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局是令人欣慰的。
在与妻子进行了哭哭笑笑、痛苦而又甜蜜的沟通之后,阿男告诉我:“我现在想做的其实很简单,就是一心一意、至真至诚地爱我的妻子。”又说,“通过这件事,我和妻子的感情升华了。原来,人生是这么有趣。”
如今,这位年轻人还在异国他乡进行着人生的奋斗,也憧憬着与妻子团聚时的幸福与浪漫,他在最近的一封信中说:“您以后万一有什么事情要我帮您,可以直接告诉我,我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这是我的永久电子信箱,您随时都能从人海中把我挖出来。”
这的确是茫茫人海中一个温暖的信箱,我已将它小心地保存下来。
同时我还希望永远不要因为求助而使用这个信箱。
我没想到,几次网上通信就这样挽救了一对年轻人的恋爱与婚姻。
我更没想到,这件事引发了我与许多青年男女探讨当代的恋爱与婚姻。
b。r▲红桥▲书吧▲
第2节: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1)
2。初恋时我们不懂爱情
我把阿男的故事经过处理后放在新浪网上。
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女孩月月“看了很受震动”,于是“怀着非常期待的心情”写信求助。
(1)爱情竟露出这样一副冷酷面孔
月月曾经是个快活的女孩,从小学中学再到大学,基本没遇大的挫折。
月月的命运也的确不错。本来学习中等,但高考时发挥出奇的好,竟上了一所不错的大学。之后面临分配,又从外省分到了北京。月月家在南方一个县城,那里大多数人只在梦里才到过北京。
月月来京后,一直住在机关宿舍,同宿舍的女孩姓刘,早她两年上班,已经到处混了个“脸熟”。周末没事就会带月月逛街,导师般地给她指点人生。
那天,小刘领来一个男生,说是哥哥的同学,也是从外地来北京工作的,让月月认识一下。在一起坐了一阵,扯了些东南西北,男孩就走了。小刘就问月月什么印象。月月此前从未谈过恋爱,把自己归入尚未长大的一群,男孩来了,并没有从相亲的角度观察,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小刘就笑,说月月没心没肺,这个年龄了,该早一点考虑自己的归宿。
月月私下也想,北京虽好,人又那么多,但属于自己的只有机关宿舍的这张小床。自己一天天长大,父母远在天边,真遇到事了,连个商量的人也没有,遂不再说话,以沉默表了态。
男孩姓吴,显然第一面对月月印象尚好,于是两人开始来往。无非是花前月下的一套,对过来人已俗得不能再俗的那些事情,于月月却很新鲜刺激。无数个第一次,第一次和一个男孩一起逛街,第一次和一个男孩到饭店吃饭,第一次坐在公园的长椅上与一个男孩拥吻……每一个第一次都让月月刻骨铭心。
小吴看来真喜欢月月,每天上班会发来无数短信,隔一会儿就“嘀”的一声,其内容只能用“肉麻”形容,每每让月月禁不住脸热心跳。每天下班,只要小吴走得开,一定会来接月月,然后两人商量一晚上怎样度过。月月很体贴,知道男孩挣钱并不容易,所以总出些省钱的主意。但两个恋人一起,即使合吃一支冰棍,也感觉特别甜蜜。
这样交往了半年,月月习惯了自己生活中的男孩。
他们频繁见面,不见面的时候会抱着电话聊到深夜。
三个月前,小吴去广州出差,一走就是半个月。因为长途太贵,大多时间只发短信报个平安,月月有时整晚盼着男孩的电话,铃声响了,也是简短的三言两语。月月这才知道男孩对自己的重要,知道自己已经习惯了有人陪伴的生活,于是掰着指头计算着男孩回来的日子。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