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4 / 4)

+A -A

        「就是!皇上怎可被他的美色所蒙蔽,而置国法于不顾呢?!」

        「区区一个男人,天底下随处可见,我就不明白,皇上为何独独要宠幸他?」

        「柯卫卿,他也不见得有多美,据说在石山徭役数月,人早就变得又黑又丑了!」

        「难道他给皇上下了什么迷魂药?否则皇上怎么会如此痴迷?」

        每每在上朝前,散朝后,都有人发表这样的议论,且毫不在乎被周围的太监、侍卫听去,他们要的就是传言广播,好让皇上有所耳闻,知道这么做是有辱帝尊的。

        当然这其中,也有人认为皇帝养一、两个男宠,是无伤大雅之事。如今国泰民安,国运昌隆,不就足以证明皇帝是英明睿智,管理有方的?

        不过这样的臣子,一般地位都偏低,是老臣口中的「谗臣」,他们对皇上阿谀奉承,是为了往上爬而不择手段,于是双方便展开了激烈的舌战,甚至为此大打出手过。

        但是皇上对此竟然是不闻不问,只专注于军事改革,可以说是大刀阔斧。

        皇帝鉴于赵国维、柯卫卿等大将军,手握兵权后,极易威胁到中央皇权,便取消了大将军、骠骑将军等高级将领,直接统领禁军的权利。

        改由职位较低的殿前侍卫统领,由他们负责训练禁军,但是又不能调遣禁军。

        调兵之权属于兵部,但是兵部只负责调遣,没有指挥权,只有皇帝可以指挥禁军,于是,所有的兵权,等同于都在皇帝的手里,不再受兵符等的制约。

        由此可见大臣们都认为,皇帝确实是不再信任柯卫卿了,要不然也不会改革兵制,但是,又对于皇帝如此宠爱柯卫卿感到费解。

        有人想要「清君侧」,有人想要「迎圣意」,也有人从中「谋私利,下赌局」,这混乱的局面,真不知会带给朝廷怎样的震荡?

        柯卫卿自然是又急又焦虑,他不在乎自身的名誉,也不畏惧群臣的责难,只关心煌夜的君威。他可以与那些臣子当面对质,替皇帝阻挡这些风言风语。正所谓,流言杀人于无形,在宫中,更是如此。

        他想要解释清楚,他没有毒害亲儿,而且对皇帝来说,他的性命只如草芥一般,根本不值一提。

        若要他表明对大燕的忠诚,他也可以以死明志,当场自裁!

        然而,当他对煌夜表明自己的心意的时候,煌夜却全然不当一回事,甚至是更肆无忌惮地宠幸他。

        各国的贡品源源不断的送进庆禄宫,皇帝还把御书房彻底搬到这里,朝臣们想要议事,还得专门跑一趟庆禄宫,俨然是「皇后」宫邸一般。

        柯卫卿更加地头疼,他还想趁着回宫的机会,秘密调查孙太后遇害一事,可是此事也因皇帝过分的「临幸」而搁置下来。

        他现在唯一知道的是,皇帝确实让内务府重审了赵公公盗窃金钗的案子,但结论还未出来。

        所以,兰贵妃私藏太后金钗一事,到底有没有被揭露出来,还是个未知数。这也让柯卫卿更加担心赵公公的安危,谁也不知道凶手的真面目,他若是要杀

        【本章阅读完毕,更多请搜索第一版主;http://12w.org 阅读更多精彩小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推荐本书