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我打开地下歌库之门。
歌王得到了天上、人间、地下的歌库钥匙,三界神王还分别派自己的五个女儿与歌王共舞,就形成了谐钦这种歌舞样式。
三界神观念一定在相当长的一个时代充满了雪域高原的思想时空。但随着社会的演进和佛教的参与,古已有之的神系架构进行过多番调整,尤其经历人们代复一代急功近利的选择,三界神中最先模糊的是天神——相传前吐蕃时期最早的七代王都是天神下凡,死后沿天梯返回天庭,融入蔚蓝色的虚空之中。那之后,历代的王不再上天而埋于大地,天界似乎就不再引人关注,上界之神便由与人更接近些的山神取而代之了。
山神又名“念”,至少在西藏原始宗教时代就生成了。念神居住在最接近天空的高山之巅,通达着天界和人间。主管雨雪霜苞,与人类的关系更为密切。相传雅鲁藏布江南岸布德功杰雪山,是西藏八大念神之父;雅隆河谷的雅拉香波雪山,是雪域高原十万战神之父,世世代代保护着吐蕃君王及其部族;藏北高原南端的那片冰峰雪岭则是念青唐古拉大神(即尼玛曲珍附体的那个主要神灵)的水晶城堡。从早期本教时代开始,他就是藏北高原乃至藏地重要的保护神。
马年转冈底斯山,羊年转纳木湖,就是人们对于神山圣湖的定时供奉。
人间之神据说是赞。
水神和地下之神称“鲁”,图个方便,译成了“龙”。
但在今日西藏,天空有飞机飞过,雪山有人攀登,地面汽车奔驰,来自四面八方不同种族的人们携着各种现代信息参与着西藏,不再有隐秘角落和未知领域,光天化日,何处不现实。
神灵就这样迅速地丧失了威力,减弱了光芒,在与强大到不成比例的对手的较量中败下阵来,退守于崇山峻岭穷乡僻壤中,苟延着衰朽的生命。
与这一神灵世界共生共荣过的某些神秘属性,例如“央”、“培”、“龙达”等无影无形的形而上的存在,也同样地经历了日出日落,在西藏乡间弥漫着余晖。
拉萨、山南、日喀则一带前后藏农业地区,从春耕到秋收,所进行的一整套祭祀农神的仪式古已有之。粮食丰收,自给自足,本是农业社会的理想。而粮食丰收与否则受制于天,取决于天。古来的农人们只得求助于土地妈妈,渴望在大地母亲可靠的胸怀里得到保护。供奉和献祭就是与神灵进行联系的特殊途径。
这种供奉和献祭在取悦于土地的同时,也旨在取悦于土地上的生长之物——青稞。
青稞作为藏族人生存必需的主食,它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围绕着青稞的来历和生命流程,人们创造了一系列的仪式和禁忌。最古老的一则神话记录了青稞的谱系。神话说七粒青稞是从六粒青稞来的。青稞的父祖,曾在草原上像雄雕一样飞翔;青稞的母亲名叫恰吉玛秀恰秀色。神话还告诫人们,六生青稞是神青稞,人们应该效忠神青稞。
人们在播种和收获着青稞的同时,也播种和收获着青稞的“央”。因此,人和青稞之间是能够并且可以交流的。青稞的生长与丰收,既是取悦于土地女神的结果,也体现了人和青稞之间的密切关联。
青稞在生长期间,特别是在扬花抽穗后直到成熟收割前的三个月内,是要刻意予以保护的。民间专意为此制定的夏季法通行于前后藏农区。藏历五月初的一天,直贡堤寺上空响起了法号之声。神汉夏瓦嘎布来到堤寺下方的咱塘村,宣布旨在防止冰雹发生的为时三个月的夏季禁令开始。禁令内容包括:不得动刀斧,不得砍柴,不得杀生,不得天葬,不得背着尸体走过田野;在田野上,男子不得赤裸上身,妇女必须包上头巾。甚至不准吵架,不准使用新的红色陶罐……
却果节,人们背着经书转庄稼地,意在将青稞之央牢固在本村田野。此时村人严禁讲话,见了邻村的人尤其不要讲话,以免青稞之央逸出本村。
央,这一藏地特有之神秘属性,大约发生于高原人类认识世界之初。它曾几乎无处不在,人,畜,山水木石,一个家庭,一处地方。似灵魂也非灵魂,是与物质存在相对应的一种精神属性。不知从何时起,它才演变为福运之气的专指。朋友克珠说,央是“索朗”——福气、“龙达”——运气之和。
央和有关央的行为在民间生活中无所不在。家中置有“央岗”——福运箱,箱内装有各种吉祥物。寻常日子里不能打开它。只在特定的“央古”招福日里,更换吉祥物;还要偷偷地从村中富裕人家的牛圈里和田地里抓一把土,放进福运箱里。
家中卖了牛,牛的央不能卖出,要从牛的头顶、牛角根和鬃毛处取些毛发,放进福运箱。
央的日子是星期六。这一天须格外谨慎,家中的钱和物拒绝外借,以免自家的央流失。星期六以外的日子里,太阳落山后,不得外借财物。
田野上从春种到秋收的一切节庆,人们从出生到死亡的各重要环节,都贯穿了有关央的内容。
小孩出生后第一次出门时要偎桑,用五彩箭和哈达“央古”招福。
亲人亡故送葬时也要央古招福。
婚礼上的主要道具和婚礼诵词的大部内容,都是有关央和央古的。
在长长久久的岁月里,新郎家的父母站在房顶平台上,手舞一条羊腿,告别新娘家送亲的队伍——把你的好品质带走吧,把我家的央给留下……
在神秘属性中,与央有些相像的还有叫做“培”的无形之物,它更接近物质的精华。例如,它存在于青稞酒的第一道酒里;存在于藏历新年在井中、在河里取来的第一桶水里;在雪顿节(酸奶宴会节)演出的第一场藏戏中……
还有许多象征图案,吉祥八宝,日月同辉,五色经幡……在这个抽象符号的世界里,无须一一破译,所有的神秘性质的注脚,无一例外地都是为了人生美好一些,再美好一些。
且让我完整地记叙一个这样的村庄——咱塘。以我在那里的见闻经历,代咱塘村人言说他们的超现实,也述说我的感动和感慨?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