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A -A

        (她)

        &>
第四十八讲^(之^。)笨人迷外丹〇祖迷三圣章笫+三〇《易经》生生不巳的道理〇火龙真人的自白〇还丹法象幸笫十曰〇如何才能还丹〇金丹的真种

        第四十九讲^口奶)

        还丹一一金一半水一半〇建炉采药火候〇提防须先建〇唤醒沉睡的灵蛇〇防止外泄的提

        第五十讲^口^。)水火土互涵〇金水神气须调和〇调和神气的真意〇把精与神修回来〇工夫境界的变化〇回复纯阳之体后如何

        第五十一讲^口^?)气脉真通时的现象〇入定后的变化〇乾坤交大还丹〇不死之药〇采丹药的方法〇小心注意的事目

        第五十二讲^口?、”还丹后的锻炼〇防止泄漏的方法〇体内龙吟虎啸〇文火武火配合烹药〇自身阴阳要调好〇阴阳多变化

        第五十三讲^口^。)顺其自然的锻炼〇身心彻底转变〇道来时的现象〇

        脱胎换骨之后

        君臣御政章第五

        打坐的好处修道的关键重点不受感动天心为主的金丹

        君臣御政章第五

        可不慎乎!御政之首,管括微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纲纽。爻象内动,吉凶外起。五纬错顺,应时感动。四七乖庚,誃离俯仰。文昌统录,诘责台辅。百官有司,各典所部。

        原始要终,存亡之绪。或君骄俠,亢满违道。或臣邪佞,行不顺轨。弦望盈缩,乖变凶咎。执法刺讥,诘过贻主。辰极处正,优游任下。明堂布政,国无害道。

        现在有些同学提一个意见,认为朱云阳祖师注解的《参同契》,非常宝贵,但是文字上有些地方还不太了解,希望能够连注解一起讲。不过我觉得时间会拖太长,我们只可以适当地提一下。开始的总题目是“御政”,“御政”就是做主的意思,也就是认识正道如何修持。要认识清楚我们修道是修什么。《参同契》本身是用中国古代的帝王政治制度来解说,所以这一篇的大标题是“御政”,这一章标题是“君臣御政章第五”。朱云阳注解,“此章以君臣御政之得失,喻金丹火候之得失也。”就是用政治的得失,来比喻修道炼丹火候的老嫩、轻重。

        第一句“可不慎乎”,一般的《参同契》版本,都在这

        里分割内文,实际上这一句可以归到上文去,将上文的最末一句连接为“天下然后治,可不慎乎”。现在这里把它分割,就是叫我们特别注意。

        打坐的好处

        “御政之首,管括微密”,我们修道,在开始的时候,第一要认识什么是正道,道家丹经始终没有提出正道是什么,只有佛家提出一个东西就是“心”,心性的道理。道家只提一个比喻,像是管理天下政治,“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管理要包括得非常微妙幽秘^不是神秘。这八个字就是讲理论,实际上说,大家修道一定想到打坐,其实修道不一定打坐,而是管理自心。但现在我们以打坐来讲,打坐有个什么好处呢?过去有许多医生反对打坐,现在又不同了,因为在美国有很多医生研究打坐,而且把这个拿来治病,叫做“冬眠治疗”,效法动物的冬眠,很有效果。因为洋人高鼻子蓝眼睛说的,我们也跟着说对啦。

        过去西医非常批评打坐,认为打坐两腿交叠,把血管压住血液不大流通,所以发麻了。说到血管压住,你看那些劳力挑担子的,两条腿上青筋一坨一坨地鼓起来,那是因为用力过度,所以血管神^^曲张受伤纠结了。打坐不会坐出腿上的筋纠结,西医不了解中国医学乃至道家气脉的道理,发麻不是血液流通受阻碍的关系,是因为气血不清,浊气没有下降。气脉慢慢走通了以后,不但腿不麻,而且两腿舒服得很。舒服到发快感,因此就不愿意下座了。所谓发乐,就包括快感的意思,快感还是粗的。

        3|

        打坐为什么对人体有那么多好处?先不管修道问题,只要腿一盘,手收拢来结手印,心脏的工作就减轻了。我们这个心脏是一个帮辅,随时收缩舒张,当两腿一盘两手一收,人体四肢向外消耗放射的功能就减少了,因此心脏工作可以缓慢,所以后世修道多半采用了打坐。打坐有九十多种姿势,以盘腿坐比较好,但是也要把姿势弄清楚。

        现在一般道家打坐,用得特别多的只有一个叫做手诀,道家原来叫做结太极图,一阴一阳抱着。一般同善社、一贯道都用这个,这是太极图的手印,实际上也是密宗的手印。密宗的手印很多,手印的道理就是手语,是与佛菩萨、有成就的人沟通的手语,这也是个大奥秘。所以说打坐时手的姿势、身体的姿势、腿的姿势,虽然是一个模式,但严格地研究,每人都不同,这个与自己身体的气脉、禀赋有关,所以要懂这个原理。

        现在只讲“御政之首,管括微密”的道理。我们打坐时,外形收拢起来就是管理,内心不向外面消耗了,这是打坐姿势身体“微密”的作用。打坐的姿势包括那么多的学问,所以是“微密”。这还是外形,至于内心“管括微密”的管理,就更难了,虽说有很多方法,道家只列出来上品道法与普通道法的一个总纲。道家的上品丹法,这个名称没有具体的东西,据说得了上品丹法,七天以内就可以成仙证果。普通的修法,如后世伍柳派讲得很清楚,要十二三年。但是谁能做到?这是伍柳派所说的大法。所以这个“管括微密”,就是根据后世所谓百日筑基,炼己一一锻炼自己;外加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都需要“管括微密”。

