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2 / 2)

+A -A

        吴明雄从后面赶上来了,对陈启明说:“陈老,走吧,到前面茶社休息。”

        陈启明回转身,吴明雄和老省长才同时发现,陈启明脸上满是泪水。

        老省长说:“这个陈政委,咋哭鼻子了﹖”

        陈启明这才拉住吴明雄的手说:“明雄同志啊,你们不容易,太不容易了?我50年代末在这里做地委书记时,就想过要搞个人工湖,给平川这缺点水灵的地方添点水灵。可我想了五年,到离开平川了,想法还只是想法。那是什么年代呀,一个运动接一个运动,谁让你干事呀?就因为我解散了大食堂,反了我一个右倾嘛。”

        吴明雄笑道:“陈老,您忘了﹖我不是也跟您一起倒霉了么﹖您离开平川,去了省里的研究室,我可是打着背包上河工。不是老省长护着,还不知会把我怎么样呢?”

        老省长证实说:“不错哩,到了工地上,人家还要算吴明雄的账呢?被我老头子一顿臭骂,把他们轰走了?”转身指了指省委老组织部长邹子云,“你这家伙当年可是够呛喽,硬要把吴明雄的副县长拿掉。”

        邹子云挺委屈地说:“老爷子,你不想想,那年头,允许你独立思考么﹖党说干啥就干啥。党说陈启明和吴明雄错了,我就真心认为他们错了,我怎能不处理﹖这种问题可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看哩。”

        吴明雄忙说:“嘿,现在到什么年代了,还提那些旧事干什么﹖?走,走,到前面观鱼茶社喝茶,我叫他们准备了最好的碧螺春。”

        在茶社喝过茶,已是下午四点多钟,老省长突然提议,要到大漠河看看。

        吴明雄婉转地说:“老省长,时间不早了,大家也累了,我看,今天就别去了,改天再说吧。”

        老省长执意要去,陈启明也说要去,吴明雄只得遵命。

        在前往大漠河的路上,吴明雄向老省长和一帮老同志汇报说:“到目前为止,我们平川只能说刚起步呀,也就是搭起了一个基本框架嘛,和省里的其它城市相比,差距还很大,真要实现国民经济综合实力的全面起飞,恐怕还要有个艰苦努力的过程哩。”

        老省长说:“是喽,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喽,你吴明雄不能幻想一个早晨进入共产主义,过去的教训很深刻喽。”

        吴明雄说:“下一步,我们有三个基本想法。一、全面修通平川至八县市的市县公路,大约有550里左右吧,充分发挥平川这座中心城市的幅射作用,以城带乡,以乡促城,达到城乡的共同繁荣;二、在解决了水利问题,保证了粮棉生产之后,全力抓八县市的多种经营,共同富裕,利用两到三年的时间,彻底解决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三、城里继续进行深化改革试验,抓大放小,大的要能抓住,抓出规模,抓出经济效益,小的要真正放开,真正搞活。”

        老省长对100万贫困人口的脱贫问题最为关心,便问:“对解决脱贫致富,你们有没有具体措施﹖说出来听听喽。”

        吴明雄说:“措施很多,比如贫富挂钩,干部下派,智力扶贫,等等。这只是形式。更重要的,也是我们市委特别强调的,就是要因地制宜,真抓实干。我在前些时候召开的全市农村工作会议上说过,大家回去后,要调查,要研究,要发动,看看你们那里致富的路子在哪里﹖客观条件少强调。合田资源少,只出山芋干,可合田的山芋干就开发得很好,就带着一乡人致了富。你那里怎么搞呢﹖会养猪养羊的就去养猪养羊;会搞运输的就去搞运输;会经商的就去经商;会什么就去干什么。你真是什么都不会,弄一窝鸡养养总会吧﹖鸡下了蛋,卖出的不也是钱么﹖我还说了,从现在开始,我不光看你的产值,还要看你老百姓的纯收入,看你那地方老百姓的私人存款数字,看你老百姓的房子里装了什么,饭碗里装了什么。这样一来,你就骗不了我了。”

        老省长击掌叫道:“好,因地制宜,实事求是,你这同志不官僚。”

        就这么一路谈着工作,半小时后,车子驰到了大漠河边,停在一座长约300米的大桥上。老省长和一帮老同志下了车,信步在大桥的人行道上走着,看着,兴致更高。

        老省长带着感叹对陈启明说:“战争年代结束后,再也没有哪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书屋;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
人间正道 第52章 (2 /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