佩服。

        但是,第一层说姮娥是无罪,觉得有点不妥。照足下这样说,那么世间凶恶之徒,肆意杀人,亦可以借口于天命假手,自谓无罪吗?”大鵹道:“照人世间的眼光看起来,贵使者的话,自是正理,姮娥是应该说她有罪的。何以要说她有罪呢?就是防恐他人要效尤的原故。但是,依神仙的天眼看起来,不是如此。世上一切,无非命耳。一个人被凶手杀死,或被水灾淹死,或被岩石压死,同是一死。被凶手杀死的,说凶手有罪;被水灾淹死、被岩石压死的,亦可以说水与岩石都有罪吗?如果说凶手是人,有意识的,所以应该和他计较。水与岩石不是个人,是无意识的,无可和它计较,所以只能罢休。那么试问,这个淹死、压死的人,还是命该死呢?还是罪该死呢?如说是罪,罪在何处?如说无罪,何以会得死?只好归之于命了。淹死、压死既是命,那么被凶手杀死,岂非亦是命吗?天定之谓命。

        既然是命,既然是天所定,凶手的罪在哪里?杀人尚且无罪,偷一包药,更值得什么?”

        大司农听了这番强词夺理的话,口中虽无可说,但心中总仍以为非。过了一会,只听见四面水声汩汩,原来已到弱水中了。船到弱水中,其行更快,不一时便抵昆仑山下。

        前页封面后页

        第五十五回青鸟使迎大司农西王母性喜樗蒱

        第五十六回昆仑山稀有大鸟西王母瑶池宴客

        且说大司农到了昆仑山,刚刚一足踏上岸边,陡见山上跑下一只人面而纯白色的老虎,背后有九条长尾,竖得很高,迎面叫道:“大鵹,这个人是大唐使者吗?”大司农吃了一惊,不觉脚下一滑,扑倒滩边,满身衣服沾满了污泥,肮脏已极。

        早有青鸟前来扶起,并向那人面的白虎介绍道:“这位是陆吾先生,一名肩吾,是守护此山的神人,专管天之九部及天帝园囿中之时节的。”大司农慌忙与他拱手为礼。那陆吾亦将头点了两点,自向别处而去。

        大司农见衣服肮脏,心中懊丧,不时去拂拭它。少鵹道:“不妨事,过一会就会好的。”大司农听了,亦莫解所谓。过了片时,才问大鵹道:“这位陆吾先生既然管天之九部及天帝园囿中之时节,为什么不在天上,而在此地呢?”大驾道:“这座昆仑山是天帝的下都,天帝有时到下界来,总住在此地的,所以陆吾先生有时亦在此。”大司农道:“贵主人不是此山之主吗?”大鵹道:“不是,那座玉山是敝主人所独有的。这座昆仑山,周围不知道有几千万里,敝主人所住的是西北隅,敝主人之夫东王公所治的是东北隅,多不过一隅之地而已。”

        四个人一路走,一路向山上而来,但见奇花异卉,怪兽珍禽,多得不可言状。转过一个峰岭,只见前面一座极大极大的山,映着日光,黄色灿烂,矗入天中,不见其顶,两旁亦不知道到什么地方为止,几乎半个天都被它遮去了。大司农便问:“这座是什么山?”青鸟道:“这个不是山,是一根铜柱,亦叫作天柱,周围有三千里,在昆仑山之正北面,四周浑圆而如削,下面有一间房屋,叫作‘回屋’,方广一百丈,归仙人九府所治理的。上面有一只大鸟,名叫‘稀有’,朝着南方,张开它的右翼来,盖住敝主人,张开它的左翼来,盖住敝主人之夫东王公。它背上有一块小小的地方没有羽毛的,有人替它算过,还有一万九千里广。贵使者想想,这个大鸟大不大?真真是世界所稀有的。敝主人与她丈夫东王公每年相会,就登到那翼上去。古人说牛郎织女乌鹊填桥,年年相会。敝主人夫妇借着这大鸟的翼上作相会之地,天下事真是无独必有偶了。那根铜柱上有二首铭词刻在上面,一首是说柱的,一首就是说敝主人夫妇相会之事的。”大司农道:“可过去看吗?”青鸟道:“这个铭词的字,大极高极,贵使者恐怕不能看见呢。”大司农道:“那铭词的句子,足下记得吗?”青鸟道:“某都记得,那铜柱的铭词只有四句,叫作:昆仑铜柱,其高入天。圆周如削,肤体美焉。

        它那个大鸟的铭词共有九句,叫作:

