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尉迟刚的极度自信让我打消了认错人的疑虑,我果断地说:“太好了,我今天就要为那五口人讨还公道,看我怎么收拾他!”
下载
“不用你出手……”
“难道还要你出手?待会我动手时你站一边去。”
“我不是那意思,报纸上说如果有人发现胡翼的行踪,只要给公安机关提供可靠线索就行了,罪犯落网后举报人就可以去公安部门领取五万元的奖金,丰哥你在这儿盯着他,我马上去打110报警。”
“唏,光打电话?那我的功夫不是白练了!我的黑鹰名片也白印了!”
“报纸上说,胡翼是某个武校出来的,练了十多年的红拳,很擅长搏击,我是担心……”
“哈哈,我看你不是担心我,而是在激将我,我不管他练的是红拳还是黑拳,待会儿我就领教一下这个搏击高手的厉害。哼,我这黑马杯散打比赛的冠军也不是水货。”
我们站在离餐馆大约三十米远的一根电线杆下面观察着餐馆的动静,过了大概半个小时,那人出来了,他先是站在门口东张西望了一阵,然后朝我们这边走了过来。他身高和我相仿,体格壮实,上身穿着一件蓝白相间的彩条恤衫,下身是一条米黄色休闲短裤,脚穿破旧波鞋,总体看来衣衫不整,不修边幅,风尘满面,再兼之他出餐馆时的机警,我更加肯定了尉迟刚的判断。
那人从我们身边走了过去,尉迟刚的呼吸急促起来了。我在那人身后喊了一声“胡翼”,他迅速转过身来,惊愕地看了我两秒,我正准备发起进攻,他电光火石般的快拳已经朝我的面门打了过来。
第十六章声名远扬
我立即使出一记正蹬腿,企图用直线腿法来阻击他的进攻,没想到胡翼的拳太快了,我的腿还没蹬出去,右脸颊上已经挨了一拳,我噔噔地向后退了两步,被闪避不及的尉迟刚绊倒在地,我急忙一个鲤鱼打挺跃了起来,双拳护住头部,小心翼翼地和胡翼展开了搏斗。
这家伙进攻起来势如疯虎,狠招频出,他不光是动作快,而且技术全面,拳法腿法都很犀利,力道也异常刚猛,一交上手我无论在气势还是招式上都落了下风,还好我依靠灵活的步法有效地避开了他的重击,在躲闪的过程中还抓住机会反攻了几招,所以他也没占到太大的便宜,但一味地狼狈躲闪让我心浮气躁、方寸渐乱。
突然我明白过来,今天的对手是穷凶极恶的通缉犯,交上手后他是在以性命相博。像这样的生死搏斗,在实力悬殊不大的情况下,谁的求生欲望强,谁的意志力强,谁就更有希望成为最终的胜利者。若论功夫水平我未必差他多少,刚才关键是输在了气势上,既然我插手了,就已经卷入了一场你死我活的斗争中,根本没有退路可走,看来我只有豁出老命放手一搏了。
拼死的念头一起,我体内又激发出一股新的能量,立即调整好身形和他展开了对攻,顿时拳来脚往,互不相让,我吃一拳,他挨一脚,就这样硬拼了大约五六分钟,双方的动作都慢了下来,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但两人都没有丝毫的退却。
在搏斗的过程中我发现胡翼往往是以左直拳套着右勾拳来组合进攻,而且直拳打得不到位,应该是可虚可实的招法,针对他的进攻特点,我决定赌一把,看看今天的运气怎么样。我故意装出累得受不了的样子,呆在原地摇晃着身子消极应战,双拳也举得很低,头部露出了明显的空档。胡翼见状,果然使出了他最拿手的组合进攻,一记左直拳打向我的面门,我并不躲闪,目的是想让他把招式用老,完全露出左边的空档,他的拳快要打中我面门时,我的右脚早一步踢向了他的左腋窝,一切都在我的计划当中,时间拿捏得恰到好处,可惜踢的位置和预想的有些偏差,踢中了他的肋骨,同时我脸上也吃了他一拳。
本来我认为能将他左肩关节踢脱臼的一脚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但也给他造成了重创,他左边身子负痛,动作开始不听使唤,速度更慢了。见此情景,我顾不上脸部的疼痛,迅速滑步向前,毫无顾忌地打出一套组合拳,这气势犹如下山猛虎,他招架不住,面部接连吃了几记重拳,鼻血染红了半张脸,上半身象喝醉酒似的摇晃着,成了我打击的活靶子。
不把他完全打倒我是不放心的,为了让他彻底失去反击能力,我积攒起全身的力量,一鼓作气,一对拳头雨点般地落在了他的头上,等他倒地后,我也随即瘫坐在地上,脸上的汗珠在这瞬间争先恐后地从毛孔里涌了出来,一场恶斗终于划上了句号!
尉迟刚跑了过来,蹲在我身边帮我擦汗,他激动地说:“丰哥,你终于赢了,刚才看你们打斗时,我真是担心死了,想过来帮忙,但又插不上手,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办?我先扶你起来吧!”
“这家伙是穷凶极恶的通缉犯,趁他现在无力逃脱,我们赶紧让警察来把他带走。”我的声音很微弱,腿脚疲软,在尉迟刚的搀扶下勉强站了起来。
我和尉迟刚找了一部公用电话向110报了案,请求他们早点过去,把事情说清楚后我还郑重补充了一句——我不来领赏了,请你们务必把奖金捐给希望工程。报完案后我又拨通了报社的新闻热线,告诉他们黑鹰抓住了那个叫胡翼的通缉犯,案发现场在邮局西侧的巷子里面,他们听了后赶忙问我是不是黑鹰、黑鹰还在不在现场等问题,我不想回答,咔嗒一下挂了电话。
我和尉迟刚躲在一个偏僻的地方监视胡翼的动静,过了一会儿,报社的车来了,一个记者下车后拿着相机对着地上的胡翼不停地拍照,拍完后又对围观的群众作了采访。又过了几分钟,阴河电视台的车也到了,车上的人下来后就将摄相机的镜头对准了胡翼,这时胡翼已经坐了起来,茫然地看着周围的一切。等这些记者快收工的时候,我们才听到警笛的鸣叫声,真没想到最先接到电话的是他们,最后到现场的也是他们!
警车终于出现了,一共来了六辆,巷子里停放不下,警察只好在巷口下了车,二十多个警察雄赳赳、气昂昂地下了车,以锐不可挡的气势冲向了近乎残废的通缉犯。我苦笑着摇了摇头,和尉迟刚悄悄地离开了现场。
我们来到一家超市,买了些生活用品,结完帐后正拎着东西往外走,收银员突然叫住了我,“大哥,请问你叫什么名字?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