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全消灭是不能,但将他们赶回长城以北还是能够做到的。’姚黄叹气,‘只是南宋朝廷昏庸,怯懦畏战,得过且过,自然不敢行此作为。养虎为患,最终南宋只会被蒙古吞并。’
“不能依靠南宋朝廷,难道要重新建立一个新朝廷来驱除鞑虏?”大逆不道的话,小包子说起来一点儿负担也没有,她姐姐、杨大哥和黄伯伯都是不将朝廷放在眼中的,耳濡目染,小包子同样看不起的朝廷。
‘是个好办法。可惜没有人能担得起这个重任。要不,你来试试?’
小包子摇头,他性格自由散漫,担不起这么重的担子,也不想自找麻烦,“郭大侠一心为国,在江湖中声名不错,肯定会一呼百应。”
姚黄嗤笑,‘郭靖那人确实忠义,不过却是愚忠,看不清楚形势。要他自立为王反朝廷,比杀了他更难。’
小包子想到黄药师对女婿蠢笨的不待见,觉得姐姐说得没错。
“那就让杨大哥来做,他可是比我还想做大侠!”
‘杨过的性格和你一样,会答应才怪!’
可惜姚黄这回料错了。
杨过与小龙女一路见识了蒙古兵的残暴,救了不少的人,其中有一拨是落草为寇的响马。这些人原本是朝廷的军队,曾经在灭金中立过大功。可惜朝廷,他们的上司贪领了他们的功劳,并陷害他们。这伙人没有办法,反出南宋境内,在北方建立了山寨。被杨过所救后,这些爽直的汉子们佩服杨过的武功和为人,自愿奉其为老大。从这些汉子的述说中,杨过知道了蒙古人对汉人的欺压严重,很多人不堪压迫纷纷做了强盗。白虎寨(汉子们的山寨)在所有山寨中名望最大,杨过做了他们的老大,相当于做了北方大多数山寨的联合老大。
对此,杨过头疼不已。做人家老大是要担负责任的,可杨过大侠真不知道要如何处理啊?于是,一封求助信到了姚黄的手上。虽然姚黄比杨过年纪小,但杨过非常信任依赖姚黄。姚黄教杨过读书明理、学武健身,姚黄对于杨过来说,是他的人生导师。因此一有事情,杨过便找姚黄帮助解决。
姚黄用一个晚上,写了一本书厚的回信。她将小包子将驱除鞑虏的重任冀望在杨过身上的事情告诉了杨过,‘哥哥已被众人推上高位,不若就将北方所有的势力收编,揭竿而起,将那些蒙古鞑子赶出长城以外,给百姓们一个安稳平静的生活环境’。姚黄在信中帮杨过出谋划策,将一些现代的管理方法和练兵方法整理成条条款款写在信上,又写了几条赚钱的方法和改进武器的方法。当这封信到达杨过手中的时候,杨过对于姚黄的佩服更是一个层次。他按照姚黄的方法一步步将整个北方的绿林势力全部归到了手中,只等到一个适合的机会,便会对蒙古人出兵,夺回北方江山。
至于南宋朝廷,姚黄建议杨过取而代之。杨过一直敬佩为国为民的郭靖,也深深记得“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八个大字。不过他不像郭靖一般迂腐,他忠的是全天下的汉人,是百姓,而不是腐朽的南宋朝廷。对于取代南宋朝廷,他毫无压力。
“姐姐,又有一队蒙古兵,我们要不要……”
(bp;姚黄一个爆栗弹过去,‘你杀人杀起瘾了吗?那队蒙古兵纪律严明,又没有骚扰百姓,做什么杀他们?不要惹麻烦了,我们去城里面找一家酒楼好好吃一顿。’
“是。”小包子欢快地应道,这孩子是个吃货。
蒙古兵从姐弟两人的身边经过,仪仗兵勇,声势甚盛。那领头蒙古官员身穿锦袍,腰悬弓箭,骑术甚精,脸容虽瞧不清楚,纵马大跑时的神态却颇为剽捍。
姚黄弹开奔马扬起的灰土,只觉得这一幕颇有些眼熟,似乎原著中有类似这一幕的情节。
再过三十里就是龙驹寨,那是秦汴之间的交通要地,市肆颇为繁盛。用过晚饭后,姚黄带着小包子夜探那队蒙古人的住处。
“姐姐,那个蒙古官员有什么值得你注意的?”
姚黄盯着房子里面的男子,面无表情,‘这个人能够引来一个跟我们有和大关联的人。所以要盯紧他。’
小包子吃惊地问,“他是谁?”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