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人立即停下了罗嗦,直往上前迎去,没一会,三人就有说有笑了起来,而常玉洁也提交了一张提示纸,免得张玉瑶不懂一些官样采访的言语。
一切就序后,张玉瑶正装出场了,在闪光灯的不断咔嚓声中,雍容自信,侃侃而谈,一副指点江山的气势无不深深迷倒了在场的众人。
次日,东海日报登出了关于张玉瑶这位美艳院长的成功奋斗历程及东海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改成果,将东海第一人民医院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推向了一个新高。
紧接着,张玉瑶被区卫生局,市卫生局,省卫生厅一致评为先进个人及授予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光奖金就拿了近万元,算得上名利双收了。
最后,兄弟单位对东海第一人民医院的调研热潮开始源源不断了起来,忙得当然是医务科和院办两个主要行政单位了。
时间已经进入三月了,全国猛然爆发了网络泡沫,一大堆新经济财富拥有人一夜成了穷光蛋,间接引起了人才的贬值。
正是因为这次风潮,人才走下了神坛,成为一个普通的劳动人员,而医院也在张玉瑶这个思维较为前卫的女性倡议下抓住此机会引入信息技术,成立信息管理中心,并由她直接领导,成为她的又一赫赫政绩。
而李南又被她抓了壮丁,协助院办和院委办拟定信息部门管理制度,为医院信息化建设添砖加瓦。
同样,这次工作,也让李南接触到网络建设的核心,以前不重视信息管理的他彻底摒弃了以前那种旧思维,旧观念,积极主动地向上级申请医务科进行信息化办公,这样一来,很多不必要的工作就可以省略掉,甚至很多费时的奔波也不需要了,像以前总是要跑到区局和市局里取文件,而现在,直接让它们发邮件或通过局域网就可以轻松搞定了。
不过,这样一来,本来工作量就因质控办变得少的医务科顿时变得更加轻闲起来,同时,其他部门也因信息化而精减了许多不必要的工作。
于是,基于这样的背景下,一向管大事要事的江陵院长为了风光退休和医院的前途,组织了医院改革委员会,毅然举起了屠刀,向医院里数百名持着铁饭碗的编制人员砍去。
这一刀下去,顿时哀鸿遍野,怨声载道,风声鹤唳。
当然,李南所在的医务科也不例外,两个一直表现不佳的副科长助理先后被砍掉,一些新来的见习人员也无辜被牵连离去,除了三个实习生之外,医务科科级以下就只剩下李南,宁阳,吴丽雅,莫若生四人了,其中莫若生还是非编制的,若是表现不佳,没有后台,是极有可能被剔除的。
整改之后的十二号,李南懒洋洋地从史仙诗和谢思语的左拥右抱中脱离了开来,往医务科驱车而去。
一进入医务科,李南就莫名地感到冷清起来,抖擞着精神笑着跟三个熟悉的同事打了一声招呼后,四下一看,见张小慧竟然没来,不由对着他办公位前面的吴丽雅笑问道:“吴大姐,小慧,来了没有?”
“还没呢?估计睡晚了吧,女孩子家的,有这点毛病也不奇怪。”
李南点了点头道:“哦,大概是这样吧,吴大姐,你忙,我也要进行工作了。”
说完,便回到自己的座位上用电脑查看起今天的新闻来。
没一会,张小慧才一副心事憧憧地走进医务科,俏脸上明显精神不佳地跟同事们打了一声招呼,闷闷不乐地坐在李南旁边,对他瞪着眼道:“李南,你可害死我了,上次说什么网络经济不赚钱,卖水卖裤的赚钱,现在可好了,我爸都亏得对我发火了,还说什么我连大学都白读了,居然想到这种歪主意给他,弄得他本钱都亏掉了。”
正聚精会神地看新闻的李南还没反应过来,张小慧就牢骚满腹地叽里呱啦个不停,听了小半会,才转过头恍然大悟地说道:“小慧,你莫不是怪我胡说八道吧?”
“当然,不怪你怪谁,你都害死我了。”
内容未完,下一页继续阅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