砰砰砰,外面响起敲门声。
“请进。”李悠然说着,并在办公椅上端坐。
门被推开,一身咖啡色制服的赵翠花率先走进来,后面跟着一位穿棕黄色穿夹克衫、戴黑边眼镜的学生。
“老板,他来了。”赵翠花冲老板点点头,然后转身离开,顺手将房门带上。
“哎,李哥,还记得我不?”戴眼镜的学生先是打量一下办公室的环境,然后对李悠然说道。
“记得,陈晾嘛,海大的高材生,粉丝团的头儿,对不对?坐吧。”李悠然伸手示意。
面前这位留着平头,瘦瘦的男子,和当初相比似乎并没有多大变化,还带着学生特有的书卷气。望着他,心里不由产生了一些亲切感,毕竟自己也是从学校出来的。
“呵呵,李哥,你记性还真不错。不过高材生什么的就谈不上了。”陈晾笑着说道,走过两步坐到了真皮沙发上。
“茶几上有水杯,自己倒吧。嗯,你们粉丝团有好些日子没有光临小店了吧?”李悠然说道,胳膊肘支着办公椅的扶手,双手交叉放于胸前。
“哪儿啊,我们粉丝团来过好几次,李哥你是大老板,很少到前厅去吧,当然见不着了。”陈晾取过一次性纸杯,拿起茶几上的水瓶倒满。
哦,那倒也是,现在已经用不着自己去照看营业场所了。李悠然想道。
“李哥你的包子铺越做越大了啊,生意总是这么红火,听说还开了分店。”陈晾说着,端起纸杯子喝了一口,别说,这包子铺的凉白开水都是那么清爽好喝。
“你的消息还挺灵通的。对了,今天找我有什么事情吗?不会是专程来叙旧的吧。”李悠然微笑着说道。
陈晾闻言放下纸杯子,叹了口气。
“李哥,兄弟们遇到难处了,想请你帮个忙。”
“哦,直说吧,不用客气。”听他这么说,李悠然感觉有些奇怪。
陈晾也不磨迹,说出了今天到此的来意。
原来,陈晾和他的几个粉丝团伙伴,就是年初到包子铺聚餐的那帮人,除了其中一个叫柴少华的,其他人家庭条件都不是很好,现在学校收取的各种费用高,家里供养一名大学生都不容易。所以他们经常要利用课余时间到校外勤工俭学,以补贴生活。做家教、发传单、兼职打字员等等,什么都干。
但近几年经济不景气,大学又一直扩招,以至勤工俭学的机会日渐减少,尤其是占比例最大的家教,学生家长们受经济影响,也越来越舍不得出钱请人辅导孩子的功课了。
光是工作机会难找也就罢了。最可恨的是,一些中介骗子却见缝插针,利用大学生求职心切和社会经验不足的弱点,掺和进来,目的就是为了骗取中介费和押金,得手后赖帐或者干脆溜之大吉。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