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要通过期募试;只需要跟上讲师的节奏就好。若不幸你跟不上或者当你遇到问题的时候;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借你班里某学霸的笔记。我的经验是千万不要等到期末的时候再补;到时候你要付出的代价不只是一顿饭那么简单。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学到两样东西;当你参与某件事情时要集中精力、全力投入;上课时千万不要漏掉重点;当你像弥补错过的东西时一定多联系下得到这些东西的人;翘了课记得回来找上过课的人讨教。提炼一下就是;注重效率和有效沟通。
此前;我与绝大多数人一样;都已经接受了12年的应试教育。我想所有人都已经了解;至少感受过应试教育。此种教育方式的精髓与某知名广告的方式惊人相似;就是用最简单的词在你耳边不停的播放;一遍一遍又一遍。直至印在你的大脑里;形成条件反射。所以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华民族是非常聪明的民族;但同时也是在学术界鲜有建树的民族。
从小学到高中;大多数家长都会关心孩子的学习情况。他们问的最多的一个问题就是:“写完作业了没?”甚至到了中学阶段;有些家长甚至都不问了;他们只会关心期募试成绩单上的名次。有多少家长是真的在乎孩子在学校里学的什么呢;他们无非就是想孩子在考试中有个好名次;这样满足一下他们教子有方的成就感和被别的家长羡慕时的虚荣心。在教育行业、学校、家长、孩子中;孩子的感受是被无视。就算在中学阶段;意识的觉醒都会被视作离经叛道;轻者说服教育;重者直接“抹杀”;我是说从精神层面。在我看来;非主流产生的原因是年青一代试图挑战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一切规矩;这纯属个人观点。
说到教育者和被教育者的关系;不得不说一下教育行业。不错;教育是一个行业。就如同汽车、房地产、医疗等等;是一个真正的行业;有投入有产出。有利益的产生;那教育行业就偏离的教育的本质。这是一个相对与绝对的关系。利益是相对的;偏离是绝对的。这是我利用自习课看完一本后产生的想法。从此;学生们有了与被灌输的旧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做斗争的理论武器。
从教育方面;老四喜同志没有像某些家长一样歇斯底里的逼我写作业;也没有神经质的关注我考试的成绩和名次。这让我感觉有不少自由的空间没什么压力;这一点我还是很感激他。但是学校里;应试教育的环境却环绕着我12年;我写这些不是单纯为了吐槽我们的教育;而是我觉得自己适应不了应试教育与大学教育的这种脱节。
当我有什么心事的时候;我决定找茶蛋谈谈。
周六的傍晚;我去了茶叶蛋的宿舍;顺便带了两罐啤酒一包花生米。这是我们在高中时养成的习惯;我们俩都属于那种不能喝酒的人;但是却经常喝;俗话说小酌可以怡情。
跟我情况差不多;因为是临时分派的宿舍;所以大家都不是很熟;也没必要很熟。我跟茶蛋坐在他们的阳台上;在落日的余晖中看楼下来来往往的女生。边看边喝啤酒;时不时嚼几颗花生米。
“你们开了几门课?”我问。
“5门。”他答。
“比我们强;我们算上体育课才5门。”我淡淡的说。
“那你们好啊;多轻松。”
“好什么;闲的蛋疼!”通常我们说蛋疼是象征意义上的;也不是真疼。这个词被我们用来表达一种不适、不满。
“我们那也是;很闲。”茶蛋表示同感。
“这一下子到了大学还不适应。”说这话可不是我矫情。
“四喜;”茶蛋喊我名字的时候一般是有问题。“你说咱们上小学是为了考初中;考上了初中考高中;考上了高中拼命的考大学;上了大学以后呢?我们该怎么做。”
“我不知道。”我这么回答;我是真的不知道;起码最近这段时间回答不了这个问题。“反正老师没有教过我。”
“从上学的那一天起我们就有明确的目的;就是要考上大学。那上了大学之后呢;我们的目标是什么?”茶蛋继续问。
我什么都没说;然后我们俩喝起啤酒来。
“茶蛋;你说我们是不是失去了目标?”我又问。
“呃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