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
日月;用与结丹
“故推消息,坎离没亡”,“消息”两个字出在《易经》。消不是没有,消是成长。譬如说一个人从生下来开始,一路上来叫做消,这个功用把它消散掉,所以消是代表有的阶段。息是代表无的阶段,人死了并不是没有,是个大休息,这个大休息以后重生了,所以“消息”是这个道理。很多人不懂“消息”出在《易经》上,把道理搞错了,以为通信叫做“消息”。消就是消耗、放射;息是归纳、培养回来。譬如太阳早晨出来,傍晚下去,这个阶段十二个钟头谓之消;晚上太阳下去了,到明天早晨刚刚上来,这个十二个钟头谓
之息。息蕴育了新的生命,又出来了,然后新的生命又消了,所以叫做一消一息。后来不用这个名称,改为“消长”,消就是消耗,长就是成长。
“坎离”是两个卦的代号,后天以“坎离二用”为主。他说“故推消息,坎离没亡”。你懂了一消一息,一有一空,互相成长之间,然后对于宇宙生命这个法则,所谓坎离两卦所代表的身心作用,所代表这个太阳月亮的作用,就“没亡”,就隐没了。
道家到什么时候才可以结丹呢?后头章节会讲到,真的得到神仙的丹药时,则“日月合璧,璇玑停轮”,日月合璧是太阳跟月亮两头挂在那里,彼此辉映。你们诸位有没有碰到这个境界?我在西藏西康、云南看到很多。有一次到晚上太阳没有下去,月亮又上来,这边太阳那边月亮,这个天地是另外一个境界。都说多少年难得碰到一次,我一到昆明就碰到,所以运气好。“璇玑停轮”,璇玑代表北斗七星中央指挥转动,停轮是现在不转了,停掉了。所以这个气脉通,是为了最后达到气住脉停,呼吸停掉,没有身体感觉,身上气脉也没有在转动,心脏都不动了。在佛家“璇玑停轮”叫做、定,宁静不动了。修道要到这个程度才谈得上结丹。做工夫到这个时候才符合这八个字^“引验见效,校度神明”。这才叫难呢!不是说打个坐,坐到这里痛,那里气血流动、跳动,以为有工夫了。那是憨夫,不是工夫!是靠不住的。
我们上一次提到过上、中、下三个丹田。有些道家传工夫传你一个地方叫泥洹宫,过去道家并没有泥洹宫这个名词,这是汉朝的翻译来的,实际上是人头顶的顶旋这里。当
然没有一个人的顶旋真正是在中间的,这是一个秘密。大概地说,譬如一个人来算命,时辰不知道,那就看你头顶头发的旋在哪个位置来判断。子午卯酉是四正,其他时辰各有偏向,什么时辰是两个旋的?可惜我忘了,你们去研究吧。
学经络的就知道头顶这里叫百会穴,可以扎针的。讲一个事情很有趣,当年我到西康,看到他们修颇哇法,七天念咒子,念得大家脸红耳涨的,然后坐在那里每人头上插一根草,草插得很深,能够插进草就代表死时一定往生西方极乐世界。我到那里一看就跟朋友说,今天可好了!我们去学,我们要插草为记了。插草为记,中国人讲起来像是贩卖东西或人口。他们修道很痛苦的,有些修不成功,插不进去。我说,我来保你们每一个都能够往生西方,都插得进去。只要懂那个穴道的道理,手法懂了,一定就插得进去。但是藏人是难插进去的,他们大多不洗头,头皮厚得很。西藏那个地方也洗不得脸的,头发和皮肤还常常抹牛油保护,不然雪山、的风一吹皮肤就吹裂了。这些油在头上堆起来,那个草怎么插得下去嘛!你懂了以后,先把油和这个头皮渣子抠一下,咚!就把草插下去了!
