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老师说:在我们生命中,有些东西你一直回避它就会越来越大,成了顽疾;硬碰硬和它相撞就弄得血肉模糊的,十分难看;你只需“穿越”它,它就伤害不到你了。
在感情方面,我是个爱钻牛角尖的人,非黑即白。分手也经常会分得两败俱伤。我不相信结束感情后大家还能做朋友,所以,我完全无法与曾经的恋人面对。但“穿越”让我捡起了很多遗失的美好。我尝试着换个角度和距离去看对方,欣赏对方,理解对方。很多困扰我很多年的纠缠就迎刃而解了。
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明灯,金老师就是这两年出现在我生命里的奇遇。她是个非常好的解惑之人。
今天我要推介这本书是因为,这本书真的会给都市中辛苦的人们解惑。
写在前面茉莉花环
16年前,1991年。
漫天飞雪的隆冬季节,我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忐忑在北京首都机场的黄昏中。
那时连接着首都机场和市区的仅仅是条所谓“双向道”的乡间小路,咯吱作响的出租车在夹道的枯藤老树间缓慢行进,对于生长在树木常绿的亚热带岛屿的我来说,与其说这片土地是美丽的,毋宁说她是凄美而壮阔的。
那天,在车窗两旁缓缓倒退的光秃枝丫间,天色越来越昏暗。走着走着,不知道为什么我心里突然涌起《茉莉花》这首歌:“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好一朵美丽的茉莉花……”这首歌并不陌生,小时候就总在合唱团里扯着嗓子高声而热切地唱着,但那天,在北京机场辅路萧瑟的景色里,我低声地哼着,凛冽的空气中竟觉得自己已感受到了父亲少小离家时的惶惑心情。
定居北京以后,我和先生很幸运地在北城拥有一方院子,和帮忙做庭院绿化的师傅讨论栽种方案时,不谙北方水土气候的我,不敢贸然指示师傅该种植哪些花草树木,但唯独再三强调必须要种一畦茉莉花,师傅好心地问我:“茉莉只开白色的花,会不会太素净了?要不要再搭配一些颜色鲜艳的花啊?”我忙不迭地郑重声明:不要,不要,我不要颜色鲜艳的花,我只要芬芳美丽满枝丫,又香又白的茉莉花。
1991年,不仅是我首次踏上故乡土地的一年,也是我取得国际芳香疗法治疗师资格的一年。在过往近20年的研习岁月中,茉莉精油不像薰衣草、天竺葵、玫瑰,甚至杜松莓、丝柏那样常常出现在我的配方里或教材中。因为,作为花瓣类精油,她常常被埋没在玫瑰绚丽的光环底下;作为昂贵品类精油,她又不似香蜂草那样拥有深度情绪治疗功效;而作为改善女性生殖系统功能类的精油,她又不像没药那般直截了当。因此,虽然贵为精油界尊贵的花中之王,她其实是寂寞而孤独的。
我喜欢她,可能也就是出于这个原因。
几位和我走得比较近的好朋友都知道,虽然近两年我参与了外表风光的电视录制工作,又不时出现在媒体的视线当中,可是这些看上去绚丽多彩的活动,仅仅是我的某项工作却不是我的生活内容;这些工作只能占据我有限的时间,却不能主宰我的生活安排。好几次夜深人静辗转难眠时,我翻身而起打电话给帮助我安排行程的助理,告诉她设法推掉邀约,我不喜欢也不适应频繁地曝光,因为我不是鲜艳的玫瑰,我只甘于做个有点孤寂却又心高气傲的白色茉莉花。
因此,当我试着以文字和朋友们分享内心的感动时,我愿意以“茉莉”作为分享的印记,因为它不仅喻示着纯然的洁净,也喻示着傲然的心气,更喻示着中华儿女对斯土斯人的悠悠情怀。而我之所以希望将这些文字汇成“茉莉花环”,是因为相对于一朵小而圆满的茉莉花来说,“茉莉花环”是大而圆满的,希望每一个作为“小圆满”的我都成为构建“大圆满”的小小茉莉花。
谨以“茉莉花环”送给和我一样对生命充满喜悦和热情的朋友们!
