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强迫自己勤政亲民。却终日盯住些无用的小事狂轰滥炸。水利民生。种种大政,需要天子谋略帝王智慧的,胤禛一概欠奉。
佳欣只好亲力亲为,挑起来这个帝国的重担。
她忙到夙夜午休无眠,一日比一日消瘦。
却也毫无办法。
——等吧。
等弘历再大一点。
他毕竟还是小孩子,再过聪明,也难以事事缜密——譬如,他所负责的宜太妃的葬礼,就出了大错,竟逾制无用了乌雅氏大殓时候用过的仪仗。
允禟在狱中咳血,不得医治。宜妃是为胤禟求情不成,触柱而死的。此事本就极为隐晦不祥。幸而早前含笑曾分批命一些她看不顺眼的太妃太嫔搬出去与子女同住,加上胤禛的后宫规模很小,所以还不至于引起大的慌乱。但若是传到了民间,胤禛不知道会被如何编排——事实上,也不需要编排。当时胤禛对宜妃的回答便是,“宜母妃虽然年老,却还颜色不堕。若伺朕枕席,朕或可为九弟延医。”在这样的回答面前,郭络罗氏就算不想死,亦难以偷生下去。
这样一个敏感忌讳的事情,弘历却犯了大错,就算他一向出色,以平息不了胤禛的愤怒。
胤禛重责了弘历,以至于弘历数月之内,都不一定能下地行走。
于是佳欣不但缺少了帮手,还要在百忙之中,入宫去探弘历。
在那里她看见了一个人。
……“弘历,你尝尝,这是紫玉糕。”好清脆的一把声音。
……“什么叫紫玉糕?”佳欣头次听到弘历用这种撒娇的口气讲话。
“就是呀,用紫米加上玉米做的糕咯,紫玉糕。”
“一定不好吃,我不要吃。”
“好吃呢!你瞧……看我吃得多香吧?”
“那你喂我。”
“好,张开嘴——”
佳欣走进去,惊得这对小鸳鸯倏地分开。
佳欣倒觉得有些不好意思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