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悦来客栈正是位于洛阳的繁华地段,客栈外的街道上俨然是一个闹市,杂乱的喧哗叫嚷声此起彼伏,汇成一曲全是大调的交响乐。
而在客栈里也是宾客不断,其中三教九流的人物比比皆是,里面不乏消息灵通的江湖人士,有人看见侯希白那把标志性的折扇时便已经有人认出江湖上风头正劲的年轻高手。
据传,白道武林圣地慈航静斋这次新出的绝代风华的弟子,便曾经允准这多情公子陪伴在旁,一同游历长江风光。
这个传言更是将侯希白的人气推向颠峰。而之后听闻这酒桌上的三位之中一个竟然就是这样青年一代的第一高手逍遥剑客段誉,而另两位也是江湖上的顶尖青年,江湖上新兴势力双龙帮帮主双龙寇仲、徐子陵更是惊呼四起,之后便是一番交头接耳,指指点点。
眼下,这四个人物竟同时出现在此,当真是风云际会了,只不知他们之间会不会迸发出什么火花。
而这时段誉、寇仲与徐子陵互看了一眼,虽说对于这侯希白都不太熟悉,不过出于礼节还是当下便站起身来,还礼道:“不敢,我等有礼了。但不知侯兄,有什么事招唤我等?”
“呵呵,却是在下久听段兄威名,襄阳也曾领略过段兄风采,不过当时不能深交一番倒是颇为遗憾。今日终于再次一见,真的是得偿夙愿啊。”
侯希白向双龙点了点头,然后望着老神在在的段誉,微笑道,“还有便是在下听闻如今洛阳群龙汇聚,风云四起,便想来见识一番,同时结交如段兄,寇兄,徐兄这般的少年英雄。所以见三位再此,才不禁过来结识一番。不知段兄来这洛阳又是为何呢?”
段誉深深地看了他一眼,并未回答,反倒是猝然说道:“听说侯兄曾经有幸与静斋新一代弟子游览长江三峡,只不知那位静斋弟子的芳名是?”
侯希白一怔,端正脸色,郑重地朝段誉说道:“这位静斋弟子姓师名妃暄,乃是在下最敬重的人。”
“哦?她是你最敬重的人?”
段誉眯眼微带讥讽地笑道,“那么令师呢?”
“侯兄反而不那么敬重令师么?”
段誉凝注着侯希白俊秀的脸庞。
恩?侯希白一呆,是了,自己怎么会这么一说的呢,难道,自己真的敬重妃暄多于敬重自己的师尊的么?
“听段兄的口气,倒似与家师相识一般,”
侯希白反问道,“段兄是否真的认识家师?”
“我确实认识令师,”
段誉意味深长地一笑,豁然说道,“只是不知道令师还认不认识在下了。”
侯希白心下微起骇异,自己出身魔门派别一事,江湖上除了知情的寥寥几人,应该就没人知道自己的来历的啊,为什么这个似是全然不相识的青年第一高手却似是洞察自己的来历了一般呢?
而且,他似乎还与自己的师尊有过交往,可是,师尊怎么从来没有跟自己说过这个人的呢?
侯希白张口,刚想仔细打探一下段誉的底细,却突然听到一旁的寇仲向客栈门外喊道:“嗨!送死道这里!”
段誉和侯希白同时顺着寇仲呼唤的的方先看去,只见是一个大约二十左右地年纪的年轻公子,五官端正,一袭剪裁得体的修长文士儒袍,更是将他衬托得潇洒英俊,风度翩翩,使人莫名地有一种此人决非池中之物地感觉,他的身形挺拔,即使是轻轻松松地站在那儿,却如渊岳峙,给人一种极其沉稳扎实的印象。
在他身旁的是一个是发白如霜,长须如雪的中年人,他威武无比,虽然一头银发,可是并无一丝老态,倒显得格外成熟稳重,特别是他的气度,如山不动。
他们见到寇仲和徐子陵两人也是一脸熟识的走过来打起招呼。经过寇仲的介绍双也都知晓了各自的身份。
果然,那名儒雅公子正是天刀宋缺第五子宋师道。
而长者就是宋鲁,以须发俱白奇异之形和手中一根‘银龙拐’还有一套自创的‘银龙拐法’名动大江南北,他是宋阀之主宋缺的族弟,乃宋阀核心人物之一。虽然豪门大阀之长者,可是他态度谦和,言语客气。和寇仲几个晚辈倒也合得来。
而段誉却见现在自己这里客人已经不少,而周围又是人多口杂,就请几位一起上了客栈的二楼厢房好好一叙。
悦来客栈厢房中,当宋鲁知晓段誉身份时,眼睛闪亮,精光大起,他瞪着段誉看了好半天,才在自己的座位上坐下,重重地点头,叹道:“大江一浪胜一浪,后浪盖前浪。后生可畏,如此人物,如此年轻,真是……我本以为师道是年轻中已经少有的骁楚,是年轻一代的俊才,想不到不但寇仲。徐子陵两位小兄弟不凡,便是侯希白小兄弟也是深藏不漏啊,当然最让我吃惊的还是段小兄弟了,果然不愧是当今中原青年一代的第一高手啊。至此我才知世上英才无数。”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