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2 / 2)

+A -A

        他觉得冤枉,就每天写上告信,后来竟带头糊出了大字报,并且成功地揪斗了他的死对头。他还是一个劲地给上级写信。他的才能终于被赏识了。现在他已经是全县第一笔杆子了。他的地位十分重要。由于他的生花妙笔,这个县的典型人物层出不穷,在全省一直名列前茅。有些县庄稼种得不错,产量比华不石这个县高出不少,但这些县还是名气不大。他们曾想用种籽、猪肉、化肥和耕言把华不石换过去,但他们的好梦一直实现不了。

        华不石在饭桌上问梁宝:“干活儿累吗?”

        梁宝说:“真干的话,累。”

        华不石看着梁宝红扑扑的脸蛋:“我是问你个人累不累。”

        梁宝吭味半天:“咱要说了不好。你是明白人,咱也不好骗你。”

        “你实话实说吧。”

        “其实呀——”梁宝说,“不象报上说的那么邪虎。咱这个人有些懒。”

        桌上是四菜一汤。梁宝不愿过多说话,他不想把精力浪费在空谈上,尤其面对热气腾腾的猪肉和鸡蛋。华不石挨过来,要看他的肩膀。他扭捏一会儿,还是让华不石看了。尽管如此,他还是一直没让嘴里闲着华不石狡猾而意味深长地笑了。

        “你笑啥?”梁宝问。

        “我都明白了。其实一见面我就明白了。你小脸蛋红扑扑的,整个人儿也嫩绰绰的,象棵小发芽葱,一看就不象出过猛力的人。你别不好意思。其实咱们要那种只知道出猛力的人有什么用呢?那样还不如去找一头牛呢!”

        “那你咋写呢?”

        “我这支笔呀,是生花妙笔。”华不石拍拍梁宝说,“我想把你写成什么你就成了什么;我要你有多大高度你就有多大高度。”

        梁宝更加崇拜华不石了。

        华不石说:“我看了你的档案。你放心,在我手里,已经有好多人飞出去了。

        有的人呀,要多红有多红。你也差不了,只要别把稿念反动了就行。你认多少个字?

        两干五有没有?最好把稿背下来,讲的时候要带感情,适当加些手势。你眼泪多不多?容易下来吗?风泪眼?好。关键是自信,好象这些事你都做过似的,不要觉得于心不忍。“

        见梁宝听得认真、紧张,有些傻,华不石对他产生了好感:“你这孩子挺招人可怜的。放心吧,这回你呀,就会顿顿有肉吃,有汤喝,还会吃上些稀罕玩艺儿。

        你不是怕那根大扁担吗?它马上就要与你永别了。让傻瓜挑去吧!“

        华不石把自己关起来写了两天,一厚沓洋洋洒洒的稿子写出来了。

        “你一点具体事也没问我呀,咋写了这么多?”梁宝把嘴张得挺大,半天合不拢。

        “还用问吗?”华不石笑着说,“这是我的风格,一句也不用问。我写出了那么多大典型,要是一个一个问些鸡毛蒜皮,不把我累死才怪呢。”

        梁宝挑主要事迹扫了几眼,立时红了脸粗了脖子。

        华不石同情地说:“你呀,脸皮还太薄,欠练。放心吧,练上几回就好了。”

        就这样梁宝参加了省里的报告团,足迹遍于全省。他们到过最偏远的山区农村,到过厂矿企业,到过军营,也到过大中小学校。所到之处受到的隆重欢迎及盛情款待我们就不想赘述了,我们只想告诉大家一个简单的数字:三个月演讲结束后,梁宝的体重猛增了十三市斤。尽管咱们都偏爱梁宝,我们也必须公正指出,他的事迹在这个团里不算十分突出,甚至只能勉强算得上中游。比如说吧,有的人和阶级敌人搏斗中被捅了许多刀,有的人为抢救阶级弟兄失去了胳膊和腿,有的人写出过震动全国乃至世界的信,有的人甚至搞出了发明创造……咱们说梁宝只属中档水准,并不是有意贬低或埋没笔杆子华不石的作用。对有天才的人,咱们历来都很崇拜和尊敬。但咱们也知道,生活中处处都有高手。别的地方也有些水平不亚于华不石的笔杆子,:尤其是大城市里那些家伙,笔头子比华不石还要厉害呢!梁宝倒是满足于这种地位。他也尽了自己的努力,争取讲得有胄有色,以便扩大宣传,感染更多的人。但开头那几场报告并不十分顺利,甚至还引起过哄笑。原因在于梁宝太马虎,掉以轻心,结果把“可歌可泣”念成“可歌可立”,把“兢兢业业”念成“克克业业”,本来应该是“老黄牛”,由于口误,却念成了“老笨牛”。哄笑声最长久那回,梁宝根本就没念错——事情很简单:讲稿前一页最后一句是个反问句,梁宝以为念完了,就翻了过来。这一翻不要紧,他立刻发现叹词“吗”没有念出来。要是换了别人,会觉得念不念无所谓,因而忽略不念,但梁宝是个顶认真实在的人,觉?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赝人 第10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