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1 / 3)

+A -A

        月亮走我也走,月亮升得高星星肯定也低不了,可以预见投对了胎的何志高往后的前程肯定是钢钢的。

        话说汪凤鸣死了三年之后,整天忙于谋食儿的西六沟人逐渐忘却了这个死得很不体面的副市长,就连他的遗孀也在这一年擦去泪水嫁与他人。

        第四章正面人物(4)

        可就在这个时候,由于另一个倒霉鬼的大出风头,使得“汪凤鸣”这三个倒霉的中国字又常常出现在人们的舌头尖。

        这个倒霉鬼就是刘年。

        事情是这样的。

        这一年,市委组织部面向全市公开招考十名副县级后备干部。入选者将到基层乡镇挂职锻炼两年,两年后经考核优秀者,可提拔为实职副县级干部。

        这消息对于那些眼巴巴地在机关中苦熬的小公务员来说绝对是一天大的喜讯——这要是能金榜题名一步到位,那可省了多少青春年华,省了多少这个那个呀。

        然而,全市符合报名条件的有近千人,一千取十,名副其实是百里挑一。没点真刀真枪的功夫,讲话儿吹糖人哪,说考就能考上?

        报名条件是正科三年以上,年龄四十岁以下。市里要求符合条件的干部均应报名。扩大视野嘛。

        于是一部分人急了眼地备考,另一部分重在参与的混子则应付差事地报完名后便该咋的咋的了。刘年刚好够报名条件,据他本人讲是属于该咋的咋的的混子,考试前一个字都没看。有朋友可为他的这个说法作证——考试前夜他们打五毛钱麻将直打到后半夜两点。

        牛就牛在这儿。

        红着眼睛去考试的刘年同志愣是力挫群雄,心不在焉地就整了个第一。真就吹糖人似的。

        这风头,够劲的了吧。

        就连当事人在知道了考试结果后也惊得眼镜差点没掉下来。他知道,好运来了,他刘年的命运将因那张考试卷而改变。

        中榜者的大号登在了西六沟日报上。有眼不识泰山者便打听:“考第一这小子是谁?”旁边的便嗤一声:“就是那个汪凤鸣的秘书!”

        何志高真是个人物,虽然三年前曾被刘年埋汰过,这次考试又名落孙山(该人当时还在当正科级秘书),但祝贺电话还是在第一时间便打过来,“老弟,衷心祝贺衷心祝贺!不过,当哥的还是得提醒你,改改你的倔脾气。录取了的十个人马上就要去乡镇挂职,你得尽快适应环境,别书生气太浓,不然两年以后要是考核情况不理想,影响下一步安排咱犯不上……”

        虽然感觉上好像是在泼冷水,但这毕竟是切中刘年病根儿的好话,刘年再自负,好话赖话还是听得出来的。于是便适应,便克制。但不幸的是没适应好、没克制住。

        他被派到头道沟县任县长助理,兼广甸子镇镇长,两年中和班子成员机关干部们处得倒挺好,但因为承包费的事儿和好几个企业的头头儿干过仗。当时就连老书记都劝他别太认真,言下之意你一个下派干部得罪那个人干啥,刘年竟脸红脖子粗地冲老书记说我这也是为你负责呀。

        看,这种人死了都不知道是咋死的。果然,一切均被何志高言中。两年后下派期满考核时,一封举报信邮到了考核组。事儿倒是没啥原则事儿,但足够把一个年轻干部埋汰到失去组织信任的程度。我们有理由骂那写信的人太阴损,但退一万步说,要不是他刘年把人家给整伤心了,谁能对他这种凭本事考上来的小年轻人下如此黑手呢。

        就这样,他被缓期安排,继续回民政局当副科长。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P计划行动 第10章 (1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