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 (2 / 3)

+A -A

        近些年来,一些大城市近郊的农村由于占据地利优势,通过经商、

        办企业,还有征地补偿之类因素,迅速富裕起来,有些村民甚至比多数城里人还要有钱,模糊了城乡的区别。这也是时代的特è之一。

        怪不得这儿没几个人愿意种地了呢,相对于其他赚钱的途径,种地实在是效率最低的一种。要不是因为国家严格控制耕地面积的红线,恐怕那大片荒地早就搞起房地产之类的东东了。

        时值上午十点多钟,村子里路上行人很少,李悠然在路边小卖部问了一下村委会的位置,然后开车按图索旗,几分钟后,在村子西边的位置找到了桐子河村村委会。

        村委会所在建筑和其他民房很相似,也是一栋贴满白墙砖的二层小楼,不过在院门上挂起了“桐子河村村委会”的牌子以示区别。

        李悠然把车停在院门外,收拾好东西,和顾薇薇走了进去。

        两人和里面一个年轻的办事人员交谈后,1小伙子把他们引到了村长办公室。

        村长姓杨,五十多岁的样子,中等身材,头发虽有些ā白,但面è透着红润,精神状态不错。

        “我们是悠然农庄农产品有限公司的,来贵村是想谈谈菜地租赁的事情,这是我们的李总。”顾薇薇向杨村长介绍道。

        杨村长听说了李悠然二人的来意,心里非常高兴。连忙请他们坐下,让小伙子沏茶倒水。

        土地撂荒问题现在各地近郊农村是个普遍现象,已经引起了上面的高度重视,连续出台了几次文件要求各级组织解决。乡里面也频频传达上级的精神,对各村村委会下了指标。

        但是他也没办法啊,桐河子村这些年来搞活经济,弄了不少经商的项目,还有最成功的就是村办建筑公司,已经在外面打响了名头,工程合同不断,吸收了大量壮劳力的加入。目前实在是没有多余的人去土里刨食儿,他只能抱着得过且过的姿态,反正这方面自己村不会是乡里最落后的就行了。

        但不管怎么样,挂在心里总是个事儿。如今见到有人主动要来村里租地种菜,真不亚于打瞌睡被人送上个枕头。

        杨村长心里想着事情,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来,他先是介绍了自己村子的一些事情,然后问起对方公司的情况。

        李悠然递上了刚刚印好的名片,并把营业执照复印件也一并给杨村长看。并说明自己公司是刚刚成立的,准备进军高档特种绿è蔬菜市场,前期需要租货一块土地进行试种。

        杨村长见对方是注册资金八十万元的农产品公司,心里越发踏实。

        又闲扯了一会儿,谈话开始进入正题。

        杨村长面带难è,对李悠然说,现在土地都已经分到各家各户,如果要出租,需要一家家挨个做工作,农民嘛,从来都是把土地当宝贝,村委会去动员还是很有难度的。

        李悠然听了这话,腹诽不已,都…撂荒了,还当哪门子宝贝。这位杨村长真会做生意。

        他点点头,表示理解,并说如果村里为难自己就先少租一点,首期先来个十几亩地做做公司的试验田就行了,等以后村里做通了工作再加大面积也不迟。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悠然农庄 第76章 (2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