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正门的两边,与栽在院子里的〃仁义白鹿村竖碑互为映照。这镌刻工程继续多
日,两个石匠叮叮咣咣凿石刻字,白嘉轩不管田间劳作多么紧张多么疲累,每天至
少要到祠堂来观看一回。
这天后晌,他坐在一只小凳上看着石匠刻字,鹿子霖走进祠堂来,笑嘻嘻地告
诉他:“嘉轩哥,县府任命兄弟为白鹿镇保障所乡约了。”白嘉轩问:“乡约怎的
成了官名了,”鹿于霖说:“人家就这么称呼。”
1腰干:俗说断止月经。
亦凡书库扫校
下一章回目录
第七章
鹿子霖一上任乡约就施展出非凡的办事能力和组织才能。他用白鹿仓拨给他的
十分有限的经费,在白鹿镇买下一院破落户的民房。房屋已经破败不堪,庭院里散
发着一股酸滋滋臭烘烘的气味。他雇请来卫木匠,向所辖的十个村子摊派小工,把
三间大厅和两间厢房全部翻修一新。把临街的已经歪扭的门楼彻底拆除,用蓝色的
砖头垒成两个粗壮的四方门柱,用雪白的灰浆勾饰了每一条砖缝,然后安上两扇漆
成黑色的宽大门板。在右首的门柱上,挂出一块白底黑字的牌子:滋水县白鹿仓第
一保障所。多年来一直破败不堪的居民小院,完全焕然一新了,在灰暗衰老的白鹿
镇上,立即昭示出一种奇异的气质。
皇帝在位时的行政机构齐茬儿废除了,县令改为县长:县下设仓,仓下设保障
所,仓里的官员称总乡约,保障所的官员叫乡约。白鹿仓原是清廷设在白鹿原上的
一个仓库,在镇子西边三里的旷野里,丰年储备粮食,灾年赈济百姓,只设一个仓
正的官员,负责丰年征粮和灾年发放赈济,再不管任何事情。现在白鹿仓变成了行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