泥洹宫究竟是什么呢?就是佛经“涅槃”两个字的翻译。头顶穴叫百会穴,下面叫会阴穴。在密宗这个会阴就叫海底,海底就是会阴。学瑜珈的就不叫海底,叫灵蛇,也叫做灵热,也叫做灵能,有时候这个地方发暖的。据说这个生命的能是深深埋藏在下面,没有一个人真正能发动。上天给了我们一个身体,我们没有把这个身体的功用发挥出来,做人几十年,都是用一层假的外表。这个身体的生命的功能,丨152|…它的会阴和百会,上下这一消一息、一升一降之间,有无比的功能在内,这个也就是“故推消息,坎离没亡”。一个人活一辈子没有把它发动,真发动起来这叫阳气发动,要把握住。把握住做什么呢?“校度神明”,一步有一步的效验、效果。这个生命的威力大得很,功用也大得很,所以能够修到袪病延年长生不死,也就是靠这个灵能、灵热的功能。
前三关后三关尾闾关夹脊关玉枕关气难下降的前三关
前三关后三关
道家说,“道者盗也”,好像不做小偷不能修道!事实上怎么叫修道?是要盗天地之精华,硬要用偷盗的办法,把天地的精神偷到自己身心上面来,使自己能够永远存活下去。所以修道是天下的大盗,所谓小周天就是这么一个情况。我们人体前面都很好,样样都很周到,有眼睛有鼻子,呼吸的吃饭的都摆在前面,后面什么都没有。实际上后面属阳,前面属阴。人体很奇怪,所以修道都要懂,更要懂中国的古代科学、物理学。古代的科学也自成一个系统,叫做博物,现在有些学校还有一科叫博物。七八十年以前翻译物理学叫做格致之学,是出自大学“物格而后知致”,日本、中国都是这样翻译,现在干脆就叫物理。
古代这些道理,譬如说女性怀孕了,老太太们一看,哎'呀!生男孩子居多!怀男孩子肚子尖的,怀女孩子肚子圆的,因为婴儿在娘胎里头“阳仆阴仰”。男婴是面对着娘,背脊骨朝向肚子外面,女孩子相反。投水而死的男女也不同,男性的尸体浮起来是趴着的,女性的尸体浮起来是仰着的,所以一阴一阳不同。为什么讲这些呢?“男仆女仰”是呆定的,都同修道有关系。道家讲身体有前三关、后三关,前三关是从上到下,眉毛中间的印堂,两乳房中间的膻中,肚脐下面的下丹田,这样是前三关。后三关呢?背上尾闾是一关,还有两关是夹脊和玉枕。从肛门这里上来,这个骨结像算盘子一样,一个一个的,第七个骨节的上面的地方,关系到腰酸背痛等问题,尤其是女性。
说到这里我们顺便岔进来一个禅宗公案。唐代有个文喜禅师,他三步一拜,拜上山西的五台山,要去见文殊菩萨。中国的四大名山,四川峨眉山是普贤菩萨的道场,山西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浙江普陀山是观世音菩萨,安徽九华山是地藏王菩萨。过去大陆上有些人宗教情结很强,有些乡下人用一个铁条,从脸颊这里穿过去用嘴咬住,两边挂两个香炉三步一拜,拜上山来,结果把铁条抽了不会留疤,这个是菩萨灵验!不过我晓得他还是要用药的。有些女的手上穿一个洞,挂个绳子吊个香炉,就念起佛来,好多天把香炉挂着,睡觉也那么挂着。人类那个宗教的力量,那个热情很奇怪的。
话说文喜禅师拜到了五台山下,碰到一个老头子带一个小孩。老头子问,你从南方来,南方的佛法、佛教现在怎么样?这个文喜禅师答复得很好,他说,南方的佛教、佛法“龙蛇混杂,凡圣同居”。就是说,有真修道的也有假修的。反问老先生,这个五台山上,一般出家人怎么样?老先生说,五台山文殊道场,显教、密宗的庙都有,我们这里“前三三,后三三”。后来那个老头子还带他到茅棚请他喝茶,茶吃完了后,老先生说你赶快上山吧,就把他赶走了。文喜离开了再转头一看,老头子没有了,原来是文殊菩萨化身,那个童子是文殊菩萨的狮子变的。他拜了好几年想见到文殊
