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3 / 3)

+A -A

        小夏答应一声,转身离开了办公室。

        李悠然想了一下,又拿起桌面上的手机,给刘大厨拨打过去,问问他人手找得怎么样了。

        电话接通后,刘森江告诉他,自己托人打听,已经找到了一位制酒师傅,以前在城东郊区的一个颇有名气的农家私人酒坊干过。但还没有详谈,需要再等上两天。

        李悠然表示工资待遇可以优厚一些,但人一定要诚实可靠,还要具备丰富的制酒经验。如果符合条件,招聘过来之后。再从包铺厨房选派两名伙计过去,这样一个小班搭成,就可以开工了。毕竟这自酿酒将来是以私房菜馆和包铺自我消化为主,品质为上,并不需要很大的规模。

        而且酒一旦产出,很就会运走,库存方面也不存在什么压力。

        另外,既然刘大厨已经去看过酒坊院。那么看看需要购置什么东西,尽拉一个清单出来,交后勤部采办。尤其是陶制酒坛,其质量对于窖藏效果而言非常重要,具体采购什么样的货色,一定要严格把好关。

        刘大厨说这些因素他一定会认真考虑的,让李悠然不用担心。至于采购清单明天就会拿出。

        俩人又谈了一会儿,由于酒坊开工尚须时日,那么当前由刘大厨带着伙计先行少量酿造一批,就按照上次的方法。

        结束通话。李悠然上网查阅了一些关于当前白酒行业以及农家自酿的相关资料。

        这个世界很有意思,许多事情都是周而复始的。早先的酒要么是私人家庭少量酿造。要么就是由规模相对大点儿的酒坊制作。

        进入现代工业化社会之后,出现了大型酒厂,开始进行工业化大规模生产。这规模上去了,成本自然降低,产品的品质也容易监控,一度使得民间酒坊无法生存,纷纷倒闭。

        谁知到了近些年。受经济利益驱使,勾兑酒迅速兴起,大行其道。在老窖池出产的酒中兑入窖池酒,或者在窖藏陈酿中兑入酿,甚至食用酒精,还有什么人工香精、塑化剂等等,花样繁多,不一而足。

        这些东西被媒体揭露后,相关人士嘴仗不断,闹得沸沸扬扬,引起了社会震动和信任危机,许多白酒消费者开始怀疑酒厂生产的产品,长期饮用是否对身体健康有所损害?

        在这种大背景下,沉寂已久的民间酒坊竟然重出现,与大酒厂针锋相对,打出了秉承传统手工工艺,纯粮食酿造,不含任何添加剂、天然健康的旗号,强势参与市场竞争,甚至引发了一股回归自然的风潮。

        如今,口感原始、酒香浓郁、味道甘醇、价格相对低廉的农家自酿酒成为很多城市居民的宠,逢年过节,不少人专门驾车去郊区农村酒坊购买,自用或者送人都很受欢迎。

        不过,民间酒坊的水平有高有低,参差不齐,出现得多了,相互之间的竞争自然也渐渐激烈起来,其中一些水平较高的酒坊打响了自己的牌,在方圆不小的范围内形成铁杆消费群体,俨然一副名牌老字号初始阶段的模样。

        在这行业里面,影响酒液品质的关键因素,就是酿酒师傅,风潮既然形成,好的酿酒师傅自然也跟着窜红,身价倍增。

        当然,由于目前的农家自酿酒整体尚处于兴阶段,主攻中低端消费群体,其价格、利润方面自然不能与那几个国家级的名酒大厂相比,毕竟老酿酒窖池、窖藏陈年老酒这些元素无法一蹴而就。

        看到这些,李悠然心中感到很矛盾,这种现象的产生,不知道算是社会进步呢,还是恰恰相反?

        想了一阵,似乎搞不清楚,他摇摇脑袋,懒得去钻牛角尖了,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行。

        空间四号地块的面积有一亩半左右,食用菌的种植只占了一小部分,可利用的地方还有很多。

        四号地地形不太规则,靠南面是角度比较陡的坡地,坡地用于作物种植显然不大好,但却给酒窖的挖掘带来了相当的便利条件,试想一下在平地挖个酒窖的难度和工作量,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地方多,那就意味着可以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悠然农庄 第237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