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
从公元20世纪早期开始,新生儿护理走过了相当长的一条路。公元20世纪刚开始时,新生儿的存活远远得不到保证。在专业的幼儿护理出现前,早产儿及体质孱弱的婴儿只能依赖母亲的悉心呵护才有可能存活下来。二战后出现了婴儿特护病房,医生们开始使用简单的育婴箱来提高婴儿的存活率。公元20世纪中后期,科学技术有了长足进步,人们可以精确控制育婴箱内的微观环境,对婴儿进行观察及治疗。
在公元20世纪早期,对死亡的恐惧仍不时萦绕在每位母亲的潜意识里。公元1911年的“夏季腹泻”事件夺去了万名一岁以下婴儿的生命。随着时间的发展,即使冰箱还没有发明,腹泻导致的死亡也已经明显减少。这可能归因于四轮马车的消失,以及随之而来的马路两侧马粪的消失。马粪总是吸引成群的苍蝇,这样城镇难以保持卫生,疾病的传播也不可避免,这种情况在夏天尤为严重。和过度拥挤的城镇相比,农村的孩子存活下来的机会更多一些,而母乳喂养的婴儿则最有可能活下来。
我希望我的孩子,回忆起今天时,
会记得他的母亲曾抽出时间陪他嬉戏,
孩子总是在你不注意的时候悄悄长大,
以后也有的是时间来做家务,
蜘蛛网现在是如此的安静,灰尘也沉沉睡去,
我轻摇我的宝贝,他却不肯安静下来。
——无名氏
乳房还是奶瓶?(1)
现在婴儿配方奶在成分上已基本接近母乳。人们普遍相信正是由于它们的发明使得母亲们更倾向于非母乳喂养婴儿。母乳喂养需要花费时间及耐心,而且很明显一些母亲极不愿意哺育婴儿,因为这往往会使人讨厌甚至引起不快。今日有所不同的是如果我们选择非母乳喂养婴儿,他们也会得到健康成长所需要的所有维生素及矿物质,这显然很令人满意。
公元20世纪上半世纪,科学家们花费极大的精力研究母乳的成分并试图仿制出尽可能成分相近的物质。公元1867年,德国一位化学家研制出了第一份人工奶,主要成分有牛奶、面粉、钾、碳酸氢钠和麦芽。到了公元19世纪末期,雀巢等一些公司开始推销所谓“安全营养”的母乳替代品。到公元1911年,浓缩脱水奶被广泛应用于哺育婴儿,成为一种不需冷藏的牛奶产品。这种奶至少不含细菌,也含有足够的营养。公元20世纪20年代以后,采用巴氏灭菌法消毒的瓶装牛奶在英国到处都有销售。
公元20世纪中期,美国、瑞士和日本食品技术专家与化学家和儿科医生合作,成功研制出包含母乳所有基本成分的婴儿配方奶。他们的成功,再加上卫生情况和生活条件的改善,有力地保证了非母乳喂养婴儿的存活率。研究人员还尝试复制在母乳中发现的微量元素、成分及生物酶。
除了用奶喂养婴儿,再没有任何其他更好的办法了。
——温斯顿·丘吉尔,公元1943年3月21日
非母乳喂养的安全性得到了提高,这使得公元20世纪最后几十年里非母乳喂养的婴儿数目急剧增加。但这并不是母乳喂养不受欢迎的唯一原因,城市化也是原因之一。妇女们要保住工作,同时也无力承担孩子出世带来的经济压力,她们根本不愿每天花时间来哺育孩子。
公元20世纪80年代,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和世界卫生组织发起了一次世界范围内的运动,鼓励母亲们抵制大型公司的各种广告并尽可能延长母乳喂养的时间。
在发展中国家根本不可能在卫生的条件下为婴儿准备食品,而配制奶粉需要消毒的奶瓶和洁净的水。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估计,每年有300万婴儿因非母乳喂养而夭折。即使在我们现今发达的国家,婴儿也有因奶瓶不干净而丧命的。在有些国家,为了鼓励大家不用奶瓶而特意把奶瓶设计得不方便使用。比如,在巴布亚新几内亚,只有凭着医生的处方才能购买到婴儿的奶瓶;在菲律宾,医院里禁止使用婴儿配方。结果,在这些国家,婴儿死亡率大大下降。
尽管母乳喂养最近几年越来越流行,但是社会上仍然存在着抑制这一趋势的禁忌。例如:妇女在公共场合育婴时必须找个隐蔽的地方,而通常她们唯一能选择的地方就是洗手间。在这个裸体女人海报遍布大街小巷的社会里,哺育幼婴却引起如此大的反响实在让人吃惊。另一个能引起强烈的社会反响的是严格育婴。这一话题曾经在历史上引起过激烈的争论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