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子通面有得色道:“当年武侯创连珠弩,确只有十发,射程在一百五十步上下,这些年我殚精竭力的推究此法,两个月前方告大成,不仅可多发两矢,且能射中一百八十步开外之物。武侯乃天神下凡,在下是万万无法相较,唯有此弩还算强差人意。”
龙霄愈发敬服,见这院中处处杂乱不堪,便道:“不知嫂夫人可在么。”顾子通神情一黯,道:“在下自幼不喜孔孟之训,道释之学,只是嗜爱兵书战策、奇门遁甲、卜卦占星各术。先父母在世时,我家虽非大富。却还算殷实,只是在我二十岁那年,一场瘟疫之后,父母双双仙去,只留下我和大哥两人。我本来是和湖州中一户人家之女定了亲的,但我早立下志向,不到建功立业,出人头地的那一天,绝不成亲,便推了这门亲事,将父母的遗产全给了大哥。来到这平顶山造屋苦读古今各类书籍,十数年来,总算有所小成,我本来想大丈夫立于世间,不为良臣,便为良将,能够手握重兵,运筹帷幄,决胜千里,方为平生大快,前些天,好不容易听说太子要扩充自己的护卫军,想到若是能参军后见到太子,或许还有进身之阶,却不料竟是自取其辱。”
龙霄听到这里,也不想再罗嗦,抱拳道:“顾先生,太子的护卫军你是当不成啦,但不知可否屈就到我的军中任军师之职。”
顾子通一脸疑惑道:“义军不是以搬运粮草为职么,要军师有什么用?”
龙霄将自己成立无畏军的事说了后,一把拉住他的手道:“顾先生,你这人我要定了,今天你是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可不要再推托,我知道你们这些高人良才什么的都有些怪脾气,要学学诸葛孔明拿拿架子,让别人来三顾茅庐,以示诚意。不过我可没那么多的时间,你现在就跟我走,要不然,我就要学张飞,一把火烧了这儿,然后将你象小媳妇一样抢到军中。”
顾子通听了他的话,不由得又是好气又是好笑,瞪眼道:“自古以来,从没听说过有你这般请军师的。”
龙霄一边拉着他就向外走,一边道:“过去没有,现在可不就有啦,反正你也有建功立业的报国之心,我向你保证,一定让你这个愿望实现。”
顾子通被他说中心事,一时无语,又因身材矮小,被龙霄拉得差点儿要摔倒在地,忙道:“你等一等,我收拾一下东西,那连珠弩可要带上。”
龙霄想想也对,便松开了手。顾子通也不再矫情,进屋收拾了一会儿,便提着一个包裹出来,身上则背着那连珠弩。
两人下了山,同骑着黑煞返回营中,龙霄立即召见魏建业等四大统领,将顾子通给他们引荐了,这几人见到顾子通人物猥琐,又听说龙霄委他以军师之职,眼中不由皆有轻视之意。
龙霄也知道顾子通不露上一手,绝对无法服众,再者自己也想见见顾子通的手段,便道:“明日军队的训练由军师主持,各位都要服从遵守才是。”
四将见龙霄已将这矮小丑陋的男子敬若上宾,不敢再说什么,只得领命而去。
龙霄望着顾子通,见他悠然自得,毫不在意刚才四将对自己的态度,心下不由一叹,实想不到此人将给自己的军队带来什么样的改变。
(bp;第四十章战事初起(本章字数:5721更新时间:2008…1…117:47:00)
这日凌晨龙霄带着顾子通向北走了一里路,才到了无畏军训练的场所,这是一块平坦的空地,正前方搭了个十分简易的高台。此时除粮草营外,四千无畏军战士已在高台下整整齐齐的列队而立。原来龙霄知道自己这支军队整合未久,绝不能停止训练,昨天一到此地扎营便叫人找到了这个地方作为临时的教场。
龙霄与顾子通上了高台,台上四名击鼓手,四名鸣金手,另还有两名摇旗手,而大牛依然高竖军旗立在龙霄身后。
龙霄拉着顾子通的手走到高台之边,面对众士兵道:“无畏军的各位弟兄听清了,这位顾子通顾先生,博学众家,精通战策,我已决定拜他为军师,主持我军的各方事宜,大家遵军师之命便是遵我之命,不得有任何怠慢,否则必定军法不容。”说着叫人取了自己的令箭来,纳头便向顾子通连拜九拜。
顾子通知道他如此隆重礼敬,定是担心自己貌不出众,引起各营将士轻视,从而难遵将令。他一生总是在别人的嘲笑轻蔑的眼光中度过,那里得到这样的尊敬,心中不由暖流汹涌,连忙也跪下来还礼,轻声道:“龙将军,你对我所知还不多,怎能放心将这般的重任交付于我。”龙霄微微一笑道:“用人不疑,疑人不用,顾先生,我相信自己的眼睛,要是瞧错了你,我就将这眼珠子挖下来。”顾子通又是一阵感动,哽咽道:“龙将军的知遇之恩,顾子通无以为报,这一生跟着你鞍前马后,肝脑涂地,绝无半句怨言。”
说话间两人已站了起来,顾子通环视了一下无畏军的队列,向龙霄道:“龙将军,不知现在各营训练到那里了。”
龙霄道:“我这军队才筹建起来没几天,刚开始习练合营变阵之法。”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