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A -A

        方雅脑子里马上浮现出武侠小说里面的“慕容复”“令狐冲”之类的复姓潇洒男,更有点忍不住,低头笑的声音更大了。这个端木大海可一点也8潇洒,黄山已经有点“丰满”了,他娃比黄山还丰满,基本上可以算是胖子。这丫竟然还姓端木,我靠……

        大海连忙解释“你要嫌难念就叫我大海行了,他们都叫我大海”

        方雅停住笑,恢复优雅姿态“那你在公司里人家怎么叫你?老板也叫你大海?”

        “一般同学朋友才叫我大海,同事一般都叫我端海”

        “哦,这样啊”

        然后就是沉默,方雅不再说话。她是不想说了。本来就有点累,而且我是女孩子,难道让我找话题?……她根本就看不上这个大海。

        大海如坐针毡,只好假装看电视。

        第二天,去上班了。在办公室呆了一天,竟然没见到宁浩,只有另外一个小分了点东西给她做。到了傍晚快下班时,宁浩才冲回来,礼节性的敷衍了她几句,然后就把自己关小房间里去了。方雅在心里骂“二鬼子!”

        对于这个极海归优质男,她也看不上眼。他妈张然是啥眼水?这小老头一样的男人还优质,优质个铲铲哦。

        他们这个p。在中信上有整整半层,但是因为是rr一类的地方,所以人很少,“容积率”低的吓死人。每个有点的人都有个单间,外面丢两三个工作位,或者是rr一类的小坐在外面。就这些工作位都没有坐满,一大半是空的。方雅上班了一周,也没看见过几个坐单间里面的娃;外面工作位的,也只认识了一个小,就是第一天上班时招呼她的那个女孩子。

        这女孩子倒还算大方,是上海本地人,叫吴娟,交大刚毕业参加工作的。日资公司里面不太兴叫英文名字,即便是这种早已国际化的公司也是如此。吴娟叫方雅“方姐”,弄得她娃有点莫名其妙,但后来还是慢慢习惯了。

        宁浩一般不怎么露面,不过一出现就会甩一大摞日文的东西到方雅桌子上“某某时间要!”方雅就开始做翻译小妹儿的工作。那些东西都是其它公司的一些公开的市场文案、技术资料一类的玩意儿,要全部翻译成中文,有些要翻译成英文。这些玩意儿都他妈没有电子档(也不知道是从什么地方搞的)。方雅只能纯手工劳动,录入+翻译,纯粹人工翻译机。他妈完全是民工干的事!她有好几次都想直接在网上找两个上外日文系的大学生来整算球了,她自己出钱,工资出脱都没关系,只要不倒贴就行……反正老子在这里就是图有个混日子的地方,又不是图挣钱。挣钱根本就不会来这里了。

        方雅一直都很有钱,这个我在西安认识她的时候就看出来了。那时候大学女生一般买最贵的衣服都最多200…300,顶天了,大半个月的生活费了。她娃有好些衣服都是上千的!一伙人在外面玩,口渴了就买矿泉水,最多喝瓶可乐,老子的一包烟钱了。她娃却全是喝那种6块多一瓶的那啥饮料(橙黄色瓶子上有个大w字母的那种,记不太清楚名字了),当时感觉她娃爆有钱,爆物质!狗日外语学院的是不同……我有个老乡和我们玩过一次,看上了她,想追,就让我带个话邀出来玩。结果她娃大套的很,在电话里说“好啊,那让他请我们吃顿饭,我把我这边姐妹全带上,咱们去凯悦怎么样?”给老子闪腾了,我老乡直接遭吓飞!凯悦,我日……大傻给我说“去那地方我们可能得换身西装才行!”我问“你去过?”,“当然!”,一屋子的人都弹起来“我操你丫啥时候去的?他妈我们咋不知道?”大傻坏笑一下“路过行不?高三的时候天天从那过,嘿嘿……”拳脚伺候,狗日的!

        后来我在北京碰到方雅,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我就基本没存过钱。那时候我的工资在外企白领里面也勉强算是比较高的收入了,但都花的干干净净……不过你们不要认为她是物质女,因为她也花钱的,并不是只有我一个人在给。主要是她娃的消费水平太海了:租的房子虽然是个小套一,但是是很顶级的外销楼盘,一个月租金都要4多;穿的衣服全是名牌,不是燕莎就是塞特整的;吃饭,不要说吃饭……老子最不愿意提的就是这个,每盘都挑的我听都没听说过的地方,两个人吃一顿不整个小1就不算完,那还是最便宜的,切俏江南都算是照顾老子口味,川菜,“平时我都不爱去的……”最爱吃的就是西餐,太球鸡巴贵了,还吃不饱!老子四川人的“食性”根本无法接受。

        方雅的钱从哪里来的?她r虽然在同龄女孩子里面算很高,但是最多上w而已,也经不起这样花。她娃的主要大头有两方面:一个是在那家美国公司代表处的时候“吃”的钱,多的时候,很多广告公司一个就要给她5、6w块钱。这种每个月几乎都要做好几个,具体“吃不吃”,就看她认为是否安全。如果安全,她娃就麻起胆子吃定了。(这里插一句,所以说在外企混饭,最滋润的就是这种两头占资源的地方:一头外企大公司,一头国内小供应商,“中介”性质的就两头吃,至少要吃你国内小供应商);另外一个收入,就是她老妈留了些东西给她。方雅的亲外婆,就是小杨的生母,虽然给人做姨太太,但是本身家里是做珠宝古董生意的,留了很多东西下来。这些玩意儿方雅老妈在那些艰苦的岁月里都没拿出来过,当然那时候的环境她也不敢拿出来。都是最后在医院快不行的时候,才把东西的清单给了方雅老爸,告诉他如果以后准备再婚,一定要先留一半给女儿。方雅老爸本身是哈尔滨一个职高的校长,后来的那个“阿姨”好像是在什么政府部门里上班的。他们家经济条件虽然算不上很好,但也绝对不差,至少是个小康,并不缺钱。再加上老爸人很老实,一直感觉对亡妻和女儿有愧(因为再婚),所以对后来的妻子就隐瞒了这些东西的事情,一股脑的全都给了方雅。

