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穴挖好,他拿起那瓶没有开封的原浆酒,放进去试试,空间还挺富余,行,就是它了。
放下铁锹,他感觉还缺点儿什么。对了,新酒窖里面的微生物较少,培养需要更长的时间▲上有位网友提供了一个土法子,就是将白酒混入泥土中,作为窖泥,以促进微生物的生长。
这倒是个好办法,不过需要一点儿代价。李悠然想到这里,拿起另外那瓶喝过的原浆酒,倒了一些在手掌上,然后均匀洒在新酒窖的四壁表面。
剩下的酒不能浪费,塞牢瓶盖,找个塑料袋再缠一下,估计密封没问题了,将这瓶一并放进洞。
干完这些活儿,他又让昂昂找来一块木板,将洞口挡住,然后铲了几锹土封闭边缘。
现在要做的事情就是等待结果了。当然,明天和两位大厨商议自酿的事情也要同步进行,毕竟这些都很消耗时间。
第三百二十三章与两位大厨商议制酒
星期一的早上,匆匆用过早餐之后,李悠然驾车带着孙晓莹一起回到包子铺上班。
至于金羽,则继续留在家中,毕竟这么个大家伙老带在身边总是不太方便。
原先还有物业公司家政服务中心的人员定期来做卫生保洁,自从金羽入驻之后,为了避免麻烦,这项服务已经改成了家中主人在的时候才进行,而且不让保洁员上三楼。
另外,为了尽量杜绝上次窃贼进院那种事情的再次发生,他听从物业公司武经理的建议,弄了个警示木牌子立在院门口最醒目的地方,上面用黑色大字写着:内有恶犬,性情暴好扑咬,未拴,非请莫入。
虽说这不见得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但毕竟事件本身机率很小。
车子达到包子铺后院,兄妹二人下车,孙晓莹一会儿还要去上学,她放嘹嘹在后院自由活动,自己回房间准备本去了。
李悠然则一路来到南店二楼办公室,他先给刘森江打个电话,说有事情找他和陈大厨商议。由于时间尚早,刘大厨二人还没有来上班,不过他答应马上和老陈联系,一会儿就来包子铺。
李悠然坐到办公椅上,想了想还未处理的事情,拿起手机,拨通了后勤部冯大牛的号码,电话中,他让冯大牛找上次那家驾校,给李方成、虎子、孙晓莹三个人报名学车,两个男的报大货车班,至于孙晓莹。报个小车班就行了。
放下手机,他起身用电水壶烧了一壶开水,弄了点儿翠锋茶然微微叹了一口气。
这时,他想起网上曾经有位音响发烧友写的一篇文章,非常有代表性,还引起了很多人的争论。那位网友说,多年以前,自己还不懂音响为何物,那时一台古老的单喇叭录音机加一盘翻录的磁带,就能令他听得津津有味,陶醉其中,甚至茶饭不思。
后来随着社会发展,个人经济条件的提高,他开始玩起了音响,从几千玩到了几万、十几万一套的发烧器材,每每为一条音频线的选择、煲音箱的最佳方式绞尽脑汁。时间长了,自己的木耳也炼成了一双“金耳”。
但问题也随之而来,渐渐地,他发现自己听音响的时候,已经不是在欣赏音乐本身,反而是不自觉地挑各种毛病,高音穿透力如何,低音下潜力度如何,什么地方不到位等等,一点点的缺陷都令他感觉不舒服。就这样,空守着十几万的高级器材,却再也找不到当初听磁带录音机时的那种快乐了。静下心来,他感到疑惑不解,并且开始反思,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
鉴于此,李悠然觉得自己应该把工作和生活严格区分开,生意上再如何精益求精那都是应该的,但生活上不行,反而得有意识的马虎一些,糊涂一些,不能过得太精致,否则形成习惯之后,时间长了会让人很累心的。
正想着事情,办公室的门被敲响。
“请进。”李悠然收敛心思,将上身端坐。
门被推开,身着便装的刘森江和陈传忠两位大厨走了进来。
“哦,两位来了,请坐。”李悠然招呼道。
待两位大厨落座,李悠然开门见山,和他们讲起了使用特制水制酒的想法,并想听听他们的意见。
两位大厨听了之后,各自沉思了一会儿。
“其实,我早就有这种想法,咱们私房菜馆来的都是高端客户,在酒水上面的消费不会吝啬的,整个餐饮界,这一块儿的利润所占比例都是不小,咱们没有做这方面的生意,实在是有些可惜。小周领班反映,现在私房菜馆的客人自带酒水大多是茅台、五粮液、泸州老窖等高档货,还不乏级别以上的洋酒,消费实力可见一斑。”刘森江蹙了蹙眉头,率先发言。
“怪不得什么茅台、五粮液之类的大牌这两年勾搭着涨价,国内有钱人真是多啊。还有,听说这些酒现在光是在国内涨,出口卖给老外的反而便宜。好些个出国旅游的人还买了往回带呢。”李悠然感慨地说道。
“这不奇怪,不光是它们,现在很多出口的东西都比国内便宜,保真,质量还好。原因嘛,我估计可能是因为出口货代表脸面,有关部门比较重视,下了大力气抓,又给政策优惠,品质检查也严格,至于国内的反而无所谓了。”陈传忠说着,语气中也颇有些不满。
“唉,国内这些名酒不光卖得贵,假货还多,所以我一直不想做它们的生意。好了,言归正传,我们自己酿酒可不可行,二位请畅所欲言。”李悠然将话题收回。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