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荣道:“你不要轻举妄动,不到关键时刻你不要出手,因为你的六脉神剑尚未成熟,日后还得用心练习,看形势,要是我们真的不敌,你在出手,知道了吗?”
“知道了!”
然后段誉就站到枯荣大师身后去了。
霎时间牟尼堂中寂静无声。
过了好一会,只听得本因方丈道:“明王法驾,请移这边牟尼堂。”
另一个声音道:“有劳方丈领路。”
听脚步声共有十来个人。听得本因推开板门,说道:“明王请!”
鸠摩智道:“得罪!”
举步进了堂中,向枯荣大师合什为礼,说道:“吐蕃国晚辈鸠摩智,参见前辈大师。有常无常,双树枯荣,南北西东,非假非空!”
枯荣大师却心中一惊道:“大轮明王博学精深,果然名不虚传。他一见在面便道破了我所参枯禅的来历。明王远来,老衲未克远迎。明王慈悲。”
鸠摩智道:“天龙威名,小僧素所钦慕,今日得见庄严宝相,大是欢喜。”
段誉一看这鸠摩智不但样子怪怪的,有点像是以前在现代所看到的新疆人,一看他样就知道不是什么好东西,地皮流氓一个。
本因方丈道:“明王请坐。”
鸠摩智道谢坐下鸠摩智双手合什,说道:“佛曰:不生不灭,不垢不净。小僧根哭鲁钝,未能参透爱憎生死。小僧生平有一知交,是大宋姑苏人氏,复姓慕容易,单名一个‘博’字。昔年小僧与彼邂逅相逢,讲武论剑。这位慕容先生于天下武学无所不窥,无所不精,小僧得彼指点数日,生平疑义,颇有所解,又得慕容先生慨赠上乘武学秘笈,深恩厚德,无敢或忘。不意大英雄天不假年,慕容易先生西归极乐。小僧有一不情之请,还望众长老慈悲。”
段誉早就知道他有这么一招,想骗取剑经,就插口道:“大师有礼了,不知道大师来我们这是想请我师祖帮你超度慕容先生还是有其他的用意。”
鸠摩智仔细的看了看段誉双手合什,说道:“小公子有礼,请问公子是……”
段誉道:“我是无名小足,你不用问,”
本因连忙道:“明王见谅,他乃我大理的皇子,人小不懂事。”
又对段誉道:“不要说话,默默的看就行。”
段誉无可奈何只有傻傻的站在那,等待能与鸠摩智交手的机会。
本因方丈接着道:“明王与慕容先生相交一场,即是因缘,缘分既尽,何必强求?慕容先生往生极乐,莲池礼佛,于人间武学,岂再措意?明王此举,不嫌蛇足么?”
鸠摩智道:“方丈指点,确为至理。只是小僧生性痴顽,闭关四十日,始终难断思念良友之情。慕容先生当年论及天下剑法,深信大理天龙寺‘六脉神剑’为天下诸剑中第一,恨未得见,引为平生最大憾事。”
本因道:“敝寺僻处南疆,得蒙慕容先生推爱,实感荣宠。但不知当年慕容先生何不亲来求借剑经一观?”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