        这个“管括微密”有什么要点呢?下面有,是真正“御政”开始的要点。身心收拢来到达“微密”,这个“微密”不是密宗这个“密”,这个时候印度的佛教佛法还没有来,这个“密”是我们本来文化里就有的。上古的圣人,尤其是孔子在《易经“系传》中说“退藏于密”,已经说清楚了。如果以《易经》中国文化道理来讲,不管佛家、儒家、道家,一切修身养性法门走的都是一个路子,就是“退藏于密”。密在什么地方?不是身上哪一个点、哪一个穴道,而是密到不可知处,无始无终一念不生,这个谓之密,没有处所也没有形象。所以“密”字要研究也很多,唐宋以后佛学密宗进来,真正的大密也就是这个意思,并不是什么另外一个秘密。这里讲修道的道理,所谓“管括微密”,也就是这个道理。“微”字是老庄的观念,“密”字是取用《易经》的观念,所以《参同契》把《易经》、老庄、丹道的修法合一,三样相通。

        修道的关键重点

        能够做到“管括微密”,修炼久了“开舒布宝,要道魁柄,统化纲纽”。这个“开舒”就是开展、舒畅,就是密宗、道家所谓气脉通了。“布宝”,不止气脉通了,我们生命的内部更显现自己生命之宝。这个生命之宝也是本有的,就是长生不死的丹药。不过平常不知道,当生命结束时,就默默无闻地跟着结束了。

        “开舒布宝”的道理,我上次提过,最好的说明是孟子,他对这个养生养气之道说得清清楚楚,就是《尽心篇》里

        “可欲之谓善……”这一段。孟老夫子到处提到这个修道的修养,譬如“善养吾浩然之气”,孟子以前孔子没有提过这个话。所以战国时期,我们中国修道家的人物都出笼了,也正是孟子这个时期。他工夫做得很细密,而且程序讲得最清楚。第一句话“可欲之谓善”,一般人都喜欢修道,这是好事,有时候做做工夫,做了几个月工夫不干了;想想不对,又回来搞了;过几天事情忙又耽误了,这些都是可欲阶段,是走上一个善的阶段。

        真要到“开舒布宝”,是要到“有诸己”工夫上身了。过去听到老前辈讲,道要上身,这个是有效验有征候的。工夫有没有到,自己才知道,这个是正信,不是迷信。这是个科学,不是乱讲,道不是空洞的。“有诸己”,自己的确有个东西来才有些消息。到唐朝神仙吕纯阳,跟孟子相距有一千多年了,他讲的“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就是“开舒布宝”这个境界,也就是孟子讲的“有诸己之谓信”。后面一步一步工夫越来越高了,六个秩序清清楚楚。孟老夫子这几句话,无法做别的解释,而是实际的工夫境界。

        1邛

        修道达到这个基本的境界是御政,等于帝王就职,他的政策对了,也就是政治领导管理的准则,我们修道也是这样。“要道魁柄”,这又是形容词,以天体来讲,魁就是北斗七星,指挥是斗柄。在我们人心来说,“魁抦”就是上一次提到过的“天心不动”,也就是这个心不动。心念不动最重要,孟子也提到不动心,这里告诉我们修道最重要的是炼心,重点在于魁柄。北斗七星这个魁柄一转动的话,统率了

        整个天上的星座,所以是“统化纲纽”,这个是它的纲要。

        我们修道也就是心念,我们常说“天心泰然”,这是我们的纲要,天心要怎么样泰然呢?这又要引用《易经》上孔子很简单的两句话,将哲学、宗教、修道都讲完了。他讲道这个东西“寂然不动,感而遂通”。真正要做硬工夫修炼气脉,我很公平地讲,密宗不及正统道家。当然旁门左道的道家,炼气脉就不及密宗,这个里头各家各有一个层次的差别。正统的道家不炼气脉,而走上品丹法,同佛法的上品禅法是一样的。只要心君泰然,涵养久了一一这个涵养就是静极静久了,气机自然“开舒布宝”,自然打通了。所以要心君泰然,寂然不动。

        “爻象内动”,这又是《易经》了。为什么讲交呢?后天用卦只有六爻,我们的老祖宗真了不起!科学进步到现在不管哪一门科学,应用方面没有到第七位的,都是讲到六位,声学、光学、电学、化学、物理等等,也是一样。佛也一样只讲到六根,动的就是六根,我们人体眼耳鼻舌身意,对色声香味触法这个外境,养成心君泰然,寂然不动。这一步是“御政”的要点,是人手的工夫,自己可以生生不已孕育新生命。这一步做不好,想气脉通,修成身外有身的神仙是做不到的。“爻象内动”就是我们听到声音看到光,或是打起坐来,看到前面亮光,引动色阴境界,自己心动了以为得道。“吉凶外起”,是好是坏关键很大,必须要自知,必须要有智慧。所以在修道来讲,你本来寂然不动,很进步,但是心里一动念,身上气脉也动了,然后就跟着气脉在转,这样就完了!

        不我疼动

        跟着“吉凶外起”就“五纬错顺”了。“五讳”就是金木水火土,内脏心肝脾肺肾也跟着变化综错了,“错”就是综错,复杂得很。所谓“错顺”,不是对错的意思,是相错,互相插进来为之错。这个五行就插进来捣乱了,内外的境象都变了。“应时感动”,念一动气就动了,身心都变了。所以先要做到寂然不动,等于《大学》说要“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寂然不动,无为之道很难啦!只要你一动就“应时感动”。

        “应时感动”以后呢?“四七乖庚,誃离俯仰”。“四七”二十八,我们中国的天文同西方不同,把天上无数星座变成一个政治的组织体系。换一句话说,我们中国的政治哲学思想和政治体制,是根据天文来的。所以我们把满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我说参同契 第40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