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炉飘香的家门权贵、寻花问柳的纨裤子弟们心生厌恶,莫不报以冷眼奚落。
然而对当时聚汇南京,讲学谈经、主持清议、藏否人物、评议朝政、愤世忧国
、傲啸文坛的“复社”名流文士,却态度截然不同。董小宛常与他们一起品茗清谈
、评文论画、温酒吟诗、填词谱曲,可谓是无所抱泥,尽得其乐。
※※※※※※※※※※※※※※※※※※※※※※※※※※※※※※※※※※※※
崇祯十二年(西元一六三九年),宵佳节。
夜幕刚落,南京内已是锣鼓喧天,华灯齐放;秦淮两岸,河亭画楼,彩灯高悬
、朱栏曲槛,绣帘半卷、红袖飘香,笙歌伴宴。
秦淮河上,灯船花艇首尾相接,丝竹弦管腾腾如沸,水火激财泄影流光;南京
城内,大街小巷、松枝竹悠一声长叹,刚刚放下笔来,母亲陈大娘跑上楼来,说媚香楼李大娘有请。
这个李大娘不是别人,正是秦淮河龙门街旧院,人称「旧院二李」的李真丽。她虽
是行户出身,却生性豪,崇尚名节,不重金钱,喜与复社人士来往。「金陵八绝」中与侯朝宗相爱的李香,就是她的养女。
董小宛听到李大娘相邀,所宴请的客人又是名震一时的复社领袖,张天如老爷
和一班熟识的朋友,又有卞玉京等要好姐妹作陪,於是带着使女惜惜,押了锦缎琴
盒,乘轿而去。
媚香楼座落在风光绮丽的秦淮河畔,前门临街、後厅临河,元宵之夜花楼河厅
一片灯光烟火辉煌。雕镂精细、陈设雅致的花楼河厅,朝外摆着一张紫擅长条,
正中放着一只博山镂山镂雕香炉,飘起缕缕轻烟;两边各摆着一只青瓷双虾瓶,分
插着一束玉蝶梅花和紫烟芍药。
在条石当中壁上挂了一幅北宋和尚惠崇画的《春江晓景图》,上面有苏轼的题
诗∶『竹林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篓篙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两旁写着一副对联∶『松风吹桃雨,竹韵伴兰香』,是董其昌的手笔。
张天如、陈定生、方密之、侯朝宗几位正坐在紫藤太师椅上,品着玉芽香茶,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