        有鸟稀有,碌赤煌煌,不鸣不食,东覆东王公,西覆西王母。王母欲东,登之自通。阴阳相须,惟会益工。

        大司农听了这个铭词,心中不禁大有所感,感的是什么呢?铜柱之高,稀有鸟之大,怪怪奇奇,都是神仙地方应有的东西,不足为异。他所感的,第一是西王母已经做了神仙,还不能忘怀于情欲,夫妇要岁岁相会。第二,夫妻相会何地不可,何以一定要登到这个鸟背上去?第三,夫妻相会总应该男的去找女的,乃东王公不来找西王母,而西王母反先去找东王公。

        看到那铭词上‘王母欲东,登之自通’二句,竟有雉鸣求牡的光景,可见得神仙的情理真与人世间不同了。还有一层,人世间一家之中,出名做事的人总是男子。乃现在东王公之名,大家知道者甚少,而西王母反鼎鼎大名,几乎无人不知。女权隆重,亦是可怪的。

        大司农正在一路走,一路想,迎面和风阵阵,吹得来人的精神都为之一爽,颇觉快意。忽而低头一看,只见那衣服上沾染的污泥肮脏,一概没有了。就使新的洗灌过,亦没有这样的清洁,不觉大以为奇。少鵹道:“这是风的作用。此地山上的风叫作‘去尘风’,所有一切尘垢,都能去涤净尽,不留纤毫。

        所以此地的房屋、庭宇、器具,不用洒扫洗灌,那衣服更不必说了。”大司农听了,叹羡之至。

        且说大司农这次上岸,是从昆仑山东隅到西北隅去,几平横穿昆仑山,所以走的日子不少,看见的奇异物件亦不少,都是由三青鸟使细细的说明。在东面走进一座大城,便看见两种奇树:一种叫沙棠树,其状如棠,黄花而赤实,其味如李而无核。大司农尝了几个,觉得非常甘美。一种叫琅鳎叽缶祝Α14丁11ㄈ疃际怯裆傻模啻锌砂7绱灯穑孪嗷鳎髅嬗兄槭鳌15袷鳌4鳌12凰朗魉闹帧厦嬗戌饕恢帧1泵嬗斜淌鳌13髁街帧醒胗心竞桃恢郑涓呷宄撸浯笪逦Аw芏灾松街希蛭镂薏黄氡浮庾蟪敲性龀牵灿芯胖兀刂厣先ィ哺咭煌蛞磺Ю锪阋话偈牟接侄吡纾褪亲钌现亓恕bp;又有一间,处处以玉装成,极其华丽,而且有机括,可以使它旋转,要它朝东就朝东,要它朝西就朝西,所以名叫旋室,亦叫璇室。这种旋室,敝主人那边亦有一间仿造。四百多城门之中,有一扇城门,名叫闾阖门,就是西门。那门内有一个疏圃,是种天帝所食蔬菜的地方,四面浸以黄水,黄水绕了三周,仍复归到原处,从古以来不增不减,亦名丹水,人能够饮它一勺,就可以长生不死。敝主人有不死之药,就是用此水来配合的。

        从第九重增城上去,再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六寸,就是凉风之山了。人能登到这座山上,不必服什么药,亦可以长生不死。再上去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就是悬圃之山。人若能登到此山,不但长生不死,而且具有神灵,能呼风唤雨了。从悬圃山再上去,高一万一千里零一百十四步又二尺五寸,这地方便是上天,就是天帝之所居,不是神人不能到了。”

        大司农听了一想:“昆仑山竟有这样大,这样高,真是不可思议!”乃问道:“此番过去,必须走过吗?”少鵹道:“不必走过,而且亦不能走过。某等此番只从最外的一重增城斜过去,到那面第九重增城上就是了。”大司农道:“最高的上天,足下等去过吗?”少鵹道:“某等只有凉风山到过,悬圃山已不能上去,何况上天呢。平时听敝主人说,上天之上,极其平坦,方约八百里,其高万仞,可谓世界上最高之地了。”

        大司农与三青鸟使一路谈谈说说,过了多日,穿过了第九重城,那城上大书“龙月”二字,不觉已到西王母所居之地。

        大鵹先前去通报,回来说道:“敝主人请贵使者稍息,明日再行延见。”当下大司农在客馆之中,斋心息气,虔诚万分,希望见了西王母之后,便答应自己的请求。

        到了次日,青鸟等引导着大司农,曲曲弯弯的往山上前进。

        这时,大司农秉着诚心,目不旁视,但觉一路古松翠柏,瑶草琪花,不是人间景物而已。俄而,到了一个阙前,上面大书“琼华”二字,走进阙中,四面都是金碧辉煌的房屋。最后到了一座大殿,深广足可容数万人,内中男男女女,站着的已不计其数。青鸟请大司农暂住,先进去通报。过了一会,出来说道:“敝主人请见。”大司农整肃衣冠,跨进殿中。只见许多美女拥着一个环佩叮噹的老妇,迎将上来。青鸟就向大司农介绍道:“这位就是敝主人。”

        大司农不看犹可,一看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上古秘史 第8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