金韵蓉
2007年于北京
永恒的情人!
每次写2月期的《美丽笔记》,都有一种甜甜暖暖的感觉,虽然我早已过了欢度情人节的年龄,但总是开心地看着周围年轻的小朋友们忙碌张罗的甜蜜模样。去年,我厚着脸皮央求我那木讷的先生送我一盒巧克力,他讥讽地笑说我人老心不老,其实看得出来他心里也是偷偷地快乐着的。是啊!‘,谁说只是年轻情人的节日,只要我们的心仍然是跳动的,是暖和和的,就需要在情人节彼此诉说我们美丽的爱情。
最近这一年多,我频繁地参与了一档有关两性话题的电视栏目——《情感龙门阵》的录制。说句真心话,作为心理学顾问的角色,我每次录完节目都有一种像打了一场仗似的疲倦,虽然两位节目主持人已经十分称职地发挥了催化剂的功能,但使我累心的不是节目形式活泼与否,而是感情话题本身的负荷沉重。
好几次在面对解不开的婚姻或感情难题时,作为局外人的我都难免有泫然欲泣的哀伤。我总是想:在所有恋人之间,不都曾经有过令人怦然心动的热情和爱恋吗?不都是因为“待得天晴花已老,不如携手雨中看”的非你不可,而步入婚姻殿堂的吗?那些曾经澎湃的激情、绝对的美好都到哪里去了呢?是爱情的脆弱本质使然,还是我们忽略了什么重要的因素?
我身边有几个到了婚嫁年龄的好女孩,个个都有很好的相貌、学历和工作能力,每个月赚的钱足以让自己合理而舒适地活着,虽然都交着男友,但都没有结婚的打算。因此每次聚会,只要我凝视某人不语,总有人心虚地低下头,因为知道我可能又要逼婚了!
其实让我担心的倒不是因为已经到了适婚年龄还没有任何动静,而是她们不结婚的理由让人忧心。
对婚姻没有把握,当然是这群心高气傲的女孩最常见的托词,我也可以理解“既期待又怕受伤害”的忐忑心情,但那天听到的时兴说法倒是让我大开眼界,有个女孩宣称只要继续维持恋爱关系,就能避免嫁作人妇成为“鸡肋”的悲凉窘境。这个聪明女孩还进一步阐述,男人对于已经确定的关系是不会再费心思去维系的,她闪亮着慧诘的眼睛环顾四周,悠悠问道:你听过有多少男人在结婚以后还花精神去过情人节的?
是啊!这个问题确实让我为之语塞,我的老公不就是在我强烈的“明示”之后,才极没情调地塞给我一盒巧克力吗?可是我怎么没觉得难过?怎么还美滋滋地到处炫耀?是我的自尊心或标准降低了?还是我已经被多年的婚姻打击得麻木妥协了?如果我麻木了、妥协了,怎么还会在清晨的阳光中看着身旁睡梦中的他而有温柔的感动?怎么会在冬夜的书房里因为他捎来的一杯热茶而满溢着幸福?是我把爱情简化为生活中的点滴琐事,还是爱情本来就流露在具体而微的日常生活中?
遥想几百年前先生认定2月中旬所有的鸟儿都该成双成对找个伴儿的时候,他可能没有想到爱情和巧克力的关系,也一定没料到昂贵的玫瑰花成了情人节的象征。但我想一定明白比翼双飞的鸟儿纵使恩爱也不可能天天天蓝、花香常溢,所以体贴的后人干脆设定了一个日子,让“情人节”成为爱情旅途中一个美好的心灵驿站,在这一天以鲜花或巧克力来铭记两人的爱情,或以温柔的情话更新日渐老旧的爱情。
因此,在缀满玫瑰花香、浓情巧克力和呢喃低语的2月,不管你身边有没有共度佳节的伴侣,不论你是否仍然相信爱情,请听我说,爱情是值得相信、付出、幻想和等待的,因为,在几百年前就已经知道单飞的鸟儿终有一天会需要比翼飞翔的伴侣,一同经历途中时晴时雨的天色和或明或暗的风景。
&>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