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后来,随着扩招,学校的地方不够用了,于是又建立了新的校区。听说已经搬到郊区去了。谁能想到,毕业一晃十年,我不仅没有机会再回母校,连来北京出差的机会,也没有。
和我的姑娘们,诺华、朱叶、美里、淡淡,十年没有见面了。啊,那些花儿,她们还好吗,她们都老了吧,她们在哪里呀,我们当初的诺言,真的能实现吗?
分别的时候,我们击掌相约,毕业后,我们将选定第十年新年的那一天,重新聚在北京。无论谁在世界的哪一个地方,哪一个角落,我们都要飞到母校,在一起聊聊这些年的故事,聚聚餐,喝点酒,最好还能大醉一场。二十岁到三十出头,丰富变幻的十年,未来的影子,初显端倪,生活的滋味,正在浓处。十年里,我们有着怎样的变化,又各自有着怎样的经历?
年初的时候,我就开始给她们发邮件、打电话,确定这场阔别十年的聚会能得以实现。姑娘们都是好样的,二话不说,就全部一口答应了下来。嗨,你可别小看这事,这里面可是有着了不起的承诺呢!
现在的人,一周内的约会,往往都变来变去,何况这是十年前的约定呢。
我、朱叶,还有淡淡,毕业后便各奔东西。只有诺华和美里在北京,但城市巨大,而且诺华常年奔波在外,茫茫人海中,各忙各的,她们能聚在一起的时间,也并不多。
见到我的邮件后,诺华突发其想,让我将这次聚会写下来。
“谁叫你在杂志社工作呢,”她说。根本不顾我只是做平面设计,文字并不是我的长项。“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你总比我们更会使用文字。”
“是啊是啊,”知晓了诺华的想法,朱叶竟打来越洋电话,说服我,“你应该替我们写下这次聚会,你想想,这将是多么有趣的场景啊。十年岁月,我们都已经进入了而立之年。家庭,事业,友谊,两性关系,我们经过了一生中最丰富、最灿烂的岁月,可能也正经历着最迷茫、最两难的时刻。人生就此安定,还是将有更大的空间和更多的可能?亲爱的,难道你不觉得这是多么激动人心的一件事吗?”
第一章安未:嗨,姑娘们!(2)
她的话,让我感觉热乎乎的。一种奇怪的激情,涌上了心头。
好吧,我就来写写我们的聚会,写写我们的十年。
那么故事,应该从哪里开始说起呢?
就从二年级,校庆的那个晚上开始吧。
那是美丽的五月,天气突然暴暖。学校放假三天,还给每个人发了餐票。朱叶告诉我,她有个中学的男同学,考在了北大,他们宿舍也是五个人,想要趁着我们校庆的时候,来和我们结为友好宿舍。
“我见过他们,人一点不好玩,也不好看,可是他们是北大的呀。”朱叶总是这么现实,她的心里,一定还想,说不定就此找一个北大的男朋友吧。
我们是艺术类的综合院校,专业是艺术设计。那些学油画的,颇看不上我们。但图书馆、英文专业的学生,又羡慕我们的专业性。嗨,总之,管他的呢,我喜欢我自己的专业。既能有创意,又能实用。
朱叶的理想,那时就比我们任何人都高。她不仅喜欢广交朋友,而且总是积极参加各种设计竞赛。作为朋友,她对我会说出真心话,那就是,只有将自己放在一个比较高的平台上,才有可能取得比较高的成绩。
那么,认识北大的男生,一定也是一个比较高的平台吧。
回到宿舍后,朱叶召集开会,讲起这事。美里表示同意,诺华坚决反对,淡淡,和她平时一样,什么都无所谓。
美里是个大好人,她很少会为什么事激动或不平。她漂亮、优雅、家境富有,生就了一副无忧无虑的恬淡心境。而且,最主要的是,她看人看事,有其很单纯的一面。她不像我,总是忍不住会以嘲讽的态度,来看待人事。
“我看挺好的,”她说,“既然他们已主动提出来了,我们总不能随便拒绝别人吧。”
我的刻薄话,脱口而出:“他们一定对学艺术的女生有猎奇心理,想看看我们是否足够开放!”
诺华狠狠看了我一眼。那时的她,就总是一副心事忡忡、忧国忧民的表情。她一脸严肃地说:“我们为什么要给他们这样的机会,朱叶,我不同意搞什么友好宿舍,太刻意目的性太强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