        这些玩意具体值多少钱,我不知道,在西安上大学的方雅相信也不是很懂。但她娃精灵的很,她把清单里面的古董一类的东西全部留下,珠宝拿出来,每隔个几周就跑到当时西安书院门那一带去,转,换,买,卖,反复折腾。到了毕业的时候,不光整成了半个专家,手里面的珠宝还他妈多出了1/3……反正就是个心机颇重的,很早就知道该怎么样利用自己的所有“资源”来换钱,换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她并不能算是一个物质女,只是对钱比较在意,比较敏感而已。她所有的钱都可以算是自己挣的,至少比很多准备“卖身换未来”的女孩子好了不知道多少倍!

        从处事作风和“心理活动”来讲,方雅其实很有点像我以前在普华的大姐。她们都是那种“有欲望,但也有手段”的女人。不像很多女孩子仅仅只是“有欲望”,但却没手段没本事,偏偏欲火还重球的很,那怎么办?如果是美女或者二美女,就“卖身”,不美的就看你自己造化了……不然还有什么办法?街上又不能捡钱!谁他妈叫你自己欲火重的?

        过了两周,一切都基本上安顿下来了,方雅就开始着手实施她的计划。第一步,租房子,几下几下就租到了一个中信后面的高档楼盘。房东是张然的亲戚,一个老太太,人还算很好的,担心她一个人租这种套二有压力“阿拉再帮你找个小囡囡好伐?”方雅笑笑“我喜欢一个人住,我在上班”人家就收口了。的人一个月要领8盘工资?日……

        搬家的时候黄山开车,赵侠指挥,大海当苦力。其实方雅根本就没什么东西,她从北京只带了一个大箱子过来,里面全是衣服鞋子,其他的……对于方来说,根本就不重要。她娃的风格就是走一路扔一路,只要她认为“过时”了的东西,统统扔掉!

        第二步,“转移财产”。国庆节的时候阴秋秋的回了趟哈尔滨,把老爸帮她存在银行的珠宝古董全取出来,买了两个大保险柜装好,扔给p,运费都花了7、8。弄到上海后,让表哥存到他们中行里面,分分钟搞定。从哈尔滨走的时候,方雅还是犹豫了一下,想把里面的一部分珠宝给老爸,老爸坚决不要“只要你好好的,我就放心了。这些东西你别给我,给了我……还不是变成人家的了”方雅心里叹口气,说“那我先存着,爸,你以后要是不愿意和阿姨过了,她孩子对你不好,就到上海来,我给你养老!”老爸眼里有泪珠滚动,摆摆手,没说什么,默默的送女儿出门去了机场。

        这部分东西照理说,只是照理说,栋伟也应该有份的,所以到了上海后方雅又想分一部分给表哥。但是栋伟也坚决不要“小雅,我不缺钱,这些东西也是该你拿着的……我们都是一个妈生的,但我回了上海,你却在黑龙江长大……应该是我补偿你的,你别见外了!”

        过了一个月,2001年的深冬了,方雅开始办她的最后一件事。有表哥帮忙,非常顺利,2天就搞定了所有手续。

        这天傍晚,她拿着户口本回了外公外婆家。把户口本放在桌子上,对老两口说“都办完了”顿了顿,又拿出一个纸包“我才工作几年,也没有太多积蓄,这里5万块钱,你们收下……如果没什么事,我就先走了”

        在昏黄的路灯下,外公外婆站在大门边,看着方雅慢慢向弄堂口走去。外婆忍不住,带着哭腔喊了一声“小雅……”方雅只微微停了一下,但是却没有回头,继续走了。

        这是最后一次到这里来了,她不会再回来。

        好几年的养育之恩,只值5万块钱?

        我们只能说,在那个沉重的年代里,发生的很多事情都不是普通人能够控制的。方雅现在这样做,其实也并没有什么太过份的地方。要说伤害,要说苦难,要说感情,更应该值得同情的是她老妈。外公外婆现在已经是风烛残年,希望有个养老的人,有个能在最后时刻送他们一程的人,这个无可厚非,但是当年为什么那样对自己的女儿?就算不是亲生的,那样做也太过分了点吧?所以说养儿养女,最重要的还是“养”,还是感情的投入。这是一个现实的成人世界,要想得到,首先就要付出。

        过了两周,某天下午,没事做,在办公位上磨皮擦痒,突然收到个电话“我是大海”,方雅心头笑笑,不紧不慢的问“有事?”大海很紧张“我想……我想请你吃晚饭,今天我生日”

        晚上去见了面,在座有7、8个人,除了黄山赵侠之外都是大海以前的复旦同学。一个二个全是男女,穿得都很学生化。方雅心头在骂“我靠也不先说一声,老子这身衣服白穿了”。而且这帮子男女都他妈像是从来没有工作过的人一样,根本不知道“世故”这两个字怎么写:摆的东西几乎都是工作上的玩意儿,“全是高科技”,一摆起来就收不到口,一个二个唾沫横飞,早就忘掉了旁边还有个根本不懂“高科技”的女孩子……

        赵侠只好对方雅无奈的笑笑,小声说“我早就习惯了……”方雅假把意思的敷衍一下“没事,我听着玩好了”

        吹到后来,聊到众人中的某男,辞?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让青春继续 第113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