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忌污水乱泼
产妇临盆,分娩时的污水最忌随意乱泼,俗以为会污及送生娘娘,或污及其他神灵鬼煞,遭其谴责或报复。此俗流行甚广。
(5)忌早掀炕铺
产妇在产后满月前忌掀炕铺,否则小儿难成。意在保障产妇产后静养足月。中原一带有此俗。
(6)忌遇红白喜事
产妇分娩前后,都忌遇红白喜事,以防“喜冲喜”、“凶冲喜”,对双方不利。
(7)忌月内串门
民间最忌产妇产后未满月就到别人家去串门。俗以为,产妇坐月子期间,“血污”未退尽,秽气重,俗称之为“血腥鬼”。如入他人家门,则被认为是“产妇冲宅”、“热血扑门”,是污秽不堪的事,是不祥之兆。如有犯讳者,俗传她死后做鬼也要去洗人家的门坎。除非她头顶红布(条),焚香、纸祭人家宅神,插柏枝谓“百(柏)不忌讳”,方可破除不祥,得到解脱。此俗流传甚广,几乎遍布全国。汉族、佤族、白族、畲族等等许多民族都有此禁忌。基诺族生孩子的人家要在大门边插两枝带叶子的桐树尖,作为不准外寨人进家的标志。在楼梯头的门头上放些竹叶片和桐树叶,以阻止鬼神进屋。傈僳人家生孩子,家门口挂茅草叶或刺枝,防鬼进来。婴儿多啼哭,则家门口挂毒箭一支(或非毒箭二支)。若生的是男孩,客人不能带弓箭和长刀入门;若生的是女孩,客人不能穿鞋进家;远道来客则不能进门。家里不能烧包谷花,不能取燃烧着的柴块,等等。认为触犯这些禁忌,小孩会夭折、短命。(8)忌参与神事
产妇产后未满一月,忌到寺庙中去,忌参与祭祀和敬神的一切活动。也是出于产妇不洁的观念,恐对神灵有所冲犯。
(9)忌见产妇
产妇忌见产妇,两个分娩未满月的产妇忌互相贺喜,恐犯“喜冲喜”之讳。
(10)忌夜间外出
产妇坐月子,忌出门,尤其是夜间,更忌外出。在家中院子里也忌讳坐到星星出全。俗以为夜间是鬼煞四处活动的时候,恐冲犯了神煞鬼魅,给产妇及婴儿带来不幸。如果实在需要夜间外出,可用一把雨伞遮秽,中原一带及台湾等地有此俗流行。
(11)忌触打小儿
俗传产妇手指有毒,忌以手触小儿眼睛或打小儿,否则,婴儿会染上红眼病,或长大后不畏挨打,不好管教。南方有此习俗禁事。
(12)忌养鹅
俗传鹅粪有毒,恐产妇饲养时,不小心脚踏鹅粪,使婴儿受到感染而出痘疹。南方有此习俗。
(13)忌穿蓑衣、担空桶、踏火炕
土家族产妇忌穿蓑衣出门,忌担空桶进屋,忌脚踏火炕及三角架。
(14)忌房事
产妇分娩前后禁忌房事。恐孕期、产后不洁净而损伤身体,对男女双方不利(参见本书“房事禁忌”)。
(15)饮食禁忌
产妇饮食禁忌是各地各族中普遍存在的习俗现象。俗信产妇分娩后的饮食直接关系到产妇母子的身体健康,尤其关系着产妇奶水的多少。所以在安排产妇膳食结构方面,要尽量使其避免吃那些“叉奶”的食物,多吃“下奶”的食物。由于地理环境、自然条件和民间信仰的不同,所以各地产妇饮食禁忌的习俗也不尽相同。一般说来,刚分娩后的头几天里,中原一带汉族和多数畲族地区以及其他一些民族和地区都禁忌产妇吃生冷的馍饭,忌吃硬性食物,和难以消化的食物,如肉类、油类等。而让产妇多吃(或者只吃)鸡蛋、红糖、鸡汤、面汤、小米稀饭等。按河南一带说法,生、硬、冷食“叉奶”。虞城县一带还说产妇过月子吃大肉,怕到年老时屙屎提不上裤子。实属产妇戏谑性的恐吓。湖北也有忌产妇吃食猪肉、牛肉的禁忌。据当地人说吃猪肉会滞气血,吃牛肉会使产妇乳子“吞謇”,亦即会令婴儿吃乳难?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