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来了,就回来,那些事……我不介意。”
‘不介意’三字李涛说得异常艰难,试想这种事又有哪个男人不介意呢?苏菲菲心头有些酸涩,她强忍下去努力让自己的笑容更灿烂更明亮一些,“不必了。我既然有了选择就不会再回头。”
李涛落寞地走了。
苏菲菲最终还是没忍住,落泪了,她说,“猪。李涛是个傻子,干嘛为了我这种女人伤心,根本不值得。”
朱晓晓也难受起来,“苏苏。是人都会犯错,你只是选择失误一次,不要这么说自己。”
杨亚樨很自觉地为两个女人拦了辆车,临上车前,苏菲菲却说,“帅哥,今天的事虽然很感谢你,但是请不要在我们三人帮里面再掺和了。拜你所赐,猪和蚊子差点没翻脸。”
杨亚樨听后注视着朱晓晓。谁知,朱晓晓耷拉着眼皮自动无视他,于是,他关上车门也走了。
桐桦回国前夕,朱父朱母把朱晓晓叫回了家。老俩口要弄清楚女儿心中的真实想法,他们还不知道桐家局势有新变化。他们担忧女儿不能应付这种亲情爱情交错的复杂的家庭关系,他们担忧女儿再次抑郁。如果真得不能应付,他们决定,即使女婿多么优秀,他们都赞成女儿离婚的决定。
有句老话说得好,婚姻就如鞋子,合不合适只有脚知道。
女儿的婚姻还是让女儿作主吧。一味的劝和,对女儿或许会是种负担。
因此,老俩口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饭菜,准备吃饱喝足后和女儿深入的探讨探讨。
饭桌上和老爸交流交流做菜心得,吃完后帮和老妈一起洗洗碗。完成这些后,朱晓晓背起包包就要离开。
朱母慌乱拦下,“晓晓,妈有些事要问你?”
朱晓晓转身随母亲坐到沙发上,笑嘻嘻地说,“我回家还有事。有事快问。”
朱母含笑揶揄女儿,“真是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陪妈妈说两句话就不耐烦了。晓晓,你那个班还要不要上?如果上,就履行正式的请假手续。如果不上,直接递辞职报告,老这么拖着没个说法哪行啊,每家单位都有自己的规章制度,我们不能坏人家的规矩。”
这份工作是朱母托关系找的,老这么拖着确实不怎么像话。因此,朱晓晓挠挠头,有些不好意思,“对不起,妈妈。”
“到底上不上?”
“上的欲望不是很强烈。再说,现在家里也离不开人。”
一直细听两人谈话的朱父适时接口,“晓晓,不要过早下定论,先请个假吧。一份工作的价值并不在于每个月收入。”
朱母听后点点头,“亲家母还是不能下床吗?如果是这个原因,我觉得你还是上班的好。完全放手把你交给桦桦,是我和你爸的失误。现在,我们觉得弥补这个失误还不晚。”
因家庭矛盾不可调和致使女儿回家两次严重刺激了朱父朱母的神经,他们违恐女儿的婚姻有变数。分析来分析去,最后,两人意见达到一致,都赞同女儿先上着班。
不愿父母担忧的朱晓晓同意了,她答应次日上午就去请假。
其实,朱晓晓请假时还有个有趣的小插曲。那就是,中粮集团负责考勤的工作人员随口问了句,“刚参加工作就请这么时间的假,家里出事了?”
朱晓晓好脾气地解释,“婆婆摔伤爱人出国,家里离不开人。”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