菩萨,当面见到却又不认识。
后来文喜禅师多年以后悟道了,就在庙上做饭。有一天文殊菩萨骑着狮子现身,在厨房的大锅上转。文喜本来是要求见文殊菩萨,这一下他反而拿起锅铲要打文殊菩萨,他说,文殊是文殊,文喜是文喜,你来这里捣个什么乱呀!文殊菩萨就升到空中说:
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反被老僧嫌
文殊菩萨是古佛再来,七佛之师,修行了三大阿僧祇劫,今天来看他,还被这个老和尚嫌,挨了一锅铲,就骑着
狮子跑了。
后世修道的人引用“前三三,后三三”,就是文殊菩萨告诉文喜禅师,修行还是要注重“前三关,后三关”。这是用道家解释禅宗,不一定对!不过文殊所讲的前三关、后三关,这是大的。实际上拿针灸穴道来讲,关口就多了。所以我们看道书所谓“玉液琼浆,下十二重楼,直达绛宫”,当你打坐坐得好的时候,这口水源源而来,是清淡清甜的,在道家叫做“玉液琼浆”,从喉咙的骨头一节一节软骨十二重下来,是“十二重楼”,“直达绛宫”,下到心脏这个地方。口水不是像吃糖、吃饭那么咽,舌头要提起来一点,口水就一直这样下来,口水越来越多,身体越来越健康,至少可以帮助消化,胃功能增强了。所以人老了嘴巴会干,甚至会发苦,就是因为这个功能衰弱了。
尾调关夹并关玉枕关
一般人打坐修道,不管你走什么路线,最重要的第一关尾闾关就通不过。所谓炼精化气,打通奇经八脉就更别说了。老实讲,三关真通了的人我还没宥见到过,很难真正做到《参同契》上说的“引验见效,校度神明”。不要乱吹,真的每一关都通了,内行人一看就知,当然这个内行就很难找了。“尾闾”这一关,打通也很痛苦哦。所以你们修道打坐想身体健康,结果反而腰酸背痛,各种难过都来了,这就要明白道家说“弱者道之反也”的道理,在恢复你的健康以前,是会有一度感觉很衰弱,比没有做工夫之前还要差。“弱者道之反”,也就是老子说的“弱者道之用”。这个原理等于西方人的谙语,黎明以前的黑暗。所以每过一关都感到身体不适,并不是打坐把你坐出病来了,是身体内部本来已经有问题,因为打坐帮你恢复,在恢复的时候,反而有酸痛;麻的现象,然后就被吓得不敢打坐修道了,神仙这一条路也就走不下去了。所以你本身没有神仙的骨格,碰到真的神仙,他就算把方法告诉你,你也不会!
我们从粗的观点来讲,人的脊椎骨有很多骨节,一层一层,当阳能的气向上升,等于太阳上升一样,要经过海底爆出来。阳气要走通这个背骨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年纪大身体衰败的人,都是透支过多,尾闾关没有打通。又因为炼精化气做不到,有形的精力到这一关早就漏了,所以年轻人修道的搞成漏丹,到了色欲这第一关都撑不过。就箅能撑过关,以后又垮,垮了再来,永远冲不上去这一关。这是讲有形的
哦!这还不算是正统的道家,只是讲身体方面“引验见效,校度神明’’。
第二关夹脊关,影响到胃,到了背脊两个肩胛骨的中间这一关,更难打通。当年我看到有个修道的人,都七八十岁了,红光满面两眼非常有神,可是背是驼的,跟画上的神仙不一样,所以我后来才懂这些画家没有看到过真神仙。这个老头子是修道的,佛也懂,精神奕奕,身体也很健康,但是他坐在那里好像一只鸭子一样。我们年轻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