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3 / 3)

+A -A

        梁宝:你们写出来能发表吗?

        男记者:肯定发。过几天你就成大红人了,保你红得发紫:女记者:你配合得很好。谢谢你啦。

        梁宝:相片能给我几张吗?

        女记者:没问题。

        男记者:哎呀!我把镜头盖弄哪去了?

        几天后,梁宝的名字平生第一次登上报纸。率先出笼的是女记者写的通讯,登在市报上:

        工地上的活雷锋

        在防洪大堤张庄工地上,一提梁宝这个普通的名字,人们无不伸出大拇指,赞不绝口地说:“他真是活着的雷锋啊!”

        我们的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张庄工地上也每天都涌现出无数的先进人物和可歌可泣的先进事迹。为什么梁宝能成为这千万朵红花中最夺目的一朵呢?

        事情使得从头说起。

        今年七月的一天,暴雨倾盆,河水猛涨。正在水边容看汛情的梁宝忽然听到远处传来微弱的呼救声。不好!有人落水了!他当机立断,扔下手中工具箭也似飞到出事地点。浑浊的河水卷着白沫,翻卷起一个个恶浪。只见一个少年正在水中挣扎,洪水无情地冲击着他,眼看他就要被卷进一个漩涡里。就在这千钧一发之际,梁宝连衣服都来不及脱,纵身就要往河里跳。一位老大爷拉住了他:“你不会游泳,跳下去有生命危险!”梁宝斩钉截铁地说:“不要管我,抢救阶级兄弟要紧!”说罢就跳了下去…………阶级兄弟得救了,梁宝却由于不会水,呛了一口又一口浑浊的河水,加上疲劳边度,昏倒在岸边。当人们把他抢救过来时,他第一句话问的是:“阶级弟兄得救了吗?”人们肯定地回答了他。梁宝疲惫的脸上露出欣慰的微笑。

        被救少年的父母激动得泣不成声,在场的贫下中在和知识青年无不流下激动的热泪。

        看到眼前的梁宝,人们不禁想起去年冬天的一件事。

        当时正是三九寒冬,滴水成冰。

        梁宝和往常一样,哼着革命歌曲去井台挑水。他远远看见井台上围了许多群众,就急忙赶上前去。原来,一头耕牛不慎失足跌进井里。它脑袋朝上,脖子窝在井壁上,嘴里发出哀叫声,热气从鼻孔呼出,又很快被井壁上的坚冰吸收。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人们焦急万分。梁宝毅然决然地说:“我下去!”

        队长说:“井壁上全是冰,有生命危险,你不能下!”

        梁宝说:“耕牛是集体财产,是农业学大寨的生力军,我不下谁下!”说罢,他就双手扶住井沿,一点一点往下挪。井上的人们屏住呼吸,凝视着这位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勇士。冰,刺骨地凉:冰,又象锥子一样尖利;冰,又象镜子一样光滑。

        梁宝手冻木了,尖冰扎破了手指手背,殷红的鲜血滴在寒冷的坚冰上。但梁宝咬紧牙关,攀住井壁缝隙,一步一步接近了目标……

        ……耕牛保住了。梁宝被拉上来时,已经冻成了冰棍、由于失血过多和寒冷,他昏迷过去。上级指示一定要全力抢救这位英雄。人们络绎不绝从四面八方起来看望他。一位老大妈把姜汤端在梁宝面前,她一勺一勺地颤巍巍地喂着,灼热的眼泪滴落在热气腾腾的姜汤里……

        万丈高楼起于一砖一石,浩瀚的海洋汇成于涓滴。英雄的成长也要经过曲折漫长的道路。

        梁宝出生于革命干部家庭。从他记事起,当过工人的父亲就经常给他忆苦思甜,讲家史,讲新旧社会对比,带他吃忆苦饭。每当梁宝出现了好逸恶劳的苗头时,父亲那语重心长的叮嘱就会象警钟一样鸣响在他的耳畔。从小学到中学,梁宝始终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学生,他吃的饭,他穿的衣,没有半点特殊化。当然,伙伴们也清楚记得,梁宝曾因为喝酒和贪吃猪蹄受到父亲的严厉批评。他们无不羡慕梁宝有这样一位教子有方的好父亲。

        张庄青年点的伙伴们都记得:春节放假,梁宝只在家呆了三天,大年三十那天,他顶着刺骨的寒风回来了!人们问他为什么不在家与亲人团聚,哪怕过了春节再回来也好。梁宝说:“家里的亲人需要我,张庄的亲人们更需要我!”梁宝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五保户老人缸里没水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赝人 第9章 (3 /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