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2 / 2)

+A -A

        张岩微微一笑,这个问题自己已经想过很久了,回答起来也不困难:“警民之间的关系,应该是鱼和水之间的关系,对于前几天发生的冲突,我认为警方要为此事负主要的责任,因为人民是用来保护的,而警察则是保护人民的工具。可是现在出来了警察伤人的事件,我认为警察队伍要好好检讨。“

        “可是我听说,当时村民扣押了三台挖掘机,才导致警察介入的。“赵碧月不服气的问道,不只不觉间两人的角色已经到转过来,变成了张岩在问责,而赵碧月在回答问题。

        “不是说警察追回挖掘机不对,追回挖掘机是打击犯罪,这一点上是没有问题的。重要的是,我们的某些干部,一旦出了事情就想起警察,使用暴力执法,这种方式虽然可能在短期内完成很多事情,可是这种做法就是裸的血腥执法,他损害的是国家执法机构的威严,其实从根子上说,马家村的事情就是拆迁的问题,跟警察牵扯不了不少关系,可是为什么警察仍然介入了。而在国外,这种属于民事诉讼,警察是不能介入的。“

        赵碧月沉思了很久,眼眸中异彩连连,过了好一会才咬着嘴唇问道:“那如果你是县委书记的话,你会怎么做?“

        张岩哈哈一笑:“如果我是县委书记的话,我会先调查清楚,中国不是美国,如果每件事情都要通过司法途径解决,那么多的经费是我们所无法解决的。所以我们只能小心翼翼,尽量的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既要省钱又要快速。而放到马家窝棚这里,我想要做的就是把事情的真相搞清楚,然后用最柔和的方式解决最激烈的矛盾!“

        说到这里,马战奎身边的一个年轻人已经觉得不对了,看了看侃侃而谈的张岩,低声责问马战奎:“马叔,这个人你是怎么找来的?怎么说话这么不对劲呢?“

        马战奎摸了摸头:“不知道啊,这人我也真是不清楚。“

        “不清楚你还要他来,听这话里面的意思,好像是县委书记的人。“

        马战奎这边还在猜测,赵碧月那边的问题更加尖锐了:“马自立,你认为马甲窝棚的问题要怎么解决呢?是动用警力强行开道,还是耐心等待诉讼结果,也许是半年,也许是一年,也许是几年…。。“

        看着赵碧月激动地红起来的脸,张岩心里觉得挺感动的,在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一个大记者还保留着这样的纯真,当真是难得之至,也许就是这样的纯真本质,才是最难能可贵的吧。

        “这两条路我都不准备选择,我选择的是第三条道路,就是相信老百姓,让他们了解他们有权了解的,让他们知道他们有权知道的。这样的话我们才能顺利的消除矛盾,我相信中国的老百姓是世界上最好的老百姓,只要我们把事情说清楚了,让他们看到利益,就能得到他们的支持与谅解。“!

        第八十四章妥协

        “这个人到底是不是咱们村的?怎么我没见到过这个人呢?”在张岩不远处,那个戴着眼睛的年轻人眼光炯炯的看着马战奎,第一次觉得事情脱离了控制。//

        马战奎含含糊糊的应道:“是咱们村的,就是对街老张家的外甥,听说出事了就过来看看,我看他挺上道的,就叫他看了你个稿子,让他照着念…。。”

        戴眼镜的年轻人气的几乎想要扇马战奎一嘴巴,靠近一步看着马战亏:“你把我写的稿子给他看了,啊!”

        “是啊!”马战奎不以为然的回答道,不过在年轻人的压力之下,还是稍微的后退了一步,毕竟这是省城的来客,得罪不起的。要不是这样的话,马村长可不是这么好欺负的,绝对会让冒犯他的人付出代价的。

        正当马战奎和眼镜青年纠缠不清的时候,赵碧月继续问道:“大道理谁不会说,只是目前马家村的事情,你觉得怎么坦诚说出来,才能解决目前马家村的问题呢?”

        不知道为什么,当赵碧月这句话问完之后,全场一下子静了下来,全部的视线都集中在张岩的身上,张岩整理了一下思路,在众人的注视下朗声说道:“现在马家村的情况是,公路运输不畅,只能靠一条断断续续的水路运送货物,所以这么多年咱们村一直很穷。“而现在说,要想富先修路。只有把路修好了,山里的东西才能运出去,山外地东西才能运进来,加大基建投入,开发特色经济才有实际的支持。要不然单凭人背肩挑,就算到了下个世纪,想要致富也是一句空谈。”

        张岩注意到赵碧月的目光一直在自己脸上游弋,似乎是想要确认什么一样,就稍稍偏了偏头,不着痕迹的躲开了她的视线,一道阳光从云层中倾泻下来,刚好落在张岩地脸上,仿佛镀上了一层金黄色的神光。而张岩就像金甲神人一样继续大声说道:

        “所以修路对于马甲窝棚的村民来说,无疑是符合大部分人利益的。可是现在出现的情况是,大部分村民对于修路是抵触的。这就说明我们没有做好工作,他们也没有意识到。修路带给他们的巨大利益。

        关于这一点,我曾经在黄泥岗县的野民岭干过,他们的最偏僻的村子叫做靠山屯,原来是一点路都不通地,出去一次要翻大山,早上走到晚上走一天,人穷的…。。就剩下一层皮了。可是现在通车了,那里地人富得楼上楼下电灯电话,每家都是二层小洋楼。有的人都开上了汽车,这是为什么?”

        周围村民地议论声顿时响了起来,只是出乎张岩的预料,传过来的都是诸如此类的话语

        “是啊,我有个亲戚就是靠山屯的,听说那边设卡收费,一辆车五块五块。一天就是几千块钱的收入啊…………。。”

        “对以后我们要是修路了。就同样设卡,不给钱就把车扎了。顺便再准备好修车的,一个轮胎五十块,嗦的话就是一百,只要一天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重生1990之官运亨通 第134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